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回眸中國圍棋:1987年橫掃日本 聶衛平如日中天

1987年第2屆中日圍棋擂臺賽 決戰

連載十六 1987, 五連勝橫掃日本, 聶衛平如日中天

片岡聰出生於1958年, 曾經在1982年、1983年連續兩次獲得“天元”頭銜,

算是日本年輕一代棋手中的佼佼者, 在第一屆擂臺賽中, 他同樣 是排在倒數第五個出場, 只不過, 那時的情況, 和今日自然是迥然相異。 彼時片岡聰上場時, 正是江鑄久的開局五連勝, 怒海狂濤裡, 他也沒能做出太多抵抗, 成全 對方串燒日本高手奇跡的同時, 自己也只能黯然離開。 兩年匆匆而過, 如今, 當他再度上陣, 面對中國棋手, 他的身後, 還有著四位日本頂尖豪強, 而中國方面, 不 過就剩下了主帥聶衛平和副帥馬曉春兩人。

所謂時勢造英雄, 立于圍棋聖山最高處的頂尖棋手們, 又何嘗不期待能讓自己一展身手的時勢?上天公平的把終結擂臺賽, 享受鎂光燈下萬眾歡呼的機會 交在了每個人的手裡, 狼煙烽火, 塞北朔風,

每一次的落子入局, 都像是心頭沉沉的國家榮譽裡, 最果決也最堅定的衝殺。 某種程度上, 相較於之後的世界大賽, 擂 台賽才是最好也最讓人熱血澎湃的戰場, 這不是番棋, 所以有著更多的偶然, 它承載著更多的期許, 於是也就更檢驗著每名棋手重壓下的心理素質, 成敗一念, 輸贏 的結果, 卻可以在史冊竹簡裡一寫千年。

馬曉春終結小林覺連勝的時刻, 還是炎炎夏日, 而當下一局比賽開始, 已經是在深秋的東京。 季節的流轉總是悄無聲息, 唯有六義園燦爛的紅葉, 提醒著 我們舊時光的離去和新歲月的到來。 在比賽中, 片岡聰和馬曉春都選擇了穩妥的下法, 力圖把比賽拖到最後的官子階段再分出勝負, 然而, 擂臺賽的命運之神似乎還 是沒有站在馬曉春這一方,

從實力講, 他已經不遜色於日本的任何一位超一流棋手, 但是, 擂臺賽中所需要的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豪情壯志, 他似乎還是略欠缺了一 些。 他是現代中國圍棋史上最驚才絕豔的棋客, 卻不是那個只要聽一下名字, 都讓人或敬或罵, 卻總覺烈酒入喉、淋漓酣暢的英雄。

在收官階段, 面對片岡聰的步步緊逼, 馬曉春的選擇是步步退讓, 原本還是優勢的棋局, 也就在官子階段被片岡聰逆轉了回來。 234手, 白棋輸了一目半, 馬曉春離開棋局的時刻, 也終於把最殘忍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場面, 留給了每一個中國棋人。

聶衛平勝片岡聰

曾經擔憂的被串燒, 沒有在第一屆比賽發生, 卻在第二屆比賽中即將到來, 那些開賽的狂喜, 被小林覺五連勝的失落, 馬曉春取勝時的吐氣揚眉, 都化成 了這一刻內心的冰冷無言, 棋盤上的勝或負, 都是太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這畢竟是擂臺賽的戰場, 畢竟, 是中日兩國在棋盤上的交鋒, 畢竟, 是三十年來中國棋手棋 迷們中心藏之未敢忘之的較量。

哪怕一直在輸, 也都還好, 可如今已經贏過了, 又怎麼可以輸回去?

這時候, 作為中方主將, 也是中國代表團唯一還能夠出戰的棋手, 聶衛平能想的, 已經沒有那麼多了。 他即將上陣, 來為這一次的擂臺賽做一個終結, 或 者是輸在某一位日本棋手面前, 成全對方的復仇之旅, 或者, 就是以一敵五, 完成天方夜譚一樣的神跡, 然後被萬千棋迷們加冕, 奉之為亙古以來唯一的在世聖賢。 好酒的聶衛平發誓戒了酒, 表示要一局一局的下下去。 這時候, 他在國內賽場的統治力, 已經越來越弱了, 就在1986年的全國個人賽上, 他在第一輪就輸給了芮 乃偉, 最終掉出了比賽的前六名, 目送著馬曉春實現自己的第三個全國個人賽冠軍。 他已經不再是剛從山河農場走出時的熱血少年,也不再是那個挑戰陳祖德霸主位 置的圍棋天才,他的名字前面,已經可以被冠上“老將”的稱號,作為中國圍棋最後的屏障,守護著中國棋壇剛剛重新樹立起來的驕傲和尊嚴。

就像是雁門關外,風沙浩蕩,少年將軍們相繼敗陣,老將軍又重新披上鎧甲,執起刀槍,于朗朗長空之下立於陣前,向著來勢洶洶的敵將,喝出一聲,“來戰!”

1986年12月4日,北京深冬,朔風寒涼,黃昏登上燕山向北京城看去,華北平原一片坦蕩,古時遊牧民族一旦攻克此地,遼闊神州腹地,便再無險 可守。自宋以降,中華帝國的整個一千年,都在這裡,流淌成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靜寂間的大氣場,萬千棋局盡,依舊是小巷安寧,楊柳青青。開局時,聶衛平走的是 當時流行的“小林流”,上來便搶佔了三個角,而執白的片岡聰則是試圖構築大模樣,直至中午封盤,雙方依舊可以算是旗鼓相當,但是,隨著聶衛平在後半盤連續 的滲透,百步之後,局勢已然面目全非,雖然片岡聰在官子階段依舊使出了渾身解數,給聶衛平製造出了不少的麻煩,但聶衛平還是穩穩的守住了最後的勝利,也把 大竹英雄心目中將要終結擂臺賽的山城宏,請到了擂臺上來。

聶衛平與大竹英雄

和片岡聰一樣,山城宏也是出生於1958年,而相對於片岡聰,1987年,正是山城宏職業生涯最輝煌的一年,就在這一年裡,他擊敗了大竹英雄、 小林光一,連續第二年拿到了本因坊戰的挑戰權,當然,也順便成就了武宮正樹四連冠裡的中間兩冠。但是,從棋盤表現來看,山城宏面對聶衛平時,表現的似乎還 不如片岡聰。下至七十手,執白的聶衛平已經拿到了棋局的主動權,而山城巨集在局面落後的情況下挑起的戰鬥,也沒有拿到任何的好處,反倒是被聶衛平又便宜了幾 目,這是白棋教科書一般的大勝,聶衛平在棋局中所表現出的想像力,洞察力,以及在局面優勢的情況下穩穩收下勝利的能力,同時震驚著中國和日本的每一個棋 手。人們開始認識到,雖然從年齡來看,聶衛平已經不再處在自己的巔峰期,甚至在每一盤棋下到後半盤時,都需要通過吸氧的方式來保證自己的頭腦清醒,但是, 這位中國圍棋第一人,這位視圍棋如生命的棋士,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在圍棋上的前進步伐。

現在,站在聶衛平對面的,又變成了三個人,一敵三,看上去還是希望渺茫的局面,但是,那股所向披靡的精神氣,卻好像已經回到了中國一方。畢竟,這已經是聶衛平曾經見識過的場面了,又或者,在這樣的跨屆五連勝面前,又還有什麼事情,是聶衛平不能做到的呢。

“氣勢”,在體育比賽裡,一直都是相當重要的東西。熾烈的精神氣,堅韌的自信心,看上去虛無縹緲,但在實際的比賽進程裡,卻是價值千鈞。這畢竟 是人的比賽,而即使是在圍棋 這項世界上最難的遊戲中臻於絕巔的大國手們,也依舊有血有肉,在萬千賽事中鍛煉的有如鐵石的心臟,也總有震顫的刹那。當聶衛平拿下前兩局比賽之後,更緊張 的,其實已經變成了剩下的三位日本棋手,而聶衛平,則已經徹底進入了戰鬥的狀態,當火車經過熱海,經過兩年前他擊敗小林光一,開啟三連勝時的舊土地,豪情 澎湃的聶衛平已然難以抑制,他說,這是勝利的路線。是的,它過去是,而如今,也將繼續是。

日方三將,是接近四十歲的宿將酒井猛。有趣的是,酒井在擂臺賽之前,已經遠離正式比賽一段時間了,而他在日本棋壇也並沒有太顯赫的戰績,能夠入 選擂臺賽,更多的是因為他在面對中國棋手時總有上佳表現。但也正是這位看上去最容易對付的棋手,卻險些讓聶衛平含恨出局——從上一屆擂臺賽開始,聶衛平比 賽日的每個下午,都要去吸氧,可是,在面對酒井猛的這一局,聶衛平去吸氧前的一步隨手,卻釀成了酒井猛驚天逆轉的契機,本來完全的優勢局面,也徹徹底底葬 送殆盡。在後來回憶這一盤棋時,聶衛平表示,這盤七個半小時的對局,讓他在大冬天裡 ,也下的汗流浹背,他說,如果再下下去,就可能真的支持不住了,也許一小時也支持不住了。

像是更久時間以後的樣子,此刻的聶衛平,已經出現了容易出昏招的問題,但在這個時刻,他還是那個尚未完全走向衰老的戰士,這是上天給予的最好安 排,讓我們在英雄老去前最後的光陰裡,去看一看他能夠做到的事情。如果沒有了擂臺賽,我們能夠知道的,只是在世界大賽中的聶衛平,那該是多麼讓人遺憾的事 情呢。

酒井猛的逆轉最終在聶衛平的竭力支撐下化為泡影,而日本的兩位超一流,也終於到了下場挑擂的時刻。若以榮譽而言,作為副將的武宮,實際上要更高 一些,四連本因坊,傳世宇宙流,在日本乃至於整個世界,他都是一個圍棋時代當之無愧的代表。而除了藤澤秀行,武宮也是日本棋壇中對中國最為親近的一位,他 曾經說,日本太小了,和自己的棋風並不搭配,他更喜歡的是中國。磊落的話語和磅礴的棋風一起,勾勒出的是最真實的武宮正樹。在那個時代裡,他的棋局,也許 是最富有觀賞性的,無論是面對什麼樣的棋手,只要武宮在下,我們就可以期待屠龍的發生,四年前曹薰鉉一盤棋死掉的三條大龍殷鑒不遠,三年後十段戰上趙治勳 被殺的屍橫遍野也指日可待,同樣屠掉過無數大龍,一向被視為戰力無雙一如劊子手的加藤正夫,卻親口說武宮正樹才是戰鬥力最強的一位。那些恢宏的大模樣作 戰,讓人能夠想起的,是二千年前地中海畔凱撒麾下秩序井然的鋼鐵洪流。

年輕時代的武宮正樹

(如今的武宮正樹和聶衛平)

藤澤秀行說,這將是世紀性的一戰。不看棋局,僅僅是這樣的場合,這樣的人選,就已經對得起“世紀一戰”的名號了。

開局四連星,這是最武宮的下法,但聶衛平針對著武宮開局所應對的招式,卻讓武宮沒能舒舒服服的走出他的“宇宙流”,雖然依舊是白棋取實地,黑棋 取厚勢,武宮的棋局,卻沒能像以往一樣飛到天上,而更有些半飛不飛的意味。當黑99右下二路飛的要點沒能被武宮捕捉到,官子階段,聶衛平已然勝定。一年前 以為自己只需要拿著鞭子的大竹英雄,還是沒能實現自己的預言,棋力比起武宮並沒有任何優勢的他,在面對聶衛平時,勝負,也就確實變成了撲朔迷離的局面。

跟武宮正樹下指導棋的是誰?

其實,大竹英雄人如其名,是個極有英雄氣的棋士,木谷門下“大師兄”,如果僅僅是因為排序而得到這個名號,大概也不會得到諸多桀驁的同門師弟的 由衷尊重。他所說的“拿鞭子”,更多的是在從沒有和中國棋手交手的情況下,根據老情況而發出的推斷,當他真正的見識到了馬曉春、聶衛平等中國一流高手的棋 局,大竹也從沒有吝惜過對他們的讚揚。與其說是大竹狂妄自大,倒不如說,這位“美學棋士”,有的是天才脾氣與真性情。世界已經太過無趣了,如果連天才們都 溫良恭儉成書本裡的樣子,未免,也太讓人乏味了一些。

在比賽前,聶衛平見到了旅居日本多年的吳清源先生。吳清源說,假如你這次再贏了大竹,你就是世界第一了。這是思鄉多年,卻終究羈旅一生的老人, 向著他心中最驚豔的後輩傳出的接力棒,這兩位中國人,雖然際遇不同,生活迥異,卻一直都在做著一樣的事情,他們都在一遍又一遍的,擊敗著日本最頂尖的豪 強,證明著中國圍棋從不斷絕的光輝脈絡。

這局比賽,被日本媒體稱為“血的戰鬥”,戰況的緊張,甚至讓聶衛平忘掉了下午吸氧的時間。這盤棋裡,有誤算,有緩手,但有的更多的,是雙方在各 自落後狀況下的竭力追趕,是如飛落子之下攻防的精彩紛呈。對於大竹,對於聶衛平,這當然超過了任何國內賽事決賽的重要性,那些冠軍,他們或許都已經記不清 到底得過多少了。而這一次,他們要承載的,是一個國家,萬千民眾期待的眼光。

比賽末段,大竹英雄挑起劫爭,但一向勝負感敏銳的他,卻錯過了最後一次獲勝的機會,面對能夠吃住黑棋三子的局面,大竹卻選擇了一手夾,將勝負的 主動權,拱手讓給了聶衛平。當這局320手,本屆擂臺賽最漫長的棋局終於結束,聶衛平2.5目獲得了勝利,將天方夜譚般的五連勝,變成了攥在手裡的現實。

凱旋的聶衛平

比賽結果傳到國內的時刻,從長安街邊的燈火,到普通人家的臥室,聶衛平帶來的驚喜,讓北京城再次走向沸騰,冷門專案的圍棋,在那些年月裡,借了 擂臺賽的東風,走進千家萬戶。這是中國圍棋歷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也是一個燦爛到再也無法追回的黃金時代,今日裡那些為了圍棋而投資的企業家們,正是當 年為了擂臺賽歡欣鼓舞的熱血青年。這是中國圍棋現代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在每一個人眼中,似乎接下來,便是稱雄世界,再無敵手。此刻回眸,那樣的旌旗翻 卷,姹紫嫣紅,竟然只持續了那麼短,就陷入了沉沉黑暗,像是流星,像是曇花,像是圍棋女神發出的,一聲沉沉的歎息。

那些最浩蕩的情懷,最熱血的年代,就此,像是被丟棄的情書,封存在了1987年那個春天還沒有被徹底融化的薄冰下,去期待未來的某個年月,能再次破土而出。

可時光不知道,圍棋也不知道,那年的春天,陽光正好,花和柳樹,也都開的溫柔。

聶衛平父子接受採訪

1987年中國圍棋大事錄:

1987年4月30日,聶衛平擊敗大竹英雄,中國獲得第二屆中日圍棋擂臺賽勝利。

1987年全國圍棋個人賽,馬曉春奪魁。

1987年新體育杯,俞斌3:2擊敗曹大元,獲得冠軍,開始嶄露頭角。

1987年3月12日,首屆中國圍棋天元戰在上海落幕,馬曉春2:1擊敗聶衛平,加冕“天元”。

(未完待續)

(謝天舒)

他已經不再是剛從山河農場走出時的熱血少年,也不再是那個挑戰陳祖德霸主位 置的圍棋天才,他的名字前面,已經可以被冠上“老將”的稱號,作為中國圍棋最後的屏障,守護著中國棋壇剛剛重新樹立起來的驕傲和尊嚴。

就像是雁門關外,風沙浩蕩,少年將軍們相繼敗陣,老將軍又重新披上鎧甲,執起刀槍,于朗朗長空之下立於陣前,向著來勢洶洶的敵將,喝出一聲,“來戰!”

1986年12月4日,北京深冬,朔風寒涼,黃昏登上燕山向北京城看去,華北平原一片坦蕩,古時遊牧民族一旦攻克此地,遼闊神州腹地,便再無險 可守。自宋以降,中華帝國的整個一千年,都在這裡,流淌成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靜寂間的大氣場,萬千棋局盡,依舊是小巷安寧,楊柳青青。開局時,聶衛平走的是 當時流行的“小林流”,上來便搶佔了三個角,而執白的片岡聰則是試圖構築大模樣,直至中午封盤,雙方依舊可以算是旗鼓相當,但是,隨著聶衛平在後半盤連續 的滲透,百步之後,局勢已然面目全非,雖然片岡聰在官子階段依舊使出了渾身解數,給聶衛平製造出了不少的麻煩,但聶衛平還是穩穩的守住了最後的勝利,也把 大竹英雄心目中將要終結擂臺賽的山城宏,請到了擂臺上來。

聶衛平與大竹英雄

和片岡聰一樣,山城宏也是出生於1958年,而相對於片岡聰,1987年,正是山城宏職業生涯最輝煌的一年,就在這一年裡,他擊敗了大竹英雄、 小林光一,連續第二年拿到了本因坊戰的挑戰權,當然,也順便成就了武宮正樹四連冠裡的中間兩冠。但是,從棋盤表現來看,山城宏面對聶衛平時,表現的似乎還 不如片岡聰。下至七十手,執白的聶衛平已經拿到了棋局的主動權,而山城巨集在局面落後的情況下挑起的戰鬥,也沒有拿到任何的好處,反倒是被聶衛平又便宜了幾 目,這是白棋教科書一般的大勝,聶衛平在棋局中所表現出的想像力,洞察力,以及在局面優勢的情況下穩穩收下勝利的能力,同時震驚著中國和日本的每一個棋 手。人們開始認識到,雖然從年齡來看,聶衛平已經不再處在自己的巔峰期,甚至在每一盤棋下到後半盤時,都需要通過吸氧的方式來保證自己的頭腦清醒,但是, 這位中國圍棋第一人,這位視圍棋如生命的棋士,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在圍棋上的前進步伐。

現在,站在聶衛平對面的,又變成了三個人,一敵三,看上去還是希望渺茫的局面,但是,那股所向披靡的精神氣,卻好像已經回到了中國一方。畢竟,這已經是聶衛平曾經見識過的場面了,又或者,在這樣的跨屆五連勝面前,又還有什麼事情,是聶衛平不能做到的呢。

“氣勢”,在體育比賽裡,一直都是相當重要的東西。熾烈的精神氣,堅韌的自信心,看上去虛無縹緲,但在實際的比賽進程裡,卻是價值千鈞。這畢竟 是人的比賽,而即使是在圍棋 這項世界上最難的遊戲中臻於絕巔的大國手們,也依舊有血有肉,在萬千賽事中鍛煉的有如鐵石的心臟,也總有震顫的刹那。當聶衛平拿下前兩局比賽之後,更緊張 的,其實已經變成了剩下的三位日本棋手,而聶衛平,則已經徹底進入了戰鬥的狀態,當火車經過熱海,經過兩年前他擊敗小林光一,開啟三連勝時的舊土地,豪情 澎湃的聶衛平已然難以抑制,他說,這是勝利的路線。是的,它過去是,而如今,也將繼續是。

日方三將,是接近四十歲的宿將酒井猛。有趣的是,酒井在擂臺賽之前,已經遠離正式比賽一段時間了,而他在日本棋壇也並沒有太顯赫的戰績,能夠入 選擂臺賽,更多的是因為他在面對中國棋手時總有上佳表現。但也正是這位看上去最容易對付的棋手,卻險些讓聶衛平含恨出局——從上一屆擂臺賽開始,聶衛平比 賽日的每個下午,都要去吸氧,可是,在面對酒井猛的這一局,聶衛平去吸氧前的一步隨手,卻釀成了酒井猛驚天逆轉的契機,本來完全的優勢局面,也徹徹底底葬 送殆盡。在後來回憶這一盤棋時,聶衛平表示,這盤七個半小時的對局,讓他在大冬天裡 ,也下的汗流浹背,他說,如果再下下去,就可能真的支持不住了,也許一小時也支持不住了。

像是更久時間以後的樣子,此刻的聶衛平,已經出現了容易出昏招的問題,但在這個時刻,他還是那個尚未完全走向衰老的戰士,這是上天給予的最好安 排,讓我們在英雄老去前最後的光陰裡,去看一看他能夠做到的事情。如果沒有了擂臺賽,我們能夠知道的,只是在世界大賽中的聶衛平,那該是多麼讓人遺憾的事 情呢。

酒井猛的逆轉最終在聶衛平的竭力支撐下化為泡影,而日本的兩位超一流,也終於到了下場挑擂的時刻。若以榮譽而言,作為副將的武宮,實際上要更高 一些,四連本因坊,傳世宇宙流,在日本乃至於整個世界,他都是一個圍棋時代當之無愧的代表。而除了藤澤秀行,武宮也是日本棋壇中對中國最為親近的一位,他 曾經說,日本太小了,和自己的棋風並不搭配,他更喜歡的是中國。磊落的話語和磅礴的棋風一起,勾勒出的是最真實的武宮正樹。在那個時代裡,他的棋局,也許 是最富有觀賞性的,無論是面對什麼樣的棋手,只要武宮在下,我們就可以期待屠龍的發生,四年前曹薰鉉一盤棋死掉的三條大龍殷鑒不遠,三年後十段戰上趙治勳 被殺的屍橫遍野也指日可待,同樣屠掉過無數大龍,一向被視為戰力無雙一如劊子手的加藤正夫,卻親口說武宮正樹才是戰鬥力最強的一位。那些恢宏的大模樣作 戰,讓人能夠想起的,是二千年前地中海畔凱撒麾下秩序井然的鋼鐵洪流。

年輕時代的武宮正樹

(如今的武宮正樹和聶衛平)

藤澤秀行說,這將是世紀性的一戰。不看棋局,僅僅是這樣的場合,這樣的人選,就已經對得起“世紀一戰”的名號了。

開局四連星,這是最武宮的下法,但聶衛平針對著武宮開局所應對的招式,卻讓武宮沒能舒舒服服的走出他的“宇宙流”,雖然依舊是白棋取實地,黑棋 取厚勢,武宮的棋局,卻沒能像以往一樣飛到天上,而更有些半飛不飛的意味。當黑99右下二路飛的要點沒能被武宮捕捉到,官子階段,聶衛平已然勝定。一年前 以為自己只需要拿著鞭子的大竹英雄,還是沒能實現自己的預言,棋力比起武宮並沒有任何優勢的他,在面對聶衛平時,勝負,也就確實變成了撲朔迷離的局面。

跟武宮正樹下指導棋的是誰?

其實,大竹英雄人如其名,是個極有英雄氣的棋士,木谷門下“大師兄”,如果僅僅是因為排序而得到這個名號,大概也不會得到諸多桀驁的同門師弟的 由衷尊重。他所說的“拿鞭子”,更多的是在從沒有和中國棋手交手的情況下,根據老情況而發出的推斷,當他真正的見識到了馬曉春、聶衛平等中國一流高手的棋 局,大竹也從沒有吝惜過對他們的讚揚。與其說是大竹狂妄自大,倒不如說,這位“美學棋士”,有的是天才脾氣與真性情。世界已經太過無趣了,如果連天才們都 溫良恭儉成書本裡的樣子,未免,也太讓人乏味了一些。

在比賽前,聶衛平見到了旅居日本多年的吳清源先生。吳清源說,假如你這次再贏了大竹,你就是世界第一了。這是思鄉多年,卻終究羈旅一生的老人, 向著他心中最驚豔的後輩傳出的接力棒,這兩位中國人,雖然際遇不同,生活迥異,卻一直都在做著一樣的事情,他們都在一遍又一遍的,擊敗著日本最頂尖的豪 強,證明著中國圍棋從不斷絕的光輝脈絡。

這局比賽,被日本媒體稱為“血的戰鬥”,戰況的緊張,甚至讓聶衛平忘掉了下午吸氧的時間。這盤棋裡,有誤算,有緩手,但有的更多的,是雙方在各 自落後狀況下的竭力追趕,是如飛落子之下攻防的精彩紛呈。對於大竹,對於聶衛平,這當然超過了任何國內賽事決賽的重要性,那些冠軍,他們或許都已經記不清 到底得過多少了。而這一次,他們要承載的,是一個國家,萬千民眾期待的眼光。

比賽末段,大竹英雄挑起劫爭,但一向勝負感敏銳的他,卻錯過了最後一次獲勝的機會,面對能夠吃住黑棋三子的局面,大竹卻選擇了一手夾,將勝負的 主動權,拱手讓給了聶衛平。當這局320手,本屆擂臺賽最漫長的棋局終於結束,聶衛平2.5目獲得了勝利,將天方夜譚般的五連勝,變成了攥在手裡的現實。

凱旋的聶衛平

比賽結果傳到國內的時刻,從長安街邊的燈火,到普通人家的臥室,聶衛平帶來的驚喜,讓北京城再次走向沸騰,冷門專案的圍棋,在那些年月裡,借了 擂臺賽的東風,走進千家萬戶。這是中國圍棋歷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也是一個燦爛到再也無法追回的黃金時代,今日裡那些為了圍棋而投資的企業家們,正是當 年為了擂臺賽歡欣鼓舞的熱血青年。這是中國圍棋現代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在每一個人眼中,似乎接下來,便是稱雄世界,再無敵手。此刻回眸,那樣的旌旗翻 卷,姹紫嫣紅,竟然只持續了那麼短,就陷入了沉沉黑暗,像是流星,像是曇花,像是圍棋女神發出的,一聲沉沉的歎息。

那些最浩蕩的情懷,最熱血的年代,就此,像是被丟棄的情書,封存在了1987年那個春天還沒有被徹底融化的薄冰下,去期待未來的某個年月,能再次破土而出。

可時光不知道,圍棋也不知道,那年的春天,陽光正好,花和柳樹,也都開的溫柔。

聶衛平父子接受採訪

1987年中國圍棋大事錄:

1987年4月30日,聶衛平擊敗大竹英雄,中國獲得第二屆中日圍棋擂臺賽勝利。

1987年全國圍棋個人賽,馬曉春奪魁。

1987年新體育杯,俞斌3:2擊敗曹大元,獲得冠軍,開始嶄露頭角。

1987年3月12日,首屆中國圍棋天元戰在上海落幕,馬曉春2:1擊敗聶衛平,加冕“天元”。

(未完待續)

(謝天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