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你沒經歷過我的苦,就不要勸我大度

前幾天, 以為施主和一禪抱怨說, 和有些朋友相處真的很累。 明明想從他那裡得到一些安慰, 可是交流過後煩躁往往更添一層。 他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勸誡你, 表面上看很客觀, 可是往往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你說最近工作領導總是吹毛求疵, 他會說那是因為你的工作做的不夠好還有待提高;

你說你被人欺負然後和人吵了一架, 他會說如果你忍一忍大度點就風平浪靜了;

你說你被人傷的很深所以打算離開, 他會說你承受能力太差, 也不夠寬容大度……

其實道理自己又何嘗不懂呢?找朋友安慰,

也只是想舒緩一下情緒, 想聽的只不過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說幾句話罷了。 然而說教般的安慰, 反倒讓自己陷入了一個被動的角色, 仿佛一切都是自己的不對。

和這樣的朋友相處, 久了確實容易心生疲憊。

師父說, 安慰與勸誡如果不注意方式, 就很容易起到反作用。

勸慰別人的時候, 就要站在對方的角度, 設身處地為了對方著想。 不要為了勸慰而說教, 更不要借著勸慰別人來顯示自己的寬容大度。 這非但體現不出你的“高風亮節”, 還會讓朋友對你心生不滿。

有些事沒有身在其中, 就不要隨便指責任何一方的問題。 人最不想聽到的就是, “我知道你的感受, 忍一忍就過去了。 ”可是經歷傷痛的不是你, 面臨問題的也不是你,

你憑什麼能說出“忍一忍就過去了”這句話呢?

尊重不等於毫無底線的包庇, 寬容也不意味著縱容別人傷害自己。 不懂得換位思考的人, 才會一再勸誡別人降低底線, 寬容大度。 在準備傾訴之前, 不妨先想想你對面坐著的人, 是否真能給你寬慰。 如果不是如此, 還不如靜下心來自己療傷。

一段好的關係, 一定會有彼此鼓勵與安慰, 也會有適當的警醒與勸誡。 但是一切的基礎, 都是在適當的時候做合適的事。 當你不知道該如何勸慰朋友時, 不如就站在對方角度想一想, 如果是你, 你想聽到什麼樣的答案?當你思考完這個問題再安慰她時, 結果往往會好很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