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只是豬,今年一季度還有哪些農產品“跌跌不休”

4月24日, 農業部舉行新聞發佈會, 通報一季度重點農產品(9.48 -2.27%,買入)市場運行情況。 今年一季度, 我國“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07.47(以2015年為100), 同比下降12.04個點。 從“200指數”看, 農產品市場運行呈現蔬菜、豬肉價格逐月下跌, 禽肉價格較大幅度下降等特點。 農產品價格下跌, 你家“菜籃子”輕鬆了多少?

一季度農產品價格全面走弱

【農業部預計蔬菜價格仍將回落】一季度農業市場價格延續了去年走弱的趨勢。 據農業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司長唐珂介紹, “‘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08.42, 同比低14.22個點;“水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08.90, 同比低2.85個點。

從“200指數”運行情況來看, 一季度我國農產品市場運行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蔬菜價格總體下降, 但仍處於近年同期水準。 二是肉類價格小幅回落, 但仍處於近年同期高位。 據農業部對580個蔬菜重點縣監測預示, 今後兩到三個月蔬菜供應將持續增加, 蔬菜價格預計將繼續呈季節性回落態勢。

【東北地區累計收購玉米總量同比驟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玉米首當其衝。 目前玉米、小麥和水稻三種農產品供給過剩, 其中玉米庫存最大, 過剩情況最為突出。 據國家糧食局資料, 截至4月23日, 東北地區累計收購玉米9953.3萬噸, 同比減少4831.6萬噸;與2013、2014兩年同期平均收購量相比, 減少435萬噸;中儲糧、中糧、中航三家央企累計收購3056.2萬噸, 占總收購量的30.7%。

在價格方面, 農業部監測東北農戶地頭出售價格同比跌幅超過20%, 今年1月下旬到2月下旬價格最低跌至每斤0.63元左右(14%水分), 但3月份以來價格有所回升, 截至4月21日, 東北農戶玉米出售價每斤0.68元, 比3月初上漲了5.7%。

部分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誰最“受傷”?

農產品市場一頭連著生產者, 一頭連著消費者, 既事關生產者收入多寡, 又事關消費者承受能力。 從“蒜你狠”謝幕到“蒜你賤”登場, 無論是“菜賤傷農”還是“菜貴傷民”, 農產品價格“過山車”一樣地波動, 導致的結果究竟誰最“受傷”?

【影響農業生產者收入】作為最大的民生話題, 農產品價格一旦過度下跌, 生產者收入勢必受到影響, 給農民增收難題、“三農”問題的破解帶來難度。 部分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可避免, 農戶只能根據上一個週期的市場行情來安排下一個週期的生產計畫, 陷“追漲殺跌”怪圈。

【影響消費者生活成本】部分農產品價格過度上漲勢必增加消費者不合理的食品支出負擔, 如果農產品和食品價格上漲幅度過大, 恩格爾係數降不下來, 居民生活品質不能改善。 當然部分農產品價格過度下跌也有可能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由於價格低廉, 部分消費者可能會大量購買囤積, 農產品特別是鮮活農產品可儲性差, 超過保質期的農產品就會作為垃圾被處理掉。

【影響社會穩定】民以食為天。 農產品作為生活必需品, 一直存在著剛性需求, 價格暴跌暴漲對中低收入階層的基本生活造成困難,

有可能導致社會的不安乃至動盪。 諸如2016年, 糧食價格下跌, 畝均收益下降, 對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產生了較為不利的影響, 同時, 糧食種植收益下降也會影響種糧積極性, 給國家糧食安全帶來隱患。

農產品價格緣何暴跌暴漲?

從“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蔥擊波”, 到今年3月份禽蛋均價已跌至近8年低點, 農產品價格可謂波動不斷。

【農產品市場運行的基本特徵】經濟學用所謂的“蛛網理論”來解釋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客觀必然性。 考慮到當前農產品價格會影響到農業生產決策, 但是由於生物的生長週期, 當前的農產品價格只能影響下一個收穫週期的農產品供給。 這樣, 農產品價格對供給調節具有明顯的滯後性,

從而帶來農產品價格的週期性波動。

【跟風式生產導致供需失衡】當前小規模生產仍是我國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主體, 農產品一家一戶的小生產難以適應千變萬化的全國性大市場, 分散經營的農戶無法及時、準確、充分地掌握市場供求資訊。 資訊不對稱, 農民盲目擴大種植面積導致供需失衡就是原因之一。

農產品價格週期性反復如何求解?

雖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 農產品價格有漲有跌屬正常現象, 但價格過大幅度波動, 則會影響產業的正常秩序, 影響生產安排。 農產品價格週期性反復, 如何才能讓農場品價格走出暴漲暴跌的怪圈呢?

【推動農產品價格市場化改革】首先, 政府的調控監管應當統籌兼顧, 推動三農供給側改革, 加大對物價特別是農產品物價宏觀調控的力度,再加上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的作用,對農產品應建立好合理的動態庫存,並採用市場化手段進行調控,對於中間環節的“炒作”監管也需儘快完善,以防出現價格大起大落現象。

【實現資訊共用】《西安晚報》報導認為,必須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市場訊息發佈平臺,充分發揮政府部門、仲介組織、龍頭企業等多方面的作用,探索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資訊發佈工作,為農民提供準確的市場供求資訊,引導其根據市場需要來安排生產,按照供需關係的變化適時作出調整。

【加強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人民日報》文章則認為,防止農產品暴漲暴跌,最根本的還是從生產角度穩定市場。應加大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和科技水準。鼓勵農民“抱團”建立專業合作社,發揮規模生產的優勢,增強議價能力和市場風險承受能力。

加大對物價特別是農產品物價宏觀調控的力度,再加上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的作用,對農產品應建立好合理的動態庫存,並採用市場化手段進行調控,對於中間環節的“炒作”監管也需儘快完善,以防出現價格大起大落現象。

【實現資訊共用】《西安晚報》報導認為,必須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市場訊息發佈平臺,充分發揮政府部門、仲介組織、龍頭企業等多方面的作用,探索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資訊發佈工作,為農民提供準確的市場供求資訊,引導其根據市場需要來安排生產,按照供需關係的變化適時作出調整。

【加強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人民日報》文章則認為,防止農產品暴漲暴跌,最根本的還是從生產角度穩定市場。應加大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和科技水準。鼓勵農民“抱團”建立專業合作社,發揮規模生產的優勢,增強議價能力和市場風險承受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