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明代山水畫

明代為中國山水畫最為鼎盛的時期,

畫派之多樣、畫法之新變,

超過了宋元兩代,

更為明後的中國山水畫創作開闢了新道路。

無怪乎人們都說,

看中國山水畫就要看明代!

下面帶來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賞析,

各位大可一飽眼福!

1、《華山圖冊》

明 王履 紙本設色 縱34.6釐米 橫50.6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藏

王履(1332—?), 字安道, 號畸叟, 又號抱孤老, 江蘇昆山人。 《華山圖冊》是王履采藥關陝,

遊歷華山後, 經過多年的苦心構思和慘澹經營所創作的。 全冊共66幀正頁, 計圖40幅。

《華山圖冊》局部

此圖冊頁繪華岳諸峰奇景, 真實而又全面地再現了西嶽華山“秀拔之神、雄特之觀”的自然變化之妙, 並塑造出類如險峻、蒼茫、空曠、幽深、秀麗、壯偉等各異其趣的意境。

筆力剛勁挺拔、渾厚沉著、墨氣明潤, 濃淡虛實相生。

2、《秋林草亭圖》

明 徐賁 軸 紙本設色 縱99.6釐米 橫26.5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寫江南秋景山水, 全畫構圖平穩, 筆墨清潤, 山石作披麻皴, 剛柔相濟, 樹枝樹葉鉤點結合, 追求筆墨的韻味, 可明顯看出董源、巨然的筆墨意趣。

《峰下醉吟圖》

明 徐賁 紙本設色 縱63.9釐米 橫32釐米 無錫市博物館藏

此圖畫群峰突起, 清麗多姿, 樹木蔥蘢, 是一處遠離鬧市的幽靜山水勝景。 此畫筆墨秀潤素雅, 山石作披麻皴, 皴擦並用, 樹木枝葉鉤點結合, 亭台、茅舍用線橫直、長短富於變化。

《隱居圖》

明 王紱 絹本墨色 縱141.7釐米 橫70.7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寫文人隱居山林之情景。 左部山峰高大險峻, 山下樹木蒼鬱蔥蘢, 山腳下是一片寬闊水面, 微波蕩漾, 遠方山水平靜, 秀潤幽雅。

《北京八景圖》

明 王紱 卷 紙本墨筆

《北京八景圖》共八幅,各自獨立,每幅景名依次為《金台夕照》、《太液清波》、《環島卷雲》、《玉泉垂虹》、《居庸疊翠》、《薊門煙樹》、《盧溝曉月》、《西山霽雪》。凡屋舍、橋亭、人物、煙雲、流水、無不精緻有神;整個作品風韻別致,有宋元山水畫的遺意。

明 王紱 卷 紙本墨筆

《北京八景圖》共八幅,各自獨立,每幅景名依次為《金台夕照》、《太液清波》、《環島卷雲》、《玉泉垂虹》、《居庸疊翠》、《薊門煙樹》、《盧溝曉月》、《西山霽雪》。凡屋舍、橋亭、人物、煙雲、流水、無不精緻有神;整個作品風韻別致,有宋元山水畫的遺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