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地球上邊界最圓的國家,曾經出了一個征服三大洲的人物

馬其頓共和國, 是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 東臨保加利亞, 北臨塞爾維亞, 西臨阿爾巴尼亞, 南臨希臘。 馬其頓共和國沿用了古代大希臘的馬其頓王國(全盛時期又稱亞歷山大帝國)的名稱。

馬其頓地理位置

在歷史上, 馬其頓更多的作為一個廣義上的地理區名稱而存在。 其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中南部地區, 西臨阿爾巴尼亞山地, 東接羅多彼山地, 北靠歇亞山脈, 東南臨愛琴海。 地處巴爾幹核心, 南下地中海的門戶, 一直為重要的貿易和軍事通道。 古代馬其頓帝國在此興起, 其後先後隸屬於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 地理上的馬其頓地區分屬三國。 共和國, 屬於塞爾維亞部分, 稱瓦爾達爾馬其頓, 屬於保加利亞的部分稱皮林馬其頓, 屬於希臘的部分稱愛琴馬其頓。

馬其頓風光

馬其頓地區古為希臘文明北端的邊疆地區, 該地西元前4世紀時崛起的馬其頓帝國曾征服小亞細亞、波斯、埃及等地, 把希臘文明傳播到中東各地。

馬其頓位於希臘北部, 由上、下馬其頓兩地區組成。 上馬其頓是高原山區, 僅有幾個關隘與外界相通。 下馬其頓土地肥沃, 適於農業, 是馬其頓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它對於上馬其頓有傳統上的宗主權。

馬其頓人民

馬其頓人的民族成分比較複雜。 在早期青銅時代, 一批操希臘語的部落遷至馬其頓, 後逐步分批南下, 但有一部分人仍留在北希臘。 可能在西元前7世紀, 這些留下人中的一支——馬其頓人佔領了埃蓋,

擴張到了下馬其頓的沿海平原, 形成了馬其頓國家。 他們崇拜希臘的神祇, 特別崇拜宙斯和赫拉克裡斯。 其他希臘語部落則在上馬其頓與伊利裡亞人、派奧尼亞人、色雷斯人相混合。 從整體上看, 馬其頓人不是純粹的希臘人, 但與希臘人有淵源關係。

馬其頓人在文明發展的道路上, 比南部的希臘人大大遲了一步。 在希臘城邦已達到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的時代, 馬其頓剛跨入文明社會的門檻。 國王是全國土地的主人, 戰爭中最高的統帥, 在對外關係上代表著國家。 他同時又是祭司、法官和司庫。 但他的統治權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轄下的各個部落仍保持相當的獨立性, 擁有自己的王族和部落王, 戰時作為國王名義上的藩屬出兵打仗。

國王的王位世襲, 但須經過人民的認可, 人民還有權廢黜國王。 涉及到叛國罪的案件, 要由人民審判。 馬其頓人多為農民和牧民, 同時也都是戰士。 國王在部落貴族中選擇他的戰友, 戰友要完全忠於國王, 平時參與宮廷事務, 戰時隨國王出征。 從這些戰友中, 國王選拔一些人組成他的“議事會”。 西元前5世紀初, 波斯侵略希臘, 馬其頓一度受波斯統治。 但馬其頓王亞歷山大一世(約西元前495——450年)暗通反抗波斯侵略的希臘城邦, 告以波斯的軍事情報。

馬其頓的真正強大是在腓力二世之時。 西元前359年初夏, 馬其頓人選舉前國王的幼子為王, 腓力以新王叔父的身份攝政。 腓力早年曾在底比斯為人質, 與底比斯名將伊帕密南達結識為友。 他細心瞭解當時希臘各邦的政治形勢、外交方式與戰爭方法。這一經歷大大有助於他以後的成功。他受命於危難之際。這時,馬其頓局勢比較混亂,某些屬地企圖脫離馬其頓而獨立,腓力的同父異母兄弟們則伺機爭奪王位。腓力審時度勢,幹練沉著,很快穩定了局面,贏得了聲威和權力。可能就在這時,馬其頓人廢掉了幼王,推舉腓力正式為王,即腓力二世(西元前359——336年)。

腓力的改革使馬其頓成為巴爾幹半島的軍事強國。西邊的伊利裡亞、伊庇魯斯、東邊的色雷斯、北邊的派奧尼亞,都在他的勢力範圍之內。腓力採用金銀複本位制。建立了一支忠於國王的常備軍,創建了強有力的馬其頓方陣。後來他又侵佔了色雷斯的金礦,這樣每年就有穩定的收入以擴充軍事。馬其頓軍隊的戰鬥力超過了希臘其他城邦的軍隊。腓力為了準備進軍東方各國,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艦隊。在王權強化,國土擴大,實力增強,既無內亂又無外患的情況下,南部內爭猶酣的希臘城邦自然成了他進一步征服的目標。

腓力二世在國勢強大後,趁著希臘處於城邦混戰之際南下侵略希臘。西元前338年,以雅典、底比斯為首的反馬其頓盟軍與馬其頓軍決戰於中希臘的克羅尼亞,盟軍慘敗。第二年,腓力在科林斯召集各邦開會,宣佈希臘各城邦成立聯盟,幾乎全希臘都承認了馬其頓的霸權,並決定進攻波斯。西元前336年,腓力在他女兒的婚宴上遇刺身亡。腓力二世被害後,希臘各邦再度出現了反馬其頓起義。

亞歷山大大帝

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繼位以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之內迅速鎮壓了叛亂。前334年春,亞歷山大渡過了赫勒斯滂海峽進攻波斯帝國,亞歷山大的軍隊與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軍隊在小亞細亞的格拉尼庫斯河(Granicus)畔首次展開會戰,希臘軍大勝,不到半年即佔領小亞細亞。西元前333年,亞歷山大率軍在敘利亞的伊蘇斯平原(Issus)平原大敗大流土三世親率的10萬多波斯軍,俘虜了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大流士三世向東潰逃。西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征服了敘利亞、腓尼基各城市。次年又征服了埃及,在埃及建築了一座新城叫做亞歷山大裡亞。亞歷山大於西元前331年春季又離開埃及,繼續東征。渡過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十月間在阿貝拉又與大流土三世軍隊發生戰爭。報傳說波斯軍隊約有四十萬人之多,有馬步隊、象兵,但皆被亞歷山大擊敗,大流士三世又東逃。

亞歷山大帝國疆域

亞歷山大繼續前進攻克了巴比倫城。他從巴比倫又東行,進入波斯本土,佔領波斯的蘇薩與波斯波利斯兩個都城,獲得大量金銀及珠寶後放火焚毀波斯波利斯城,殺戮其居民,以報復西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縱火焚毀雅典城的仇恨。以後三年間亞歷山大又鎮壓了波斯東北部零星反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亦被其部下所殺,波斯滅亡。西元前327年又進兵印度。他統帥大軍從裡海南岸東進,經過帕提亞,征服阿富汗,進入印度,戰敗印度反抗者,平定旁遮普,擬沿著印度河繼續南下。但其部下兵士在外轉戰連年,回歸心切,又因印度多雨、天氣酷熱,士兵飽受痛苦,幾至公開嘩變,亞歷山大乃把印度征服部分分為三省並留駐兵而還。西元前324年初,亞歷山大將巴比倫作為新都,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馬其頓帝國(也稱為亞歷山大帝國)。西元前323年6月,亞歷山大突然患惡性瘧疾,發病10天后就離世,僅33歲。

他細心瞭解當時希臘各邦的政治形勢、外交方式與戰爭方法。這一經歷大大有助於他以後的成功。他受命於危難之際。這時,馬其頓局勢比較混亂,某些屬地企圖脫離馬其頓而獨立,腓力的同父異母兄弟們則伺機爭奪王位。腓力審時度勢,幹練沉著,很快穩定了局面,贏得了聲威和權力。可能就在這時,馬其頓人廢掉了幼王,推舉腓力正式為王,即腓力二世(西元前359——336年)。

腓力的改革使馬其頓成為巴爾幹半島的軍事強國。西邊的伊利裡亞、伊庇魯斯、東邊的色雷斯、北邊的派奧尼亞,都在他的勢力範圍之內。腓力採用金銀複本位制。建立了一支忠於國王的常備軍,創建了強有力的馬其頓方陣。後來他又侵佔了色雷斯的金礦,這樣每年就有穩定的收入以擴充軍事。馬其頓軍隊的戰鬥力超過了希臘其他城邦的軍隊。腓力為了準備進軍東方各國,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艦隊。在王權強化,國土擴大,實力增強,既無內亂又無外患的情況下,南部內爭猶酣的希臘城邦自然成了他進一步征服的目標。

腓力二世在國勢強大後,趁著希臘處於城邦混戰之際南下侵略希臘。西元前338年,以雅典、底比斯為首的反馬其頓盟軍與馬其頓軍決戰於中希臘的克羅尼亞,盟軍慘敗。第二年,腓力在科林斯召集各邦開會,宣佈希臘各城邦成立聯盟,幾乎全希臘都承認了馬其頓的霸權,並決定進攻波斯。西元前336年,腓力在他女兒的婚宴上遇刺身亡。腓力二世被害後,希臘各邦再度出現了反馬其頓起義。

亞歷山大大帝

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繼位以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之內迅速鎮壓了叛亂。前334年春,亞歷山大渡過了赫勒斯滂海峽進攻波斯帝國,亞歷山大的軍隊與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軍隊在小亞細亞的格拉尼庫斯河(Granicus)畔首次展開會戰,希臘軍大勝,不到半年即佔領小亞細亞。西元前333年,亞歷山大率軍在敘利亞的伊蘇斯平原(Issus)平原大敗大流土三世親率的10萬多波斯軍,俘虜了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大流士三世向東潰逃。西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征服了敘利亞、腓尼基各城市。次年又征服了埃及,在埃及建築了一座新城叫做亞歷山大裡亞。亞歷山大於西元前331年春季又離開埃及,繼續東征。渡過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十月間在阿貝拉又與大流土三世軍隊發生戰爭。報傳說波斯軍隊約有四十萬人之多,有馬步隊、象兵,但皆被亞歷山大擊敗,大流士三世又東逃。

亞歷山大帝國疆域

亞歷山大繼續前進攻克了巴比倫城。他從巴比倫又東行,進入波斯本土,佔領波斯的蘇薩與波斯波利斯兩個都城,獲得大量金銀及珠寶後放火焚毀波斯波利斯城,殺戮其居民,以報復西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縱火焚毀雅典城的仇恨。以後三年間亞歷山大又鎮壓了波斯東北部零星反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亦被其部下所殺,波斯滅亡。西元前327年又進兵印度。他統帥大軍從裡海南岸東進,經過帕提亞,征服阿富汗,進入印度,戰敗印度反抗者,平定旁遮普,擬沿著印度河繼續南下。但其部下兵士在外轉戰連年,回歸心切,又因印度多雨、天氣酷熱,士兵飽受痛苦,幾至公開嘩變,亞歷山大乃把印度征服部分分為三省並留駐兵而還。西元前324年初,亞歷山大將巴比倫作為新都,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馬其頓帝國(也稱為亞歷山大帝國)。西元前323年6月,亞歷山大突然患惡性瘧疾,發病10天后就離世,僅33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