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汽車“獨立懸架”和“非獨立懸架”,到底選哪個?

在我昨天發的文章《帝豪GL用車感受, 後懸架是美中不足, 舒適度是硬傷!》後, 評論區裡都在談“獨立懸架”和“非獨立懸架”。 有的說“獨立懸架”舒適, 有的說“非獨立懸架”也沒說的那麼不堪, 畢竟有成本在那。 那麼“獨立懸架”和“非獨立懸架”到底該怎麼選?今天我就來聊一聊。

懸掛系統是裝在汽車的車架與車橋或車輪之間, 用來傳遞車輪和車身之間的一切力和力矩的連接裝置的總稱。 懸掛系統決定著轎車的穩定性、舒適性和安全性, 是現代轎車十分關鍵的部件之一。 典型的懸架結構主要由導向機構、彈性元件、減震器組成, 分別起著力的傳遞、緩衝和減振的作用。

懸掛的作用

汽車懸掛是連接車輪與車身的機構, 對車身起支撐和減振的作用。 在汽車行駛過程中, 車輪和車身之間不停的有各種力的作用, 比如支撐力、制動力和驅動力, 還有因為路面不平導致路面傳給車身的各種不規則的衝擊力。 懸掛系統就是傳遞、緩和、消除這些力的裝置。 懸掛系統應有的功能就是支援車身, 傳遞車輪動力, 衰減振動, 改善乘坐感覺, 保證的汽車平順行駛和乘員的舒適性。

從外表上看, 轎車懸架僅是由一些杆、筒以及彈簧組成, 但千萬不要以為它很簡單。 相反轎車懸架關係到汽車的多種使用性能, 是一個很難達到完美要求的汽車總成。 不同的懸掛設置會使駕駛者有不同的駕駛感受。 這是因為懸架既要滿足汽車的舒適性要求, 又要滿足其操縱穩定性的要求,

而這兩方面又是互相對立的。 比如, 為了取得良好的舒適性, 需要大大緩衝汽車的震動, 這樣彈簧就要設計得軟些, 但彈簧軟了卻容易使汽車發生刹車“點頭”、加速“抬頭”以及左右側傾嚴重的不良傾向, 不利於汽車的轉向, 容易導致汽車操縱不穩定等。

汽車懸掛可以按多種形式來劃分, 總體上主要分為兩大類, 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 那怎麼來區分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呢?

非獨立懸架

非獨立懸掛是指兩個車輪間不是相互獨立的, 之間通過車軸進行剛性連接, 車輪連同車橋一起通過彈性懸掛系統懸掛在車架或車身的下面。 在汽車上, 非獨立懸架應用的最廣泛的就是扭力梁式懸架,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板車懸架, 帝豪GL就是這樣。

帝豪GL的後懸架是非獨立懸架

優點:

1結構簡單、成本低,保養容易,維修方便。

2後排乘坐空間和後備廂空間較大,底盤高,更好通過性。

3因為左右輪在彈跳時會相互牽連,因此輪胎角度的變化量小使輪胎的磨耗更低。

4兩輪之間的剛性連接軸具有一定的扭轉剛度,可以起到與橫向穩定杆相同的作用,增加車輛的側傾剛度,提高車輛的側傾穩定性。

5強度高,可以提供更高後輪承受橫向力和載重。

缺點:

1 非獨立懸架的車輪裝在一根整體車軸的兩端,當一邊車輪跳動時,會相互牽連,影響另一側車輪也作相應的跳動,使整個車身振動或傾斜,汽車的平穩性、乘坐的舒適性自然較差。

2 因構造簡單使設計的自由度小,操控的安定性較差。

非獨立懸架由於這兩點缺點,在現代更多的用於貨車和大客車上,但由於其構造較簡單,成本低,承載力大,目前仍有部分轎車轎車為控制成本,後懸架採用這種型式,比如昨天我發的文章裡所講的帝豪GL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後懸架是非獨立的,舒適度相對獨立懸架較低。

獨立懸架

獨立懸掛系統左右兩個車輪間沒有硬軸進行剛性連接,每一側的車輪都是單獨地通過一套彈性懸掛系統安裝于車身或者車橋上。車橋採用斷開式,中間一段固定於車架或者車身上,懸架兩邊車輪受衝擊時互不影響。獨立懸架主要有三種:麥弗遜式懸架、雙叉臂式懸架、多連杆懸架。

其優點是:

1 與更高(天生優勢)每一側的車輪都是單獨地通過一套彈性懸掛系統安裝于車身或者車橋上,左右車輪單獨跳動,互不相干,能減小車身的傾斜和震動,自然有相對高的舒適性和操控性。

2 可用剛度小的較軟彈簧,可調教性高、

3 輪胎與地面的附著力更高

4 發動機位置降低,重心更低,更好的行駛穩定性。

5 品質輕,減輕車重,減少了車身受到的衝擊。

獨立懸掛系統的缺點:

1 結構複雜、成本高、保養麻煩,維修不便。

2 因為結構複雜,會侵佔一些車內乘坐空間。

3 兩輪沒有剛性連接,強度相對來說較差。

總結:

獨立懸架操控性更好,舒適度更佳。但相對的,成本就上去了。如今的汽車一般前懸架都為獨立懸架,只有後懸架有獨立和非獨立之分。這就看各位的取捨了。

帝豪GL的後懸架是非獨立懸架

優點:

1結構簡單、成本低,保養容易,維修方便。

2後排乘坐空間和後備廂空間較大,底盤高,更好通過性。

3因為左右輪在彈跳時會相互牽連,因此輪胎角度的變化量小使輪胎的磨耗更低。

4兩輪之間的剛性連接軸具有一定的扭轉剛度,可以起到與橫向穩定杆相同的作用,增加車輛的側傾剛度,提高車輛的側傾穩定性。

5強度高,可以提供更高後輪承受橫向力和載重。

缺點:

1 非獨立懸架的車輪裝在一根整體車軸的兩端,當一邊車輪跳動時,會相互牽連,影響另一側車輪也作相應的跳動,使整個車身振動或傾斜,汽車的平穩性、乘坐的舒適性自然較差。

2 因構造簡單使設計的自由度小,操控的安定性較差。

非獨立懸架由於這兩點缺點,在現代更多的用於貨車和大客車上,但由於其構造較簡單,成本低,承載力大,目前仍有部分轎車轎車為控制成本,後懸架採用這種型式,比如昨天我發的文章裡所講的帝豪GL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後懸架是非獨立的,舒適度相對獨立懸架較低。

獨立懸架

獨立懸掛系統左右兩個車輪間沒有硬軸進行剛性連接,每一側的車輪都是單獨地通過一套彈性懸掛系統安裝于車身或者車橋上。車橋採用斷開式,中間一段固定於車架或者車身上,懸架兩邊車輪受衝擊時互不影響。獨立懸架主要有三種:麥弗遜式懸架、雙叉臂式懸架、多連杆懸架。

其優點是:

1 與更高(天生優勢)每一側的車輪都是單獨地通過一套彈性懸掛系統安裝于車身或者車橋上,左右車輪單獨跳動,互不相干,能減小車身的傾斜和震動,自然有相對高的舒適性和操控性。

2 可用剛度小的較軟彈簧,可調教性高、

3 輪胎與地面的附著力更高

4 發動機位置降低,重心更低,更好的行駛穩定性。

5 品質輕,減輕車重,減少了車身受到的衝擊。

獨立懸掛系統的缺點:

1 結構複雜、成本高、保養麻煩,維修不便。

2 因為結構複雜,會侵佔一些車內乘坐空間。

3 兩輪沒有剛性連接,強度相對來說較差。

總結:

獨立懸架操控性更好,舒適度更佳。但相對的,成本就上去了。如今的汽車一般前懸架都為獨立懸架,只有後懸架有獨立和非獨立之分。這就看各位的取捨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