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美食故事——中二患者與薯條小吃

“中二病”一詞源於日本, “中二”即初中二年級的意思。 顧名思義, “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為是的思想、行動和價值觀。

在動漫《中二病也要談戀愛》這部動漫裡, 作者很好地描摹了中二患者的心理變化和細膩情感, 並表示出:“人這一生都是有‘中二病’的”, 關鍵是要學會從挫敗中成長、成熟。

今天要講的是, 一個瘋狂喜歡吃馬鈴薯的中二病患者小王的故事。

馬鈴薯是一種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食物, 擁有豐富的澱粉(還是那種不易增胖的澱粉), 口感根據烹飪方式和溫度的不同有所變化, 是一種非常好的食材。 那麼為什麼說小王是中二病患者呢?

馬鈴薯

昨天為止還只看週刊少年志的傢伙, 突然之間開始閱讀英語原版書籍。 明明還無法理解咖啡的苦味, 卻堅持要買黑咖啡。 深信自己擁有某種特別的力量, 深陷超自然系中不能自拔...而小王的中二病則是, 明明可以正常吃馬鈴薯, 他卻非要每天變著花樣地吃, 並堅信只有把馬鈴薯供奉好, 才能對得起大地。

形狀不好的馬鈴薯堅決不吃、稍微帶有表皮的馬鈴薯堅決不吃、沒有盛放在餐具裡的馬鈴薯堅決不吃、昨天吃過的樣式今天堅決不吃、調味單調的馬鈴薯再美味也不吃...這種現象的確可以稱為是中二病!

每一個中二病患者都會慢慢成長, 走向成熟, 關鍵是能否遇到改變你的人或事物。

馬格修斯是一位比利時人, 專注於薯條餐品研發, 此次來中國尋找製作特色薯條的靈感。

或許談起薯條我們都會想到美國, 但其實早在1680年的時候, 薯條就誕生在比利時了。

薯條

馬格修斯追求馬鈴薯的奇特烹飪方式, 小王則把烹飪馬鈴薯作為神聖的使命, 如此這般, 兩人相遇。 一個四五十歲的國外大叔, 一個中學二年級的學生, 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 二者用“畫畫”這種方式來交流。

常年中二的小王對馬鈴薯有著很獨特的想法, 而作為專職研究馬鈴薯料理的馬格修斯則能輕鬆製作出各種樣式的餐品。

中二病的那份“自以為是”讓小王敢於提出建議, 於是乎馬格修斯在醬料口味、馬鈴薯形狀、烹飪方式、溫度上不斷改進, 碩果累累。

酥脆的大薯條淋上霜淇淋, 創造出了吉事果;把馬鈴薯先小烤一下, 在進行油炸, 變成酥脆的薯角;把好心情寄託在馬鈴薯上,

用心雕刻, 轟炸出可愛的笑臉薯。

中國鴛鴦薯球

奇異果吉事果

星星月亮薯餅

薯條一定要搭配不同醬料:日式青芥、韓國泡菜醬、奶香芝士、夏威夷沙拉、番茄沙司...

法蘭西沙拉薯條

後來馬格修斯在中國開了一家薯條店,他認為這個店的成功有一半是小王的功勞,所以選擇開在中國,並使用了小王最喜歡的畫最為形象——卡通馬鈴薯人物,名字為“薯逗”

(本故事純屬虛構)

薯逗薯條

奇異果吉事果

星星月亮薯餅

薯條一定要搭配不同醬料:日式青芥、韓國泡菜醬、奶香芝士、夏威夷沙拉、番茄沙司...

法蘭西沙拉薯條

後來馬格修斯在中國開了一家薯條店,他認為這個店的成功有一半是小王的功勞,所以選擇開在中國,並使用了小王最喜歡的畫最為形象——卡通馬鈴薯人物,名字為“薯逗”

(本故事純屬虛構)

薯逗薯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