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吳悠吳律|在啟園尋一處靜幽,安放一顆世俗的心

啟園是個什麼地方?

這裡是一片讓你輕鬆的淨土。

聽說, 你來到了啟園

讓我們一起看

25

Vol.

啟園

Web, April 25

2018

這裡可以讓你靜下來的地方。

坐在走廊上發呆、眺望太湖、放鬆身心。

領略自然無限風光

不再被嘈雜的都士所困擾。

你可以放縱自己,

在這裡,

啟園是一座依山而築,

傍水而建的園林。

啟園背靠東山莫釐峰,

面朝太湖,

集江南園林的小巧

和湖光山色為一體。

園中藏山納湖, 步移景易,

廳堂軒謝,

廊舫齋館,

花徑曲橋, 散落其間,

與天然山水渾然一體,

風光旖旎, 令人心曠神怡。

緣起啟園

據介紹,

1933年東山人席啟蓀

是為紀念其祖上在此迎候康熙皇帝,

而興建該園。

他將太湖邊種稻養魚的

十餘畝窪地全部買下,

再請江南首屈一指的

書畫大園林大家參與精心規劃設計,

其意境風貌

“臨三萬六千頃波濤,

曆七十二峰之蒼翠”。

園林當年共耗資十萬銀圓,

歷時3年建成了這座私家園林,

故又名席家花園,

為太湖一著名山麓湖濱江南園林。

使整座園林寓意深邃,盡得湖山之勝。

門口附近還有一處寫上

俗名“席家花園”的地方。

1984年被國務院批准列為

太湖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之一。

後經政府多次撥款整修擴建,

才具今日之風貌。

啟園由庭院、花園和

柳毅小院三個部分組成。

其中柳毅井、康熙手植楊梅樹和

禦碼頭為啟園“三寶”。

柳毅井

柳毅井,

距太湖不足200米。

柳毅小院裡的柳毅井

是明正德五年大學士王鏊題刻的石碑。

井邊貼牆而築的半亭,

也以“柳毅”命名,

小巧玲瓏,古意盎然。

平淡中藏非凡、

愚拙中藏奇妙的柳毅井。

柳毅井和碑在一起

從不同角度有不同形態。

從前面看它是台,

從後面看它是樓,

從左邊看它是亭,

從右邊看它是閣,

變化多端,景象各異。

康熙植楊梅

此楊梅樹齡已有三百餘年,

主幹如水桶粗,高四、五米,

至今每年仍然會開花結果,

可惜的是朝東一半的枝幹已枯,

現用一人高的鐵柵欄圍起加以保護。

據記載康熙帝南巡時曾在樹下小歇,

詢問東山楊梅,

因此該樹被保留至今,

稱作康熙問梅處,

也有說是康熙親手栽的。

禦碼頭

清康熙帝禦碼頭則伸入水際,氣勢壯闊。

禦碼頭--是當年康熙皇帝到江南的一上岸處。

春和景明,水天一色,

站碼頭見風光旖旎,心曠神怡。

湖風吹起時,波瀾起伏,白浪拍岸。

禦碼頭前有大小兩對石獅,

後面是一座沖天式石牌坊,

牌坊四柱三間,四根柱頭上雕盤龍雲紋。

正匾上是“光焰萬丈”四字,

兩邊石柱上的楹聯為

“人得交遊是風月,天開圖畫即江山”。

牌坊後一條約五十米長的

石堤嵌入碧波蕩漾的太湖之中,

石堤前端是一個正方形的平臺,

四周以石欄圍之,欄柱上雕石獅。

平臺上的碑亭為八角重簷攢尖頂,

亭中立石碑,上書“禦碼頭”三字。

啟園裡的生活節奏很慢,

即使假期裡的遊客可能會增多,

依然沒有打亂啟園裡獨有的慵懶、

愜意的慢節奏。

漫步在啟園,

給自己疲憊的心尋找一塊寧靜的地方,

遠離城市的紛擾,

安靜的生活一段日子。

在啟園的慵懶時光裡發呆,

湖中亭喝喝茶、吹吹風、

曬曬太陽、小憩一會兒。

—END—

他將太湖邊種稻養魚的

十餘畝窪地全部買下,

再請江南首屈一指的

書畫大園林大家參與精心規劃設計,

其意境風貌

“臨三萬六千頃波濤,

曆七十二峰之蒼翠”。

園林當年共耗資十萬銀圓,

歷時3年建成了這座私家園林,

故又名席家花園,

為太湖一著名山麓湖濱江南園林。

使整座園林寓意深邃,盡得湖山之勝。

門口附近還有一處寫上

俗名“席家花園”的地方。

1984年被國務院批准列為

太湖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之一。

後經政府多次撥款整修擴建,

才具今日之風貌。

啟園由庭院、花園和

柳毅小院三個部分組成。

其中柳毅井、康熙手植楊梅樹和

禦碼頭為啟園“三寶”。

柳毅井

柳毅井,

距太湖不足200米。

柳毅小院裡的柳毅井

是明正德五年大學士王鏊題刻的石碑。

井邊貼牆而築的半亭,

也以“柳毅”命名,

小巧玲瓏,古意盎然。

平淡中藏非凡、

愚拙中藏奇妙的柳毅井。

柳毅井和碑在一起

從不同角度有不同形態。

從前面看它是台,

從後面看它是樓,

從左邊看它是亭,

從右邊看它是閣,

變化多端,景象各異。

康熙植楊梅

此楊梅樹齡已有三百餘年,

主幹如水桶粗,高四、五米,

至今每年仍然會開花結果,

可惜的是朝東一半的枝幹已枯,

現用一人高的鐵柵欄圍起加以保護。

據記載康熙帝南巡時曾在樹下小歇,

詢問東山楊梅,

因此該樹被保留至今,

稱作康熙問梅處,

也有說是康熙親手栽的。

禦碼頭

清康熙帝禦碼頭則伸入水際,氣勢壯闊。

禦碼頭--是當年康熙皇帝到江南的一上岸處。

春和景明,水天一色,

站碼頭見風光旖旎,心曠神怡。

湖風吹起時,波瀾起伏,白浪拍岸。

禦碼頭前有大小兩對石獅,

後面是一座沖天式石牌坊,

牌坊四柱三間,四根柱頭上雕盤龍雲紋。

正匾上是“光焰萬丈”四字,

兩邊石柱上的楹聯為

“人得交遊是風月,天開圖畫即江山”。

牌坊後一條約五十米長的

石堤嵌入碧波蕩漾的太湖之中,

石堤前端是一個正方形的平臺,

四周以石欄圍之,欄柱上雕石獅。

平臺上的碑亭為八角重簷攢尖頂,

亭中立石碑,上書“禦碼頭”三字。

啟園裡的生活節奏很慢,

即使假期裡的遊客可能會增多,

依然沒有打亂啟園裡獨有的慵懶、

愜意的慢節奏。

漫步在啟園,

給自己疲憊的心尋找一塊寧靜的地方,

遠離城市的紛擾,

安靜的生活一段日子。

在啟園的慵懶時光裡發呆,

湖中亭喝喝茶、吹吹風、

曬曬太陽、小憩一會兒。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