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港工匠——記“河北大工匠”、河北港口集團職工張海波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 蘇月 李鵬雲)在第67個全國“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 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河北港口集團職工張海波又榮膺2017年度“河北大工匠”稱號, 成為當之無愧的“大港工匠”。

當選為全國勞模以來, 他的技改之路從未停歇, 2015年完成創新技改項目23項、2016年完成技改專案12項……其中“散糧——帶斗門機通訊設計安裝”專案節約經費支出113萬元, “散糧筒倉除塵器改造”節約改造經費300萬元, 一舉消除了一直困擾著散糧站的安全隱患。

面對如此豐碩的成果, 張海波並沒有覺得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成績,

他只是笑笑:“勞模勞模, 不比別人勞動得多怎麼能叫勞模, 利用掌握的知識為公司排憂解難, 才能體現我身為勞模的意義。 ”

潛心修志解難題

訥於言而敏于行的張海波, 只有說起他心愛的設備, 才會變得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他告訴記者:“散糧筒倉的設計作業物件是大麥, 後來因為公司貨類結構變化調整為大豆, 原有除塵器設備的機械結構就不符合作業需要了。 ”

在身為A1級防火單位的雜貨公司, 除塵器是散糧筒倉安全作業、防止燃爆的衛士, 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況且更換貨類後, 還經常發生除塵器堵死的情況。 這個心頭大患讓張海波如鯁在喉、夜不能寐, 他緊鑼密鼓地開始了現場勘查。

這一勘察, 問題浮出了水面:多數除塵器的機械結構和過濾布帶由於服役年頭過長都已經損壞。

若是因此整體更換設備, 那麼30台除塵器至少要耗資600萬。 望著預算表上的巨額數位, 張海波更加堅定自主維修的決心。

他扛起改造總協調的擔子, 帶領由設計科主管工程師、技術組技術員和機場施工設計人員共12人組成的技術團隊開始除塵器安全系統改造。 為了搶抓進度, 張海波組建了除塵器改造QQ群, 3個月裡和組員們沒白沒黑地討論解決方案。 經過精細的前期論證和準備, 技術團隊最終敲定了改造方案:重新設計安裝機械反吹、排塵系統, 通過對筒倉內壁塗層進行精細化處理, 減少粉塵掛壁現象的發生, 並加大設備除塵器排塵能力, 優化降塵室排塵工藝,

防止堵塞現象。

有了正確有效的方式, 改造過程進行得非常順利, 不但保證了今年春節前的重載卸船試車, 為河北港口集團化解了生產壓力, 還為雜貨公司節省改造費每台10萬元、總共300萬元。

以一當百除隱患

互聯網技術將各家各戶的PC機通過一條固定線路輸送到終端。 張海波說, 試想, 如果每台電腦都有一根導線通向終端, 雜亂的線纜就要佔據很大生活空間, 散糧站的控制電纜就面臨這樣的問題。

散糧筒倉的控制站對倉底每個關鍵部件發出指令都需要通過一條專用線路, 因此現場長短不一的電纜總數目達到四五百根之多。 張海波帶領工作人員進行倉底控制電纜性能排查時發現, 部分電纜存在安全隱患,

影響散糧筒倉控制系統的穩定性。 然而無論是更換、拆除或標號, 都意味著巨大的工作量, 系統安全運行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為了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張海波決定對倉底控制系統進行改造:不更換原有控制電纜, 而是用一根光纖作為匯流排連接所有受控終端, 智慧遠端站通過匯流排與各零部件進行資訊交換, 可謂“以一當百”。

張海波說:“這次改造意味著要更新全部主動力線, 大量位址需要重新編寫, PLC程式修改量也十分巨大, 但完成後智慧遠端站便可四兩撥千斤, 不僅省去了更換電纜費用、節省了導線, 今後維護也更加方便。 ”他寥寥數語說明了改造帶來的便捷性與高效益, 卻不願詳細敘說他和他的團隊那些沒日沒夜編寫位址、修改程式的日子。

他說, 這些辛苦是一名技術人員必須的“修行”, 是成為一名技術行家的必經之路。

風物長宜放眼量

採訪中, 張海波指著一個僅有半個巴掌大小的圓柱體告訴記者, 這就是他多次提起的散糧速度感測器, 被裝置在刮板機、鬥提機等很多重要設備端部。 別看它身材小, 卻著實起著大作用, 能夠準確檢測糧食設備尾軸轉速。 當檢測速度低於額定轉速, 意味著糧食輸送設備發生了斷鏈或者重載情況, 需馬上進行現場勘查和維修, 以免引起機械損壞, 產生更大損失。

今年1月份, 張海波作業時發現, 現有的速度感測器由於長期工作, 外殼老化導致密封不嚴, 下雨時總會因漏水致使感測器頻繁損壞, 加之老式感測器工作電壓為220V,信號傳輸為24V,兩條線路並行,一旦下雨漏水引起串聯,24V傳輸線所連接的工具模組就會全部燒毀,不僅影響正常生產進度帶來經濟損失,還會造成不小的安全隱患,頻繁的維修任務也牽制了大量人力資源。

張海波立即帶領團隊開始現場勘察與論證。有人提建議說,這個工作簡單,只要把感測器更換成防護等級高的就可以了。張海波並不以為然,他認為凡是涉及效益和安全的問題都要為長遠考慮,從根源上解決,做到萬無一失。他制定了雙管齊下的方案,即一方面採用防護等級高、壽命長的一體化IP67防護等級接近感測器代替原檢測裝置,另一方面將電源電壓從220V徹底改成直流24V,再製作一組繼電器組,將現場傳回的24V信號轉換成220V信號傳輸至IO模組實現信號傳輸,避免了串線的可能性。改造全部完成後,3年內雜貨公司無需維護速度感測器。這一舉措為公司節約原感測器套件60套,節約資金總計18.9萬元。

從前的張海波白天爬設備,晚上啃書本,從一名職高畢業的普通電工,成長為兼跨軟硬體兩個領域的電氣控制專家。現在的張海波依舊白天爬設備,晚上鑽難題,讓散糧站的老舊設備重現生機並保持行業領先水準。紛至遝來的榮譽,不會使他迷失方向,反而讓他更認清了自己肩負的使命,那就是不斷進取,開拓創新,用汗水描繪港口工匠的人生畫卷。

加之老式感測器工作電壓為220V,信號傳輸為24V,兩條線路並行,一旦下雨漏水引起串聯,24V傳輸線所連接的工具模組就會全部燒毀,不僅影響正常生產進度帶來經濟損失,還會造成不小的安全隱患,頻繁的維修任務也牽制了大量人力資源。

張海波立即帶領團隊開始現場勘察與論證。有人提建議說,這個工作簡單,只要把感測器更換成防護等級高的就可以了。張海波並不以為然,他認為凡是涉及效益和安全的問題都要為長遠考慮,從根源上解決,做到萬無一失。他制定了雙管齊下的方案,即一方面採用防護等級高、壽命長的一體化IP67防護等級接近感測器代替原檢測裝置,另一方面將電源電壓從220V徹底改成直流24V,再製作一組繼電器組,將現場傳回的24V信號轉換成220V信號傳輸至IO模組實現信號傳輸,避免了串線的可能性。改造全部完成後,3年內雜貨公司無需維護速度感測器。這一舉措為公司節約原感測器套件60套,節約資金總計18.9萬元。

從前的張海波白天爬設備,晚上啃書本,從一名職高畢業的普通電工,成長為兼跨軟硬體兩個領域的電氣控制專家。現在的張海波依舊白天爬設備,晚上鑽難題,讓散糧站的老舊設備重現生機並保持行業領先水準。紛至遝來的榮譽,不會使他迷失方向,反而讓他更認清了自己肩負的使命,那就是不斷進取,開拓創新,用汗水描繪港口工匠的人生畫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