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謝逸楓:一季度房價上漲8.7%!最佳抄底買房時機來臨!

文/謝逸楓

房價終於迎來新一輪大爆發信號, 房價自2016年9份之後首現全國普漲, 2018年一季度全國商品房價同比上漲6.6%、住宅房價同比上漲8.7%, 考慮到限價、限簽、網簽滯後性與結構性、“工業和服務業協同性”(工業-服務業)、“結構調整”(新產業-舊動能)、等結構表現方面肯定了“高品質發展取得良好開端”。 跟以往經濟工作以及經濟工作會議相比較, 對於經濟增長“品質”的關注程度更高。

高品質發展, 會議指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關鍵是要主動同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對表”, 要“頂層設計”高品質發展的指標體系等, 這跟十九會報告中“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去年底經濟工作會議“…新時代,

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精神一脈相承。 再次強調“三大攻堅戰”, 這既是去年12月經濟工作會議、去年底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月初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工作部署的延續, 同時也是年內工作的首要任務。

供給側改革有“新提法”, 對於化解過剩產能, 要“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 表明過去兩年的去產能成效較好, 產能過剩問題有明顯緩解, 未來去產能的行政化色彩將進一步淡化。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以往會議雖然也有關於“科技創新”、“新產業”的提法, 但“關鍵核心技術”的表述是首次出現,

聯繫近期美國對中興制裁以及國內對晶片的廣泛關注, 這裡的“關鍵核心技術”應該是指晶片等高端技術, 未來或有進一步的支持政策出臺。

企業減負值得期待。 “減稅降費, 降低企業融資、用能和物流成本”的提法在之前的會議中基本都有涉及, 但今年的落地節奏明顯較快, 先是下調增值稅率, 之後是降低工商業企業電價, 再有定向降准支持中小企業融資, 未來或許還有政策進一步出臺。 本次會議提出“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 這是不同於過往會議的新提法, 這可能反映了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新思路。 以前的資源密集型發展模式導致杠杆率過高、資產泡沫風險加大等問題, 需要調整。

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的表述首次出現,

這是2015年提出“持續擴大內需”後的再次強調。 與去年底的會議、經濟工作會議相比, 本次會議基調略有轉向, 從“調結構為主”轉向“調結構與擴內需”並行, 反映貿易衝突對經濟的壓力已顯現。 “擴大內需”既不是“擴大總需求”, 也不是“重回投資”, 而是“高品質發展”的一部分。 市場對本次會議最為關注的無疑是“擴大內需”的表述, 甚至有觀點將其視為重回房地產與基建投資。

“擴大內需”本質上是“底線思維”與“高品質發展”的一部分, 不宜過分解讀為“重回投資”+“貨幣超發”+“地方債務”的模式。

“擴大內需”不同於“擴大總需求”。 以往宏觀經濟政策相對寬鬆時, 對應的政策表述通常是“擴大總需求”。

在基數抬升、人民幣升值以及貿易戰升溫背景下, 今年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率下滑是大概率事件, 一季度也有所反映, 在此背景下“擴大內需”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必然選擇, 因此, 即便是擴大內需, 也僅是對外需下降的對沖, 不應視為政策基調轉變的信號。 “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的表述更傾向於長期政策而非短期選擇。

無論是“結構調整”還是“持續”, “擴大內需”本身也是中長期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 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等。

對於政策基調轉向的約束尚不明顯。 兩個量化約束因素, 一是“2020翻一番目標”。 二是就業, 目前看兩者基本都不存在問題, 重回投資支撐經濟缺乏足夠的必要性。 “擴大內需”不同於“重回投資”,

更可能是指“消費+先進製造”。 一方面是從以往會議精神看, “擴大內需”通常是指增大“消費需求”, 而增加消費需求、降低對投資依賴, 正是“高品質發展”的應有之意。 另一方面是企業減負、1次定向降准+1次降准+MLF置換、核心技術攻關, 關注的主要是實體經濟尤其是先進製造業發展。

第十二是貨幣政策。 2018年4月17日晚間, 央行發佈公告:中國人民銀行決定, 從2018年4月25日起, 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日, 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 使用降准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那麼降准到底釋放了多少資金?央媽也給出了回答:以2018年一季度末資料估算, 操作當日償還MLF約9000億元,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大部分增量資金釋放給了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

如果6.8%與1.4%是華麗的中國經濟今年第一季度同比與環比資料,肯定是瞎了你的狗眼,因為央行已經提前放水刺激經濟了。2018年1月25日與4月17日的兩次降准共7000億及MLF9000億元,放出1.6萬億的流動性,還9000億債,則是還釋放70000億元。加上一季度新增貸款4.86萬億,足足砸了6.46萬億元。儘管這MLF9000億元要銀行先還央行的債,向市場加水的資金還是高達7000億元。無疑的是真正流向實體經濟的資金肯定不到三分之一,曲線進入房市、股市、債市、金市、基市不可避免。

操作當日償還MLF約9000億元,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大部分增量資金釋放給了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

如果6.8%與1.4%是華麗的中國經濟今年第一季度同比與環比資料,肯定是瞎了你的狗眼,因為央行已經提前放水刺激經濟了。2018年1月25日與4月17日的兩次降准共7000億及MLF9000億元,放出1.6萬億的流動性,還9000億債,則是還釋放70000億元。加上一季度新增貸款4.86萬億,足足砸了6.46萬億元。儘管這MLF9000億元要銀行先還央行的債,向市場加水的資金還是高達7000億元。無疑的是真正流向實體經濟的資金肯定不到三分之一,曲線進入房市、股市、債市、金市、基市不可避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