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艾問未來出行|共用單車“三國殺”,都是為BAT做嫁衣?

橙、黃、青、藍、綠、白、彩, 曾經佔據城市街頭的各色單車已經是昨日往事了。 資本快速驅動下的共用單車行業, “死去”的單車你連名字都記不起來,

活下來的勇者進行著另一場你看不見的暗戰。

1月25日, 滴滴接管小藍單車、推出自有的共用單車品牌“青桔單車”, 預計年內投入總額超過5億美元。

3月13日, ofo小黃車完成8.66億美元融資。

4月4日, 摩拜單車37億美元賣身美團, 為此前與ofo合併的大概率事件畫上了休止符。

4月13日, 成立僅1年多的哈羅單車獲得螞蟻金服和複星集團7億美元的共同注資, 憑藉半年內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金額和近億的使用者規模, 成為共用單車領域增速最快的企業。

2018年, 共用單車行業徹底成為巨頭的競技場。

“死亡潮”下, 共用單車進入三國時代?

自ofo投向阿裡, 摩拜賣身美團, 哈羅單車獲得螞蟻金服投資, 共用單車版圖的變更已是不爭的事實, 新三足鼎立也由此產生。

不斷變更的格局中, 共用單車的頭部效應依然明顯。 2017年全年, ofo和摩拜兩大巨頭佔據了中國共用單車行業裡90%以上的市場份額, 是無疑的行業巨頭。 據《2018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報告》, 3月, ofoAPP活躍用戶數達到2620.6萬, 摩拜APP活躍用戶數達到2217.1萬, 穩居共用單車行業前兩名。

成立不到兩年的哈羅單車, 通過深耕二、三線城市的差異化運營方式, 悄然爬上了第三把交椅。 最新的資料顯示, 哈羅單車3月活躍用戶量增至510.6萬, 較2月同比增長約104%, 日活用戶也增至97.37萬。

摩拜與ofo在一線城市僵持, 不相上下。 哈羅單車在二、三、四線城市崛起,

成為業內黑馬。

在三足鼎立的背後, 實際上是共用單車的死亡潮。 不計其數的企業投入到共用單車的行業風口, 但在市場殘酷的競爭環境之下, 又紛紛以失敗告終。 悟空出行、町町單車、小藍單車等因車輛被損毀、資金鏈斷殘裂等原因, 陸續宣佈倒閉或被轉讓。 據創業家&i黑馬統計, 截止2017年底, 有35家共用單車已倒閉或停止運營, 另外有近20家瀕臨倒閉。

一邊是單車平臺競相爭奪市場的混戰, 一邊是湧入的巨額資本。 據《2017年度中國共用經濟發展報告》, 截至2017年12月, 共有190家共用經濟平臺獲得1159.56億元投資。 同時, 該研究報告還指出, 2017年中國共用經濟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5萬億元。

共用市場看似大而美, 一大批倒閉或轉讓的單車卻成為繁榮行業中破滅的小泡沫,

即使是雙強之一的摩拜也不好過, 根據財報顯示, 摩拜2017年12月營收雖達到1.1億元, 但虧損則高達6.81億元, 甚至被媒體曝出挪用用戶押金60億元, 拖欠供應商款項約10億元, 債務總額合計超過10億美元。

《艾問人物》認為, 共用單車能否形成清晰的盈利商業模式, 恐怕是擺在創業者與投資人面前的一個迫切問題。

聽資本的話,做BAT的棋子?

哈羅單車與永安行於2017年10月的合併,成為中國共用單車合併第一案,而永安行本身就是阿裡陣營的一員。去年12月和今年年4月,螞蟻金服又先後兩次擲重金投資哈羅單車,給哈羅單車烙上了更加濃重的阿裡烙印。

而ofo在與以前的股東滴滴合作出現不愉快後,也轉而投向阿裡。摩拜則在獲得騰訊多次投資後,以賣身美團的形式堅定地站進其背後的騰訊陣營。

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閻炎認為:“目前共用單車行業還沒有分出第一名和第二名,唯一能夠決出頭名的方法是騰訊或阿裡發起支持。”在整個資本市場,騰訊和阿裡是兩個最大的PE投資,而且已經進入全球市值排名前十公司的行列,其他企業難以與其抗衡。

站好隊,投靠BAT,成為BAT佈局的棋子,是國內大多數互聯網創業項目的宿命。在共用經濟領域創業的專案,可能也會不例外。如今,共用單車已成為徹底的“巨頭遊戲”。由於硬體成本高、回報週期長、投資體量大,摩拜和ofo都很難靠股權融資繼續燒錢,摩拜選擇賣身背靠騰訊的美團,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元,成為拋棄同齡人的贏家。

共用單車得到資本青睞,歸納起來其實就兩個字:導流。ofo 能從阿裡拿到錢,摩拜被美團收購,是因為他們能為阿裡、美團導流。包括滴滴、京東、美團能得到騰訊的投資,也是基於這個商業邏輯。在投資人眼裡,共用單車的價值是為移動支付提供入口,並完善其他出行環節的佈局,如網約車、共用汽車。

從O2O、網約車到共用單車,資本都寄望於通過快速“燒錢式”競爭形成“小巨頭”,但隨著融資持續不斷,估值節節追高,後續跟進的資本心態也開始出現微妙變化。

未來出行,16家獨角獸企業殺出重圍?

燒在共用單車上的錢,都是在燒未來。未來的出行的三大風口:共用單車、新能源汽車和網約車。

《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這三類出行企業十分引人注目。包括9家汽車企業、5家網約車企業以及2家共用單車企業。

獨角獸汽車企業中,絕大部分屬於新能源汽車企業。未來出行,新能源汽車成為最熱的戰場。

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33萬輛。

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售51萬輛。

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售77.7萬輛。

除了估值高達2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寧德時代,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下,還湧現出了一批“吃螃蟹”的造車企業,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個個都不示弱。新能源汽車的未來,融資和造車的故事還在繼續。

另一面,網約車市場蛋糕幾經瓜分,又走到了新的岔路口。

2016年滴滴與優步中國宣佈合併後,網約車市場進入了滴滴一家獨大的局面。直到2018年3月,美團打車高調登陸上海,閃電拿下超過三成的市場份額;高德地圖上線順風車服務,攜程專車橫空出世。跨界入市的三家企業來勢洶洶。

共用單車、網約車和新能源汽車,未來出行已成為資本爭相搶奪的根據地。愉悅資本的創始合夥人戴汨說過,出行行業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出行、金融和房地產,應該是所有國家GDP裡最大的三個產業,這是一個能容納很多公司和環節的一個產業。

艾問創始人艾誠想說:

出行領域,寸土必爭。每一公里都是一個市場,每一次出發都預見著未來。

聽資本的話,做BAT的棋子?

哈羅單車與永安行於2017年10月的合併,成為中國共用單車合併第一案,而永安行本身就是阿裡陣營的一員。去年12月和今年年4月,螞蟻金服又先後兩次擲重金投資哈羅單車,給哈羅單車烙上了更加濃重的阿裡烙印。

而ofo在與以前的股東滴滴合作出現不愉快後,也轉而投向阿裡。摩拜則在獲得騰訊多次投資後,以賣身美團的形式堅定地站進其背後的騰訊陣營。

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閻炎認為:“目前共用單車行業還沒有分出第一名和第二名,唯一能夠決出頭名的方法是騰訊或阿裡發起支持。”在整個資本市場,騰訊和阿裡是兩個最大的PE投資,而且已經進入全球市值排名前十公司的行列,其他企業難以與其抗衡。

站好隊,投靠BAT,成為BAT佈局的棋子,是國內大多數互聯網創業項目的宿命。在共用經濟領域創業的專案,可能也會不例外。如今,共用單車已成為徹底的“巨頭遊戲”。由於硬體成本高、回報週期長、投資體量大,摩拜和ofo都很難靠股權融資繼續燒錢,摩拜選擇賣身背靠騰訊的美團,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元,成為拋棄同齡人的贏家。

共用單車得到資本青睞,歸納起來其實就兩個字:導流。ofo 能從阿裡拿到錢,摩拜被美團收購,是因為他們能為阿裡、美團導流。包括滴滴、京東、美團能得到騰訊的投資,也是基於這個商業邏輯。在投資人眼裡,共用單車的價值是為移動支付提供入口,並完善其他出行環節的佈局,如網約車、共用汽車。

從O2O、網約車到共用單車,資本都寄望於通過快速“燒錢式”競爭形成“小巨頭”,但隨著融資持續不斷,估值節節追高,後續跟進的資本心態也開始出現微妙變化。

未來出行,16家獨角獸企業殺出重圍?

燒在共用單車上的錢,都是在燒未來。未來的出行的三大風口:共用單車、新能源汽車和網約車。

《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這三類出行企業十分引人注目。包括9家汽車企業、5家網約車企業以及2家共用單車企業。

獨角獸汽車企業中,絕大部分屬於新能源汽車企業。未來出行,新能源汽車成為最熱的戰場。

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33萬輛。

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售51萬輛。

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售77.7萬輛。

除了估值高達2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寧德時代,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下,還湧現出了一批“吃螃蟹”的造車企業,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個個都不示弱。新能源汽車的未來,融資和造車的故事還在繼續。

另一面,網約車市場蛋糕幾經瓜分,又走到了新的岔路口。

2016年滴滴與優步中國宣佈合併後,網約車市場進入了滴滴一家獨大的局面。直到2018年3月,美團打車高調登陸上海,閃電拿下超過三成的市場份額;高德地圖上線順風車服務,攜程專車橫空出世。跨界入市的三家企業來勢洶洶。

共用單車、網約車和新能源汽車,未來出行已成為資本爭相搶奪的根據地。愉悅資本的創始合夥人戴汨說過,出行行業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出行、金融和房地產,應該是所有國家GDP裡最大的三個產業,這是一個能容納很多公司和環節的一個產業。

艾問創始人艾誠想說:

出行領域,寸土必爭。每一公里都是一個市場,每一次出發都預見著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