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一分鐘,教你看懂現在結婚難背後真正的原因

現在的80後很難瞭解80年以前的一些事情, 除非讀書或者向老年人請教。 研究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現象時, 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就是媒體輿論引導經濟的秘密。

時期一:在70年代, 電話剛剛興起的時候, 就有輿論稱:樓上樓下, 電燈電話是富裕人群的象徵, 是身份的標誌。 那時候有一部電話, 可以被神化到領導幹部的層次。 所以, 在上海即使安一部電話5000多, 也有很多人排隊去買。 圖的啥?身份, 面子, 潮流!媒體輿論引導之。 現在座機5000元?笑話, 前不久, 移動跑到我家去, 免費送了一台給我家。 我媽還嫌家裡電話多。

丟一邊去了。

70年代結婚三大件

時期二:結婚三大件。 三大件, 即自行車、手錶和縫紉機。 而80年代, 結婚時的“三大件”就變成了冰箱、彩電、洗衣機。 到了90年代, “三大件”水漲船高了, 更新成電腦、空調和摩托車。 如今, 結婚“三大件”被默認成“三大子”, 即“房子、車子和票子。

每一個時代的商品工業的大發展, 都便隨著輿論引導。 不引導誰去拼命買彩電, 洗衣機, 不引導這些海量生產的產品賣給誰?這些企業怎麼發展, 國家怎麼增加GDP?大家想過沒有, 昔日昂貴的電話, 冰箱, 彩電, 現在說起來是不是不值得一提?這裡面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

80年代結婚三大件

當整個國家的民眾在渴求一樣東西的時候, 這個東西在一段時間內是稀缺的。 大家爭搶, 就有商人湧入這個行業, 就有投機倒把的人炒這個東西。 70年代, 自行車可是大件, 誰有誰是NB人物, 現在誰還買不起自行車, 那時候就是買不起, 有人屯自行車謀取暴利, 現在誰囤積自行車啊, 誰傻帽!

現代人開始囤什麼了?房子呀。 國家大力發展房地產, 現在輿論是結婚必需有房子。 大家都在搶這個東西, 媒體制作這個房子稀缺論。 現在的房子其實已經承擔了前一階段黃金的功能, 大量熱錢的湧入是其漲價最主要的動力。

虛高的樓市

不過細心的人最近應該已經發現一個苗頭, 雄安新區已經提前下手控制住了炒房行為, 而且有消息稱將來雄安新區的住房問題將採用租房的形式解決, 雄安新區新建的房子將以公租房為主, 不再建設商品房。

聯合作戰

大家從中嗅出了什麼味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