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老司機解答,為什麼建議大家倒車入庫

車輛的停車方式分為:平行式、垂直式和斜列式。 現在我們討論的這個問題, 一般是針對垂直式。

如圖:

而車輛停車與發車方式,

我們討論的是如下兩種:

(1)前進式停車、後退式發車離開:停車迅速, 但發車費時, 不易迅速疏散, 通道視線不暢時容易發生危險, 常用于斜向停車。

(2)後退式停車、前進式發車離開:停車較慢, 但發車迅速, 平均占地面積較小, 特別適宜于車輛集中駛出的停車場。 更由於其所需通道最小, 平均單位停車場面積最小, 為最常見的車輛停駛方式。

如圖:

在設計停車場的時候, 兩種不同的停車和發車方式, 有著不同的設計標準, 主要體現在通道寬度的不同上。 通道寬度不同, 單位停車面積也就不同。 可從表中看出, 垂直式停放方式中, 後退停車通道寬度要求遠小於前進停車。 而節約停車面積, 在用地緊張的城市, 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可以假設這麼一種情況,

一些停車場, 在設計的時候, 為了節約面積, 採用了設計參數的低值, 導致前進停車更加困難, 而只方便採取後退停車。

至於這個資料的理論依據:由於我不研究汽車, 這裡就等專家補充原因了。 我在找資料。 (待補)

我講一個操作體驗的問題:

前進停車的時候, 我們很容易就能把車頭放入車位, 但是, 這個位置卻不一定保證整個車能停得進車位。 我們無法調整後輪的位置, 更由於內輪差的存在, 車尾不一定能按照預想甩入車位。 所以, 車頭必須要放入一個更小的準確的範圍和正確的角度, 來確保整個車的到位。 後退停車的時候, 只要將車尾放入車位了, 可以邊倒邊調整車頭, 靈活許多。 而不用像前進停車一樣, 一盤子不到位, 還要倒出來調整。 不熟練的新手浪費多少時間。

(由於內輪差的存在, 車輛轉彎時, 前、後車輪的運動軌跡不重合。 在行車中如果只注意前輪能夠通過而忘記內輪差, 就可能造成後內輪駛出路面或與其他物體碰撞的事故。 )

我不能確定大部分人是不是喜歡倒車入庫。

至少我是喜歡的。 個人理由如下:

一、在後退停車的時候, 可以通過後視鏡, 直觀的看到車身與周圍的車輛或障礙物之間的距離。 前進停車更多的是靠車感。 對於新手而言, 車感是很飄渺的東西, 如果開一輛不熟悉的車, 更是難以預計。 這時前進停車, 比較容易發生擦掛。 再加上大多數車都配有倒車雷達。 而不是前進雷達。

個例:一位新手前進停車, 我坐副駕駛, 把旁邊的車從車尾擦掛到車頭。

二、後退停車, 是從行車道上, 慢慢進入停車位, 給行車道上的車足夠的反應時間。 出車的時候, 視野良好, 可以對緊急情況發生及時預判。 而前進停車出車的時候, 從停車位上, 一點點開到行車道上, 且視野不佳,

容易發生事故。

個例:我有一次倒車出車, 被行車道上的車追了尾。 如果我前進出車, 絕對不會有問題。 我可以閃個燈啊, 按個喇叭啊。 可惜倒著又要看自己左右, 又要看後面, 看不過來。

我在美帝和中國都開過車。 當車位足夠大, 人又少的時候, 隨便停啊~車位特別窄小的時候, 我就習慣倒進去。 可以想像在一個碩大的露天停車場, 一盤子打進去的場景。 或者一個窄小的地下停車場, 一點點倒進去的場景。 其實, 都可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