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光熱電站建設應注意的環境問題和應對措施

位於美國莫哈威沙漠裝機392MW的Ivanpah塔式光熱電站已成功投運3周年之久, 但自其建設和投運以來, 圍繞其對當地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的影響的爭議從未停止, 其引起的燒鳥問題更是受到了多方關注, 而項目方也採用了一些先進的技術來最大限度地降低對鳥類的影響, 包括使用技術先進的攝像機、雷達和音訊系統説明檢測、監控和制止鳥類在太陽能設施內部及附近的活動, 同時還在不斷改進現有措施以及採取其他額外措施來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

上述問題對於正在啟動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建設的中國來說也要引起重視。

毋庸置疑, 光熱發電的發展有利於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促進能源結構的調整, 對發展社會經濟和推進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 但在光熱電站的建設過程中, 我們更應該注意保護項目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才能實現光熱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本文結合了巴彥淖爾市環境保護局於2017年3月29日發佈的《北方聯合電力烏拉特50MW菲涅爾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示範專案環境影響報告表》、《青海省海南生態太陽能發電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階段公示》(其中涉及光熱發電共計3個獨立區域, 面積195.4km2, 規劃總裝機容量2250MW)以及《甘肅玉門花海百萬千瓦級光熱發電規劃環境影響(公示版)》等光熱發電專案的相關環評案例,

梳理了一些中國光熱電站建設過程中可能涉及的生活環境以及生態環境問題。

光熱電站建設中需注意的生活環境問題及應對措施

1.廢氣及揚塵問題:光熱發電是由太陽能-熱能-機械能-電能相繼轉換的過程, 在轉換過程中沒有廢氣產生。 但是, 光熱電站管理區以及相關公共服務設施的運營或將產生廢氣。 此外, 在場地平整及施工過程中也會產生揚塵污染問題。

應對措施:光熱電站生活管理區可依據實際情況決定使用天然氣或設置電鍋爐進行採暖, 其他生活所用能源也均可由電力提供, 無可使用天然氣;電站進場道路採用硬化路面, 通過灑水車日常灑水來保持空氣的清潔度。

另外, 可採取灑水、攔擋苫蓋、限制運輸車輛等措施抑制施工揚塵;施工廢水經處理後用於場地抑塵。

2.廢水問題:光熱電站汙廢水主要為含油和懸浮物含量較高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及化學水處理系統產生的高含鹽廢水, 且廢水量較小。 此外, 光熱電站在運營期內, 廢水來源主要為鏡面清洗廢水、生活廢水以及冷卻塔排污水。

應對措施:針對玉門花海百萬千瓦級光熱發園區來說, 無論採用槽式技術路線還是塔式技術路線, 電站占地面積相對較大, 並且各規劃專案相對距離較遠, 若採用集中收集處理各規劃電站的汙廢水, 相關設備投資將增加, 管道施工工程量增大, 從而使工程投資增高。 因此, 該規劃中入園各企業自建汙廢水處理站,

對各自所產生的汙廢水進行站內自行處理後回用。 高含鹽廢水可排至光熱電站內建設的蒸發塘自然蒸幹, 不外排。

鏡面清洗廢水水質簡單, 該部分廢水自流至地面後作為地表植被灌溉用水, 可增加區域植被的水分供給。

電站管理服務區生活污水經地埋式生活汙水處理裝置自行處理達標後, 作為站區道路降塵及綠化用水。 電站內產生的生活污水可由企業委託清潔單位運送到當地汙水處理廠處理。

冷卻塔排污水經廢水管網收集後送至當地原有工業廢水處理系統, 經處理水質合格後回用;主變壓器發生事故時產生的少量含油廢水, 經主變壓器下的儲油池收集後再由排油管道集中排至主變組附近的事故油池,

經油水分離後對可利用油進行回收, 其餘部分輸送至工業廢水處理系統處理。

3.固體廢棄物問題:生活垃圾、廢棄的產品以及設備、事故狀態下的廢油和廢油抹布等。

應對措施:1)生活垃圾:電站服務管理區產生的生活垃圾宜採取分類收集、集中收集、統一處置的控制對策, 實行固體廢物分類回收, 嚴禁垃圾混合。 此外, 還應加強對工業固體廢物及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處置的管理, 規範固體廢物的收集、存貯、運輸、填埋等處理、處置環節, 避免亂堆亂棄。 生活垃圾經建設單位收集後定期由當地環保部門統一處理。

2)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可先存放在項目方自建的固體廢物庫中, 後由專案的供貨單位負責回收利用。廢玻璃等可由廢品收購站收集。

3)危險廢物:設備檢修產生的維修垃圾(包括廢油及污染油布)屬危險廢物,要使用密閉鐵桶暫時貯存,做到完好無損且材質滿足相應的強度要求;廢物容器外按要求貼有相應的危險警示的標誌;並建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等管理制度;一些危險廢物在危險廢物暫存間暫存,委託有資質的單位統一處置。

廢導熱油集中收集後由相關企業妥善回收。

4.雜訊污染問題:光熱電站內的變壓器、給水泵雜訊和交通雜訊。

應對措施:1)設備雜訊達標處理:首先應選用低雜訊設備,在設備招標中向設備製造廠家提出雜訊限值要求,要求供貨廠商對高雜訊設備採取減噪措施,如對高雜訊設備採取必要的消音、隔音措施,排汽口加裝消聲器、泵類等雜訊大的設備加殼或室內佈置等措施。

其次,平面佈置時充分考慮產噪設備的佈置,各種工業噪音源必須配備降噪設備和措施,嚴格控制廠界雜訊水準,並定期檢查。所有轉動機械部位加裝減振裝置,減輕振動引起的雜訊。

2)綠化林帶降噪:綠化林帶的建設除具有淨化空氣,美化環境和防風固沙的作用外,還可以有效地降低工業及交通雜訊的影響範圍及程度。在主要交通幹道兩側設置綠化林帶,電站區圍牆周圍栽種樹木,喬灌結合,利用樹木的吸聲、消聲作用減小對周圍環境的雜訊影響。

5.電磁影響:升壓站運行產生的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及無線電干擾對站址周圍電磁環境影響。

應對措施:根據已投運變電站的實測資料、規程要求,確定變電站的平面佈置和對構、支架高度要求,使工頻電場強度水準控制在規程範圍之內。

以青海省海南生態太陽能發電園區涉及的330kV升壓站、110kV升壓站為例,根據已投運變電站的實測資料、規程要求,確定變電站的平面佈置和對構、支架高度要求,使工頻電場強度水準控制在規程範圍之內,即:330kV和110kV配電裝置內離地、配電裝置圍牆側(非出線方向),離地1.5m工頻電場強度滿足規範的要求。變電站圍牆處及其以外區域工頻電場強度不大於4kV/m。輸電線路方面,設計時應嚴格執行《110~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GB50545-2010),儘量優化設計,使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小。考慮園區發展的需要,建議園區內其他建築物的建設避開輸電線路邊導線外側至少10m,以滿足建築物所在位置離地1.5m處工頻電場強度不得大於4kV/m,不符合標準限值時不予批准建設。

6.光污染問題:光熱專案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光污染。

應對措施:在光污染可能影響的道路兩側除設置警示牌,提示過往車輛注意眩光,減速慢行,還應設置遮光板、種植高大耐旱型喬木,以減輕光污染的影響。加強對光熱電站內人員的工作管理,特定工作人員應佩戴防護眼鏡和保護性工作服。

以上總結了光熱電站建設過程中應注意的生活環境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措施,但是面對光熱示範專案所在地尤其是西北地方脆弱的生態環境,在電站施工過程中,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是不容忽視的。下面列舉了一些光熱電站施工期可採取的生態保護措施,供大家參考。

光熱電站施工期可採取的生態保護措施

1)做好預防監督工作,儘量控制地表及植被的破壞面積,把水土流失程度降到最低。

2)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開大風大雨季節,同時在施工中場地灑水、開挖土方及時回填,剩餘土方及時清運處置或採用遮蓋網遮蓋嚴實,臨時工程及時拆除恢復原貌,可以實現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作用,大大提高區域水土保持的能力;

3)儘量減少大型機械施工以保護原有地貌;

4)反射鏡現場組裝場地,必須嚴格按設計規劃指定位置來放置各施工機械和設備,不得隨意堆放,以便能有效地控制占地面積;

5)規定車輛運輸行駛的道路,車輛必須沿規定的道路行駛,同時對行駛道路定期灑水,以便減少對地表的破壞。施工結束後應及時採取播撒原地帶性植被的方式恢復行駛道路的地表植被;

6)當暴雨來臨時應使用一些防護物,如使用草席等進行覆蓋;

7)在竣工後的施工場內,及時做好土地平整工作,並對施工碾壓過的土地進行人工灑水。施工臨時占地和電纜占地必須採取播撒原地帶性植被的方式進行恢復,光熱電站檢修專用道路兩側可進行綠化,以減少風沙化面積。

8)針對鳥類資源的保護問題,可安裝驅鳥器。對生產管理區的生活垃圾進行嚴格收集管理,斷絕鳥類在光熱基地內的食物來源;可考慮在光熱規劃基地範圍外結合專案的用水需求,建立人工濕地,將鳥類吸引至規劃區外;在光熱基地週邊投放鳥食,以吸引鳥類從而避開光熱基地。

此外,光熱電站投入運營後,加強對光熱電站周圍環境的管理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同時,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環境保護知識教育,提高環保意識,維護好當地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

目前,入圍中國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範專案的部分專案已陸續展開建設工作,在施工過程中應做好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以確保專案的順利推進。

FR:CSPPLAZA

後由專案的供貨單位負責回收利用。廢玻璃等可由廢品收購站收集。

3)危險廢物:設備檢修產生的維修垃圾(包括廢油及污染油布)屬危險廢物,要使用密閉鐵桶暫時貯存,做到完好無損且材質滿足相應的強度要求;廢物容器外按要求貼有相應的危險警示的標誌;並建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等管理制度;一些危險廢物在危險廢物暫存間暫存,委託有資質的單位統一處置。

廢導熱油集中收集後由相關企業妥善回收。

4.雜訊污染問題:光熱電站內的變壓器、給水泵雜訊和交通雜訊。

應對措施:1)設備雜訊達標處理:首先應選用低雜訊設備,在設備招標中向設備製造廠家提出雜訊限值要求,要求供貨廠商對高雜訊設備採取減噪措施,如對高雜訊設備採取必要的消音、隔音措施,排汽口加裝消聲器、泵類等雜訊大的設備加殼或室內佈置等措施。

其次,平面佈置時充分考慮產噪設備的佈置,各種工業噪音源必須配備降噪設備和措施,嚴格控制廠界雜訊水準,並定期檢查。所有轉動機械部位加裝減振裝置,減輕振動引起的雜訊。

2)綠化林帶降噪:綠化林帶的建設除具有淨化空氣,美化環境和防風固沙的作用外,還可以有效地降低工業及交通雜訊的影響範圍及程度。在主要交通幹道兩側設置綠化林帶,電站區圍牆周圍栽種樹木,喬灌結合,利用樹木的吸聲、消聲作用減小對周圍環境的雜訊影響。

5.電磁影響:升壓站運行產生的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及無線電干擾對站址周圍電磁環境影響。

應對措施:根據已投運變電站的實測資料、規程要求,確定變電站的平面佈置和對構、支架高度要求,使工頻電場強度水準控制在規程範圍之內。

以青海省海南生態太陽能發電園區涉及的330kV升壓站、110kV升壓站為例,根據已投運變電站的實測資料、規程要求,確定變電站的平面佈置和對構、支架高度要求,使工頻電場強度水準控制在規程範圍之內,即:330kV和110kV配電裝置內離地、配電裝置圍牆側(非出線方向),離地1.5m工頻電場強度滿足規範的要求。變電站圍牆處及其以外區域工頻電場強度不大於4kV/m。輸電線路方面,設計時應嚴格執行《110~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GB50545-2010),儘量優化設計,使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小。考慮園區發展的需要,建議園區內其他建築物的建設避開輸電線路邊導線外側至少10m,以滿足建築物所在位置離地1.5m處工頻電場強度不得大於4kV/m,不符合標準限值時不予批准建設。

6.光污染問題:光熱專案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光污染。

應對措施:在光污染可能影響的道路兩側除設置警示牌,提示過往車輛注意眩光,減速慢行,還應設置遮光板、種植高大耐旱型喬木,以減輕光污染的影響。加強對光熱電站內人員的工作管理,特定工作人員應佩戴防護眼鏡和保護性工作服。

以上總結了光熱電站建設過程中應注意的生活環境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措施,但是面對光熱示範專案所在地尤其是西北地方脆弱的生態環境,在電站施工過程中,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是不容忽視的。下面列舉了一些光熱電站施工期可採取的生態保護措施,供大家參考。

光熱電站施工期可採取的生態保護措施

1)做好預防監督工作,儘量控制地表及植被的破壞面積,把水土流失程度降到最低。

2)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開大風大雨季節,同時在施工中場地灑水、開挖土方及時回填,剩餘土方及時清運處置或採用遮蓋網遮蓋嚴實,臨時工程及時拆除恢復原貌,可以實現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作用,大大提高區域水土保持的能力;

3)儘量減少大型機械施工以保護原有地貌;

4)反射鏡現場組裝場地,必須嚴格按設計規劃指定位置來放置各施工機械和設備,不得隨意堆放,以便能有效地控制占地面積;

5)規定車輛運輸行駛的道路,車輛必須沿規定的道路行駛,同時對行駛道路定期灑水,以便減少對地表的破壞。施工結束後應及時採取播撒原地帶性植被的方式恢復行駛道路的地表植被;

6)當暴雨來臨時應使用一些防護物,如使用草席等進行覆蓋;

7)在竣工後的施工場內,及時做好土地平整工作,並對施工碾壓過的土地進行人工灑水。施工臨時占地和電纜占地必須採取播撒原地帶性植被的方式進行恢復,光熱電站檢修專用道路兩側可進行綠化,以減少風沙化面積。

8)針對鳥類資源的保護問題,可安裝驅鳥器。對生產管理區的生活垃圾進行嚴格收集管理,斷絕鳥類在光熱基地內的食物來源;可考慮在光熱規劃基地範圍外結合專案的用水需求,建立人工濕地,將鳥類吸引至規劃區外;在光熱基地週邊投放鳥食,以吸引鳥類從而避開光熱基地。

此外,光熱電站投入運營後,加強對光熱電站周圍環境的管理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同時,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環境保護知識教育,提高環保意識,維護好當地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

目前,入圍中國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範專案的部分專案已陸續展開建設工作,在施工過程中應做好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以確保專案的順利推進。

FR:CSPPLAZ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