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資本密集加持推動便利店“大躍進”

長江商報消息 便利店擴張成風口, 紅杉資本、天圖資本、斑馬資本等紛紛入局

□本報記者沈右榮

在武漢一條並不繁華但毗鄰社區的街道上, 一個經營面積不足50平米的小門店, 裝修工人正將“可多便利店”的牌子釘在門楣上。

近段時間, 如此類似的便利店如雨後春筍般擴張, 而可多便利店的擴張只是一個縮影。

實際上, 不只是在武漢, 在北京、上海、長沙等全國多個地方, 便利店擴張亦成瘋狂之勢, 其風頭比肩共用單車。 而長江商報記者發現, 便利店大肆擴張的背後是各路資本的湧入。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

目前已有紅杉資本、天圖資本、斑馬資本等眾多資本入局, 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甚至放出豪言, 未來5年在中國開百萬家便利店。 此外, 中百集團、卓爾集團等眾多上市公司均已涉足便利店。

不過, 有業內人士直言, 衝動之下的便利店擴張藏有風險, 目前來看, 多數便利店並不賺錢。

短短500米街道3家便利店紮堆

忽如一夜春風來, 原本不為人所關注的便利店正呈現遍地開花之勢。

昨日下午, 在武漢漢口統建大江園社區旁邊的商業街, 一家可多便利店正式開門迎客。

公開資料顯示, 截至目前, 創立於1999年的武漢本土老牌便利店可多門店數量突破400家。

可多相關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 本月15日, 可多召開了招商會, 擬在未來三年內將門店數量擴充1000家,

而今年計畫開店180家。

實際上, 不只是可多在瘋狂開店, 蒙牛集團創始人牛根生、仟吉創始人陸偉等參與的Today便利店也計畫門店數量在今年超過400家。

長江商報記者探訪發現, 在武漢三鎮街頭, 中百羅森、Today、可多、七加、好佳、慕臣、天富、快七等便利店隨處可見。 在漢口長港路, 就有七加、Today、芙蓉興盛等多家便利店紮堆。 在500米的街道上, 有3家便利店聚集, 而一些服務社區的小百貨店也紛紛改名為便利店。

記者梳理發現, 武漢街頭的便利店主要有三類, 即以國資控股的中百集團為首的便利店, 如中百好邦、中百羅森(中百與日本株式會社羅森公司牽手);本地民營資本設立的便利店, 如可多、快七、七加等;以Today為首的便利店屬於外地品牌。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發佈的“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顯示, 2015年, 武漢便利店數量增長高居全國第二位, 武漢正在成為一座便利店之城。

業內人士分析, 便利店的發展與經濟環境息息相關, 從發達國家經驗看, 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 便利店行業會進入增長爆發期。 根據2016年資料, 在湖北省, 武漢、宜昌、鄂州等地人均GDP均已超過1萬美元, 行業將呈現井噴式增長。

此外, 從密度來看, 2015年, 武漢平均約每1.2萬人共用1家便利店, 對比臺灣地區的每2300人就有1家, 仍存在較大佈局空間。

其實, 不只是華中武漢, 在北京、上海、長沙等全國多個城市, 便利店已經遍地開花。

公開資料顯示, 上月, 一家名為“便利蜂”的便利店在北京中關村蘇州街附近密集出現,

五店同開。 順豐等物流公司也紛紛開設便利店。

Today便利店官網透露, 2015年, 每天都有3家新的便利店誕生, 這個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發。

對此, 業內人士表示, 去年下半年開始, 便利店開張的速度明顯提升。

便利店擴張背後各路資本“跑馬圈地”

作為消滅最後一公里的便利店, 在其瘋狂擴張的背後, 是各路資本跑馬圈地。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統計發現, Today的擴張, 除了聚集了牛根生等知名企業家外, 還有紅杉資本的參與。 2014年, 紅杉資本投入5500萬元。

上述的便利蜂便利店, 先後獲得4輪融資, 估值一度超過10億美元。 今年2月, 中商惠民戰略投資並控股便利蜂, 去哪兒網創始人莊辰超創辦的斑馬資本為其注入3億美元。

或為吸引用戶及投資者, 一些便利店紛紛曬出其融資情況, 如“愛便利”宣佈獲得億元融資、“宅可便利店”成功眾籌融資百萬元、校園O2O便利店“門口頭”獲1000萬元融資、便利店O2O平臺59store獲3000萬元等。

在資本市場, 一些公司也紛紛進軍便利店。

在A股市場, 偏安于四川成都的紅旗連鎖是目前唯一一家便利店上市公司。 資料顯示, 紅旗連鎖2012年在中小板掛牌, 近4年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1.5億元左右徘徊。

此外, 天虹商場、中百集團、天虹商場等公司均已佈局便利店。

港股公司卓爾集團相關人士此前曾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 將在全國範圍內開1000家便利店。

“無法與便利店抗衡, 就與它合作。 ”劉強東曾這樣解釋為何要開設便利店。 本月10日, 他宣佈推出百萬京東便利店計畫,未來5年,京東將在全國開設超過一百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一半在農村。

“需要物流支撐,否則很難做大”

搶佔社區地盤的便利店,其商業衝動之下亦存隱憂。

可多便利店相關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便利店需要物流支撐,否則很難做大,也走不遠。

業內人士表示,便利店要想盈利,地段和特色商品服務最為重要。而在電商時代,便利店除了提供便捷的服務外,還需要靠特色商品、個性化商品及服務吸納客戶。如果仍然是夫妻店、小作坊,或者逐級分銷的粗放型形式發展,不僅效率較低,而且很難有發展。

有資料顯示,目前,國內便利店已達到9萬家,其中一半是加油站便利店,另一半就是位於居民區或者商業區的便利商店。全國已經入駐口碑的便利店數量接近4萬家。

不過,數量近10萬家的便利店整體盈利能力較弱,多數處於盈虧平衡線,甚至虧損。

“房租、開店成本,價格戰……”昨日下午,武漢一家便利店負責人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處於擴張之際,大部分便利店試圖通過做大規模吸引資本進入,自身基本上是虧損。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南昌天虹微喔便利店18家門店集體關門。天虹微喔便利店由A股公司天虹商場與南昌市政公用集團共同投資設立,先期投資5000萬元組建,2015年9月開門營業。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一旦有大規模資金介入並整合資源,便利店市場就有了想像空間,盈利點或不在便利店本身。

Today表示,未來盈利點將擴大至更多的增值服務,如供應鏈金融、洗衣、送花都可以通過最後一公里的社區小店來完成。

他宣佈推出百萬京東便利店計畫,未來5年,京東將在全國開設超過一百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一半在農村。

“需要物流支撐,否則很難做大”

搶佔社區地盤的便利店,其商業衝動之下亦存隱憂。

可多便利店相關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便利店需要物流支撐,否則很難做大,也走不遠。

業內人士表示,便利店要想盈利,地段和特色商品服務最為重要。而在電商時代,便利店除了提供便捷的服務外,還需要靠特色商品、個性化商品及服務吸納客戶。如果仍然是夫妻店、小作坊,或者逐級分銷的粗放型形式發展,不僅效率較低,而且很難有發展。

有資料顯示,目前,國內便利店已達到9萬家,其中一半是加油站便利店,另一半就是位於居民區或者商業區的便利商店。全國已經入駐口碑的便利店數量接近4萬家。

不過,數量近10萬家的便利店整體盈利能力較弱,多數處於盈虧平衡線,甚至虧損。

“房租、開店成本,價格戰……”昨日下午,武漢一家便利店負責人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處於擴張之際,大部分便利店試圖通過做大規模吸引資本進入,自身基本上是虧損。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南昌天虹微喔便利店18家門店集體關門。天虹微喔便利店由A股公司天虹商場與南昌市政公用集團共同投資設立,先期投資5000萬元組建,2015年9月開門營業。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一旦有大規模資金介入並整合資源,便利店市場就有了想像空間,盈利點或不在便利店本身。

Today表示,未來盈利點將擴大至更多的增值服務,如供應鏈金融、洗衣、送花都可以通過最後一公里的社區小店來完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