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本色出演!6分23秒微電影還原官兵真實軍營生活

4月11日晚,新疆軍區某紅軍團官兵滿懷期待地觀看由身邊戰友自編自導自演的紅色微電影《鑄劍火洲》, 個個心潮澎湃、血脈僨張。 請看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報導:

微電影《鑄劍火洲》——

點燃官兵精武豪情

■鄭劍偉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微電影《鑄劍火洲》劇照。 作者提供

雄渾蒼茫的戈壁深處, 硝煙彌漫, 炮火連天。 一支行動詭秘、身手矯捷的突擊小分隊, 在綿延起伏的山體掩護下,

趁著昏暗的夜色,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繞到“敵”後, 對“敵”佔據有利地形的據點發動猛烈攻擊, 刹那間據點被夷為平地……

4月11日晚,新疆軍區某紅軍團官兵滿懷期待地觀看由身邊戰友自編自導自演的紅色微電影《鑄劍火洲》, 個個心潮澎湃、血脈僨張。

為紀念建軍90周年, 他們從去年底開始, 精心籌畫拍攝這部微電影。 他們逐層遴選經過院校培訓或有文藝特長的官兵組建劇組工作人員, 導演由曾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學習兩年的俱樂部主任林學棟擔任, 主演均為經嚴格試鏡選拔的基層官兵, 屬清一色本色出演。

影片時長6分23秒, 全景展現了紅軍團官兵緊緊凝聚在“勇猛頑強、真正頑強”榮譽戰旗下, 紮根戈壁大漠, 傳承英雄血脈,

以“誓與火焰山比熱度”的壯志豪情, 在熱浪湧動的火焰山腳下摔打歷練、砥礪淬火的血性征程。

影片最大特點就是“實”, 素材全部取自于官兵苦練精兵的真人真事, 不過多是“二次創作”。 他們挑選文字功底扎實的戰士代表全程參與劇本創作, 分頭深入演訓場, 走到官兵中收集在風沙肆虐、酷熱難耐的極端環境中精武強能的感人故事。 劇本完成後由官兵代表打分審核, 剔除不貼近日常練兵的場景, 最大限度呈現官兵的真實軍營生活。

S路快速追逐、180度漂移, 整套動作緊張流暢、一氣呵成。 影片中的車輛駕駛片段, 讓觀眾仿佛看到了動作特效大片。 鏡頭僅有短短24秒, 參加演出的駕駛員卻早在一個月前就一頭紮進去心無旁騖準備,

調試車輛、嚴摳細節、反複合練, 最終達到“人車合一”的境界。

警偵連中士班長陳俊參加定向越野PK賽, 在10公里奔襲路段內找到第4個點後只剩下17分鐘, 粗略估算最後一個點大概在2.8公里處, 但比賽規定必須要在70分鐘內到達終點, 否則成績記為零。 是繼續找最後一個點還是就此萬無一失返回?“成績固然重要, 但倘若在戰場上, 找到事關勝負的目標點更重要!”他毅然選擇了後者, 下意識加快步伐直奔目標點, 全然不顧腳下的溝壑礫石。 當氣喘吁吁沖過終點時, 時間定格在69分23秒!

看著這些熟悉的畫面, 台下官兵感慨, 仿佛自己就置身於情境故事中, 心中不由升騰起十足的工作幹勁。

為保證影片原汁原味, 劇組人員付出了艱辛努力,

犧牲了大部分周末節假時間。 攝製剪輯組白天風塵僕僕奔波在各個訓練場, 廢寢忘食跟進拍攝, 一條不過再來一條;晚上收工後扒拉幾口飯, 馬不停蹄進行畫面剪輯, 一干就幹到天放亮。

幾名主演讓匍匐就匍匐, 讓蹚水就蹚水, 為了影片效果奮戰在風沙中, 從無二話。 為了捕捉山地武裝奔襲的最佳視角, 擔任主演的四連中士廖英傑連續奔襲了十來趟, 累得雙腿發抖、嘴唇發紺, 臉上卻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拍攝歷時兩個多月, 很磨人, 很累人, 是對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考驗。 為了給戰友、給紅軍前輩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為了傳承紅軍團的戰鬥基因和英雄血脈, 他們從不言悔, 咬緊牙關挺過來, 在缺工作經驗、缺專業力量、缺相關設備的條件下保證了該團第一部微電影的高標準高品質。

“這部電影是我平時訓練生活的真實寫照,拍出了紅軍傳人的獨特韻味,激勵我時刻不忘謀勝打贏!”通信連班長李小兵寫下這樣的觀影體會。

“這部電影是我平時訓練生活的真實寫照,拍出了紅軍傳人的獨特韻味,激勵我時刻不忘謀勝打贏!”通信連班長李小兵寫下這樣的觀影體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