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成都將新開45個購物中心?回歸線下或成零售業新風口

4月18日下午, 2017成都商業零售業發展論壇在成都龍之夢大酒店舉行, 在這次行業大會上, 身為主辦方的四川省商業地產聯盟、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發佈了《2016-2017成都零售業發展報告》。 該報告不僅統計發佈了2016-2017成都零售業的多個相關資料, 並且對行業趨勢也進行了分析與展望。

數據:商業項目達151個 2017將新開45個購物中心

據四川省商業地產聯盟、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的相關資料統計顯示, 2016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316億元。 成都GDP全國第8位, 在省會城市中位列第二。 截至2017年4月, 成都市商業綜合體及購物中心的數量達151個,

其中高新區及天府新區有31個, 居各城區之首。

報告中提到2017年成都擬新開業購物中心45個, 其中成華區就占11個。 不過, 需要提醒的是, 從過去三年成都市場的商業專案入市情況(2014年11個、2015年6個、2016年11個)來看, 2017年將新開業的45個購物中心, 變現率會有多高仍是未知數。

報告還指出, 2016年至2017年初, 成都已有6家百貨、4家超市、2家快時尚品牌中國最大旗艦店相繼關閉……此外, 全球零售品牌50強中, 有14個落戶成都, 包括了亞馬遜、阿裡巴巴、京東、宜家、沃爾瑪、家樂福、歐尚、麥德龍、蘇寧等等。

趨勢:網路零售增速放緩 新消費引發全管道發展

報告中還提及, 在新零售概念出現之前, 網路零售的增速已經出現放緩跡象。 實際上, 從很大程度上而言, “新零售”的概念是由“新消費”引發的。 可以這麼說, 消費的不斷改變, 促使了零售商業的不斷更新。 那麼, 新消費究竟有哪些“改變”?

首先是消費主體的改變,

即消費結構的多元化。 如今的消費結構的主體和中堅力量, 逐漸地從60後、70後變成80後、90後甚至00後。 前者(60後、70後)代表的是傳統式消費模式, 這個群體的消費需求在於渴望擁有商品, 完成購買活動;而後者(80後、90後)更重視消費體驗的過程, 並且樂於分享。

其次是消費導向與消費行為的改變。 消費導向改變簡言之就是, 從“感性認知”到“理性購買”的轉變。 而消費行為的改變則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消費者主權時代的來臨, 以往的“被動接受”已然變成了“主動要求”, 消費者開始提出想法並主動尋找答案。

最後是消費占比以及支付方式的改變。 不難發現, 在消費占比層面, 女性消費不再佔據壓倒性優勢, 男性消費正在復興,

兒童乃至家庭的消費占比也在逐步擴大。 另一方面, 支付方式的改變也成為了重大的消費行為變革, 伴隨著多個線上支付管道的盛行, 如今的消費者出門已經不用帶錢包, 現金交易量正在迅速減少。

正是基於消費的種種改變, 全管道已經是大勢所趨。 正所謂, 沒有落伍的行業, 只有落伍的企業。 更重要的是, 除了不斷地“前行”, 還得記住“回歸”, 互聯網紅利消退的背後是人們回歸線下, 回歸真實體驗的新趨勢, 而這, 或許正是零售業未來發展的新風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