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民稻田裡養殖生態的“它”每月喂6次蚯蚓,3個月就會有收穫!

現在正值春季, 俗語說一年之計在於春, 應該就是說只有春季有了播種才會有秋季的收穫, 眼下農民朋友正忙碌的春耕生產, 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創造更多的財富也是每一個農民的願望。

來自河南駐馬店的農民張大哥的稻田和我們看到的普通稻田不一樣, 因為他們家稻田四周都都不插稻, 原來他要在稻田裡還要放養生態的“它”。

農民大哥在種好稻子的四周放養的就是泥鰍, 養在稻田裡的這種泥鰍, 叫稻鰍, 跟精養池裡的大泥鰍一比較, 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大泥鰍上市的時候體長要在20釐米左右, 稻鰍上市的時候體長只有十三四釐米, 稻鰍偏精瘦, 而大泥鰍看起來比較肥胖。

泥鰍苗放養之後, 為了泥鰍能快速成長從而達到收穫, 因泥鰍的最愛是蚯蚓, 農民每月都會往這些泥鰍養殖區放蚯蚓, 一個月放6次, 這樣泥鰍苗只需要3個月就會長大。

到了收稻子的季節, 就意味著農民養殖的泥鰍也可以有收穫了, 瞧農民張大哥上午放在稻田裡的網下午就有這麼多收穫。

這一網撈的不少啊, 這麼大的臉盆都裝滿了, 目測最少也有20斤吧。

農民養殖的這種生態泥鰍比市場泥鰍貴, 一斤達到20元, 張大哥花2000塊錢購買了50斤泥鰍苗在稻田周圍放養了, 短短3個月就有十幾倍的收益, 如今他可收穫500多斤的泥鰍, 也就是有10000塊錢減去成本費3000塊純收入有7000塊了, 沒花什麼時間精力短短3個月既有稻子收又有泥鰍收, 可謂是雙豐收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