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探秘全國規模最大的輕武器測試試驗中心

槍是士兵的第二生命, 其性能優劣直接關係到作戰效益。 一款槍從圖紙設計到裝備部隊, 性能檢測作為一個重要環節, 決定了它能否順利地從工廠走向戰場。

京城北郊的軍都山, 自古就是軍事戰略要地。 這裡坐落著兵器裝備集團208研究所輕武器測試試驗中心, 它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輕武器“體檢中心”, 擔負著為槍械品質檢測把關的重任。 部佇列裝的95式槍族、92式手槍等槍支均在此接受嚴格“體檢”。 槍支在出廠前要經過哪些檢測和鑒定?請看《解放軍報》記者為您解讀一杆槍的“體檢報告”。

陳毅峰攝

一杆槍的“體檢報告”

——走進兵器裝備集團輕武器測試試驗中心

■記者 嚴貴旺

一套專業的“體檢”下來, 槍有什麼問題一目了然

走進測試試驗中心, 一條灰白色的鋼筋水泥“巨龍”從軍都山南麓徑直向前延伸。 這是亞洲規模最大的輕武器綜合試驗靶道, 內部試驗距離千米長,

是槍械進行精度試驗的重要場所。

“射擊精度作為衡量一杆槍品質的關鍵參數, 是槍械‘體檢’的重要一環。 ”測試試驗中心副主任楊榮林對記者說, 精度測試是否合格直接關係到槍械能否定型、生產及列裝部隊。

有人說, 一杆槍準頭如何, 拿起來打幾發子彈便可知曉。 但在測試試驗中心, 檢測射擊精度並不是幾發子彈的簡單事。 子彈的彈道軌跡近似於抛物線, 飛行速度最快高達幾倍音速, 擊中目標只需零點幾秒的時間, 測試試驗中心的“體檢師”就是要在這一眨眼的瞬間, 檢測出子彈在全彈道上的精度資料。

一杆槍可以滿足300米的射擊精度, 但不一定能達到350米的精度要求。 為此, 測試試驗中心重點引進了彈丸姿態測試、立靶精度測試和終點彈道測試等先進系統設備,

用於檢測子彈出膛後的飛行狀態。

記者在靶道內看到, 在200米、400米、600米等不同位置, 由一種鐳射光幕靶組成的立靶精度測試系統, 可以精確捕獲子彈在不同飛行距離處的軌跡座標, 為槍的射擊精度提供無死角的“體檢”。

說起槍的準頭, 我們在電影中常常看到這樣的一幕, 狙擊手首先要判斷氣壓、濕度、風向和風速等自然條件, 調整表尺後扣動扳機, 方能一擊命中。 在測試試驗中心, 考慮射擊的氣象因素, 正是槍械精度檢測的重要內容。

在千米靶道內, 有兩個被稱為溫濕壓和橫風的長條狀試驗艙, 測試員調節試驗艙內的溫濕度、氣壓和風速條件, 可以真實地模擬射擊環境,

而槍械就要在這裡接受新一輪的射擊精度考驗。

槍支“體檢”除了有高科技設備的檢測, 還少不了“醫師”的親自把脈。 測試試驗中心擁有一批神槍手, 他們每天進行數十組實彈射擊, 通過分析靶上的彈著點分佈, 最終判斷這款槍是否達到精度要求。

“一套專業的‘體檢’下來, 槍有什麼問題便一目了然, 為後期治療‘病症’提供有力依據。 ”楊榮林說。

資料圖

我們不能決定戰場環境, 但要確保槍能適應任何環境

自然界存在一種法則, 只有適應環境才能求得生存。 在槍的世界裡也有一種認識, 只有經得住不同戰場環境的考驗, 才堪稱一杆好槍。

世界之大, 環境氣候千差萬別, 誰能把乾旱沙漠和熱帶雨林的環境集於一處?在測試試驗中心的環境試驗樓裡, 記者大開眼界:涵蓋了揚塵、淋雨、鹽霧腐蝕和浸河水等10多種環境的試驗室, 可以類比世界不同地區的環境氣候。

這是槍最受煎熬的“體檢”項目。 走進揚塵試驗室, 這是一個20平方米左右的密閉艙室, 它能夠模擬高強度的風沙環境。 當測試員打開試驗按鈕,每秒10米的強風揚起漫天沙塵,一場沙塵暴滾滾襲來,槍便要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進行測試。

這是一種怎樣的“體檢”感受?試驗結束後,操作員卸下厚厚的防護服,儘管密封得很嚴實,但依然能從防護服裡倒出一斤多重的沙塵,連咳出的痰都是黑色的。

AK-47步槍之所以聞名於世,一個重要原因是它能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保持優異性能。越南戰爭中士兵將在河水浸泡數日的AK-47步槍撈出,子彈上膛後仍能正常發射。

類似這樣的一幕,記者在浸河水試驗室得以一見。試驗室中央,堆砌出一個深1米的長方形水池,這是模擬槍械泅渡江河的試驗裝置。為了提高試驗的真實性,操作員在試驗時將直徑約0.2mm的塵土倒入水池,讓槍在1.5kg/m3和3kg/m3的兩種泥沙濃度的水流中接受考驗。

“泥沙濃度最高時,池裡的水與黃河水並無二樣,槍從水池中取出後還能正常射擊才算合格。” 測試試驗中心總體組組長田苗告訴記者,複雜環境會直接影響武器裝備的戰鬥力,測試試驗中心就是將這種影響因素降到最低。

資料圖

上戰場不“掉鏈子”的槍,戰士才用得放心

什麼樣的槍可以讓官兵用得放心?駐地軍代室總代表任建勇風趣地回答:“上戰場不‘掉鏈子’的槍。”

不“掉鏈子”就是槍的性能穩定。而槍的射擊壽命能否達標,是影響其使用穩定性的重要指標,也是槍在測試試驗中心必不可少的“體檢”項目。

體檢過的人都知道,體檢時要一個一個科室的過,每個科室用時不長,整個過程並不複雜。但對於槍的射擊壽命的檢測,“體檢”程式就沒那麼簡單。

以射擊壽命為1萬發的某型槍為例,在測試試驗中心接受檢測時,這萬發子彈不僅要實打實地一發發打,還要在高/低溫條件下交替進行,單這一個“體檢”項目就要花費數天時間。

為了提高要求,測試試驗中心對高/低溫的設定常常高於實際標準。就拿低溫測試來說,試驗室的溫度低於零下50℃,這是一種什麼感受?任建勇通俗地解釋說,一根電話線在試驗室輕輕一晃,電話線瞬間就被凍成硬邦邦的鋼釺。

有網友常常不解:槍有多少機會體驗這樣的溫度? 回答這個問題前,任建勇給記者講了一則故事:200年前,拿破崙率60萬大軍遠征俄國。在那裡,這支橫掃歐洲大陸的軍隊遇到了“勁敵”——嚴寒。零下38℃的嚴寒天氣裡,毛瑟槍的槍油被凍住,結冰的路面將拖拉武器的馬車毀壞,漂浮著冰塊的貝爾齊納河使法蘭西重武器全部損毀……最終,法軍只剩下3萬人回家。

試想,一杆槍如果在平時能打萬發子彈,遇到惡劣條件就“撂挑子”,這樣的槍,戰士豈能放心使用?為此,這些年,軍代室和測試試驗中心不斷加大對槍的檢測標準,行軍途中槍的跌落是否會影響使用效能,長時間戰鬥後槍的保險機牢不牢靠,多次拆卸分解後會不會降低安全性等等,這些“體檢”項目越加完善。

採訪結束後,環顧測試試驗中心大樓,記者不免感慨:一杆槍要想拿到一份合格的“體檢報告”並非易事。軍品就是精品,我們對槍的“體檢”越嚴格,士兵的生命才越有保障。

當測試員打開試驗按鈕,每秒10米的強風揚起漫天沙塵,一場沙塵暴滾滾襲來,槍便要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進行測試。

這是一種怎樣的“體檢”感受?試驗結束後,操作員卸下厚厚的防護服,儘管密封得很嚴實,但依然能從防護服裡倒出一斤多重的沙塵,連咳出的痰都是黑色的。

AK-47步槍之所以聞名於世,一個重要原因是它能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保持優異性能。越南戰爭中士兵將在河水浸泡數日的AK-47步槍撈出,子彈上膛後仍能正常發射。

類似這樣的一幕,記者在浸河水試驗室得以一見。試驗室中央,堆砌出一個深1米的長方形水池,這是模擬槍械泅渡江河的試驗裝置。為了提高試驗的真實性,操作員在試驗時將直徑約0.2mm的塵土倒入水池,讓槍在1.5kg/m3和3kg/m3的兩種泥沙濃度的水流中接受考驗。

“泥沙濃度最高時,池裡的水與黃河水並無二樣,槍從水池中取出後還能正常射擊才算合格。” 測試試驗中心總體組組長田苗告訴記者,複雜環境會直接影響武器裝備的戰鬥力,測試試驗中心就是將這種影響因素降到最低。

資料圖

上戰場不“掉鏈子”的槍,戰士才用得放心

什麼樣的槍可以讓官兵用得放心?駐地軍代室總代表任建勇風趣地回答:“上戰場不‘掉鏈子’的槍。”

不“掉鏈子”就是槍的性能穩定。而槍的射擊壽命能否達標,是影響其使用穩定性的重要指標,也是槍在測試試驗中心必不可少的“體檢”項目。

體檢過的人都知道,體檢時要一個一個科室的過,每個科室用時不長,整個過程並不複雜。但對於槍的射擊壽命的檢測,“體檢”程式就沒那麼簡單。

以射擊壽命為1萬發的某型槍為例,在測試試驗中心接受檢測時,這萬發子彈不僅要實打實地一發發打,還要在高/低溫條件下交替進行,單這一個“體檢”項目就要花費數天時間。

為了提高要求,測試試驗中心對高/低溫的設定常常高於實際標準。就拿低溫測試來說,試驗室的溫度低於零下50℃,這是一種什麼感受?任建勇通俗地解釋說,一根電話線在試驗室輕輕一晃,電話線瞬間就被凍成硬邦邦的鋼釺。

有網友常常不解:槍有多少機會體驗這樣的溫度? 回答這個問題前,任建勇給記者講了一則故事:200年前,拿破崙率60萬大軍遠征俄國。在那裡,這支橫掃歐洲大陸的軍隊遇到了“勁敵”——嚴寒。零下38℃的嚴寒天氣裡,毛瑟槍的槍油被凍住,結冰的路面將拖拉武器的馬車毀壞,漂浮著冰塊的貝爾齊納河使法蘭西重武器全部損毀……最終,法軍只剩下3萬人回家。

試想,一杆槍如果在平時能打萬發子彈,遇到惡劣條件就“撂挑子”,這樣的槍,戰士豈能放心使用?為此,這些年,軍代室和測試試驗中心不斷加大對槍的檢測標準,行軍途中槍的跌落是否會影響使用效能,長時間戰鬥後槍的保險機牢不牢靠,多次拆卸分解後會不會降低安全性等等,這些“體檢”項目越加完善。

採訪結束後,環顧測試試驗中心大樓,記者不免感慨:一杆槍要想拿到一份合格的“體檢報告”並非易事。軍品就是精品,我們對槍的“體檢”越嚴格,士兵的生命才越有保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