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魚我所欲也——吃魚遊記

一個能下得了廚房的美食家, 我想最低應該掌握20種以上的做魚方法, 記得有一次做客, 朋友專門下廚做了一桌魚宴, 計有4道菜, 皆魚。 但讓人有些失望的是, 竟都是燉魚。

開胃酸菜魚鍋、大連渤海帶魚鍋、深海鮁魚一品鍋、滋補高湯鯽魚鍋。 雖然知道朋友的燉功了得, 卻不想竟然能燉出如此五花八門, 開胃的、鮮味足的、肉質多的、養生的都齊全了, 應了那個“滿漢全席”了。

再看鍋中配菜, 多以豆腐、土豆、西藍花、香菇為主, 每種菜也有不同的口感, 竟讓我有些遐想連篇, 不過青菜配海鮮, 味道剛剛適中。

這些魚鍋都是用鐵鍋燉的, 黝黑的鐵鍋乾淨鋥亮, 能看得出每天都在使用, 我想, 魚鍋中湯的鮮美程度指定少不了這口鐵鍋的一份功勞。

吃燉菜還得向北方學習, 配上點粗糧麵點再好不過了。 但朋友卻執意將扯面下進去, 說熱乎的麵條也是別有風味, 這讓我想起了從前在蟠桃嶼玩, 吃農民農家樂的場景。 鐵鍋可能是農村特有的標識, 滿滿都是一份淳樸的熱情。

“核桃肉”比魚肉好吃, 魚雜比“核桃肉”好吃, 其有明目功能, 我吃魚雜還有保養眼睛的思想。 在多數朋友都下筷吃魚身時, 我還是另類, 選擇吃魚臉魚嘴,

嫩如豬腦, 還是滑溜。

帶魚說是從渤海撈上來的, 所以乾脆起名叫渤海帶魚鍋。 把帶魚簡單滑冰後, 便簡單地砍成幾段, 頭尾用油略煎, 投盒裝豆腐煮湯, 中段紅燒, 謂之一魚兩吃。 爆魚片鮮嫩柔滑, 如是搭配紅綠辣椒絲以及金黃色的薑絲, 其色亦佳。

說起喝湯, 就得選擇鯽魚, 記得從前上學, 校外郊區有那麼一家東北農家菜館, 鯽魚湯是逢場必點, 濃郁的白湯不談不咸, 鮮味形成了香味, 讓我和同學爭相去搶。 如今湯還是如此鮮美, 卻沒有了同學陪伴, 有點“物是人非”的淒涼。

肉多的鮁魚應該比較好上口, 也確實如此。 北方人常用鮁魚做水餃, 在於肉能入口即化。 鮁魚鍋也是帶有其他海鮮的, 貝殼類和節肢類, 似乎都不影響鮁魚的鮮美。 鮁魚的口感和味道是獨樹一幟的。

燒杯小酒, 微酌, 然後大動筷子, 酣暢淋漓, 如此這般, 談及古今中外天下大事小情, 甚是熱鬧。

後來, 朋友要開一家餐館, 取名為“湖凸鮮”, 因為朋友日常做事總是馬虎, 很是糊塗。

“湖凸鮮”這名雖好, 只是我覺得, 朋友在做菜上一點也不馬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