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好選手稀缺,小眾沒空間,下一季《歌手》,你還看嗎?

兩個月的狂歡落幕, 林憶蓮奪冠, 進口小哥哥黑馬跑出。

決賽當晚的觀感, 說實話, 頗為失望。

林憶蓮+張惠妹甩出了一張“王炸”, 不過《也許明天》沒有帶來特別意外的火花。

還不如Sandy致敬哥哥那期載歌載舞的突破, 或者是第一期《不必在乎我是誰》的觸動人心。

獅子合唱團+徐佳瑩, 開唱的兩句還有些驚豔, 但瞬間被吳建豪的“舞技”尷尬到不忍直視。

還有李健+小岳嶽的組合, 我是想好好聽歌的, 怎料《歡樂喜劇人》的即視感, 撲面而來。

這季《歌手》迎來了許多老歌手的回歸, 比如第一季的林志炫、第二季的張傑、第三季的李健。

林志炫說自己有個想唱的“歌單”, 希望唱不同風格的好歌給觀眾聽。

“林爸爸”高品質的音樂, 也獲得了網友的認可。

樂評人耳帝, 對林志炫決賽表現的評價也很高。

而一直被質疑因為謝娜, 而得到芒果台資源傾斜的張傑, 也急於在《歌手》的舞臺上, 表達自己。

抒情、hip hop、搖滾, 嘗試了各種曲風。

第一次上場, 一段rap徹底放飛自我.

六臉震驚jpg.

當然, 也有網友買帳。

李健這次一回來, 自帶彈幕體質。

雖然臺上的他, 細膩柔軟的嗓音, 唱出了畫面感的故事。

但是台下畫風突變, 歌手變身段子手!

比如, “秋褲男神”首先澄清不再穿秋褲。

還會調侃其他歌手——

總導演更是跑不掉——

不光耍貧嘴,偶爾還兼職“解說員”。聽完林憶蓮唱《藍蓮花》,點評李上線。

這樣的李健無疑受到觀眾的密切關注。

他回歸的第一期,節目的收視率飆升,一躍至當晚的綜藝排行榜第三名,名副其實的流量擔當!

不過,一批老歌手的重返,折射出一個怎樣的問題——

選手荒。

他解釋了第5季出現這麼多位老面孔的原因在於——

1、逆戰方案時間緊;2、首發歌手陣容強,而逆戰歌手必須是強中強。

作為觀眾,在《歌手》這個舞臺上,最想看到的,無疑是老歌手突破自我和條框,新歌手脫穎而出,帶來驚喜和新鮮感。

但是今年一批老歌手回歸,不禁讓人懷疑《歌手》接下來的生命力,還可以延續多久?

《歌手》這個節目,除了挖掘自身的商業價值、和對自我天花板的探索外,對有一定實力的歌手們,還有什麼吸引力?

當然,提到這季《歌手》,不能不提“進口小哥哥”迪瑪希!

190cm+的身高、撩人的顏值、哈國的風情、4個八度的音域,妥妥的黑馬一匹!

第一場一曲《一個憂傷者的求救》,讓其他歌手聽得一愣一愣的,大家幾乎都是同一個表情——

杜奶奶說:不可思議!

著名樂評人耳帝也給出了超高的評價。

新華網都發文稱讚小哥哥。

迪瑪希的定位,相當於上一季的王致列,第三季的鄭淳元。

500位元的現場觀眾,無論是語言不通的歌,或者是不太標準的中文發音,似乎對“進口小哥哥”們都特別的包容。

當然,在這季節目中,更多“遺珠”歌手,只是曇花一現。

比如梁博。

他在這個舞臺上,帶著自己的樂隊,只唱了3首原創——

《靈魂歌手》、《男孩》、《日落大道》。

每次唱完,是不是都讓你單曲迴圈了好幾天?

《靈魂歌手》是一個90後歌手直擊內心的呐喊,而《日落大道》用樂器、和聲所描繪的意境,更是難以言說。

你知道,它就在那裡,聽到的人,自然會聽到。

李健對梁博的評論,很精闢——

贏在狀態:邊緣、自信、獨立、不妥協。

比如側田。

一首自己的粵語經典《命硬》、兩首國語歌《很想很想說再見》、《停格》、一首英文歌《Thinking Out Loud》。

如果說第一場,側田還是因為緊張、在乎舞臺,而有點用力過猛;

那麼在第二場,他的表現已經能做到一張一弛,收放自如。

歌裡有一個成熟唱作人的技巧、情感,以及熟悉的香港流行音樂的編曲風格。

還有袁婭維。

作為首發歌手,撐到了第3場,被淘汰。

幸好成功突圍,後來還順利晉升總決賽。

林志炫說,

我一直覺得袁婭維離開得太早了,少了很多好聽的元素。

事實上,節目做了五季,從羽泉、韓磊、韓紅、李玟,到林憶蓮,歌王都沒有太出人意料。

反而是小眾的、邊緣的、內地觀眾不熟悉的歌手,帶來了更多驚喜。

但這些歌手,在節目模式的限制下,在現場具有投票權的觀眾的意見下,往往只能“陪跑”4至5場。

喜歡他們的觀眾,難免覺得可惜。

當然,上場者,各有各的用意。

就像趙雷安慰袁婭維一樣:遊戲而已。

李健也說得不錯,選秀對音樂無益,重要的是留下作品。

但是如果好選手繼續匱乏、小眾歌手沒有足夠的發揮空間,難麼,下一季《歌手》,還有什麼好期待的?

不光耍貧嘴,偶爾還兼職“解說員”。聽完林憶蓮唱《藍蓮花》,點評李上線。

這樣的李健無疑受到觀眾的密切關注。

他回歸的第一期,節目的收視率飆升,一躍至當晚的綜藝排行榜第三名,名副其實的流量擔當!

不過,一批老歌手的重返,折射出一個怎樣的問題——

選手荒。

他解釋了第5季出現這麼多位老面孔的原因在於——

1、逆戰方案時間緊;2、首發歌手陣容強,而逆戰歌手必須是強中強。

作為觀眾,在《歌手》這個舞臺上,最想看到的,無疑是老歌手突破自我和條框,新歌手脫穎而出,帶來驚喜和新鮮感。

但是今年一批老歌手回歸,不禁讓人懷疑《歌手》接下來的生命力,還可以延續多久?

《歌手》這個節目,除了挖掘自身的商業價值、和對自我天花板的探索外,對有一定實力的歌手們,還有什麼吸引力?

當然,提到這季《歌手》,不能不提“進口小哥哥”迪瑪希!

190cm+的身高、撩人的顏值、哈國的風情、4個八度的音域,妥妥的黑馬一匹!

第一場一曲《一個憂傷者的求救》,讓其他歌手聽得一愣一愣的,大家幾乎都是同一個表情——

杜奶奶說:不可思議!

著名樂評人耳帝也給出了超高的評價。

新華網都發文稱讚小哥哥。

迪瑪希的定位,相當於上一季的王致列,第三季的鄭淳元。

500位元的現場觀眾,無論是語言不通的歌,或者是不太標準的中文發音,似乎對“進口小哥哥”們都特別的包容。

當然,在這季節目中,更多“遺珠”歌手,只是曇花一現。

比如梁博。

他在這個舞臺上,帶著自己的樂隊,只唱了3首原創——

《靈魂歌手》、《男孩》、《日落大道》。

每次唱完,是不是都讓你單曲迴圈了好幾天?

《靈魂歌手》是一個90後歌手直擊內心的呐喊,而《日落大道》用樂器、和聲所描繪的意境,更是難以言說。

你知道,它就在那裡,聽到的人,自然會聽到。

李健對梁博的評論,很精闢——

贏在狀態:邊緣、自信、獨立、不妥協。

比如側田。

一首自己的粵語經典《命硬》、兩首國語歌《很想很想說再見》、《停格》、一首英文歌《Thinking Out Loud》。

如果說第一場,側田還是因為緊張、在乎舞臺,而有點用力過猛;

那麼在第二場,他的表現已經能做到一張一弛,收放自如。

歌裡有一個成熟唱作人的技巧、情感,以及熟悉的香港流行音樂的編曲風格。

還有袁婭維。

作為首發歌手,撐到了第3場,被淘汰。

幸好成功突圍,後來還順利晉升總決賽。

林志炫說,

我一直覺得袁婭維離開得太早了,少了很多好聽的元素。

事實上,節目做了五季,從羽泉、韓磊、韓紅、李玟,到林憶蓮,歌王都沒有太出人意料。

反而是小眾的、邊緣的、內地觀眾不熟悉的歌手,帶來了更多驚喜。

但這些歌手,在節目模式的限制下,在現場具有投票權的觀眾的意見下,往往只能“陪跑”4至5場。

喜歡他們的觀眾,難免覺得可惜。

當然,上場者,各有各的用意。

就像趙雷安慰袁婭維一樣:遊戲而已。

李健也說得不錯,選秀對音樂無益,重要的是留下作品。

但是如果好選手繼續匱乏、小眾歌手沒有足夠的發揮空間,難麼,下一季《歌手》,還有什麼好期待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