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王陽明:九月未出生,五歲不能言,取名有深意

王陽明又名王守仁, 是我國歷史上著名心學家。 他的父親是王華, 他的岳父叫諸介庵, 任江西布政司參議。 據說在王守仁小的時候, 諸介庵常到王家串門, 非常賞識小守仁, 允諾將女兒許配給他。

王陽明的一生可謂傳奇, 據說他的母親在懷上他的時候九月仍不能產, 一家上下著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又過了幾個月, 一天夜裡風雨大作電閃雷鳴, 隨著他母親房裡一聲長痛, 全家終於落定了心。

他的祖父是個飽讀詩書的人, 給他取名王雲, 以至五歲仍不能說話卻遭到了和尚的反對。 那是一天下午, 王守仁的祖母在家門外偶遇到一個和尚, 聽說這家添了丁, 便詢問姓名, 和尚笑了笑說這名字不好, 就此不再說話只是望瞭望天。 由此他的祖父會意到是名字起的太大, 怕是不吉, 便取名王守仁, 希望他心懷仁心。

小守仁在家庭氛圍的薰陶下成長迅速, 三歲能作詩, 隨著祖父進京並在途中和聚集的詩人一起宴會玩樂鬥詩。 那個時候, 他便大放狂言立志“做個聖人”。

王守仁的父親王華對他的教育可謂嚴苛, 兒時的王守仁喜愛下象棋常常玩到忘乎所以, 這令王華十分懊惱, 於是將象棋丟進了河裡。

為此小守仁還特意作詩一首, 時時提醒自己:

象棋終日樂悠悠, 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 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 象入三川逐浪遊。 炮響一聲天地震, 忽然驚起臥龍愁。

不得不說, 王守仁的天賦在小時候便初露鋒芒。 除了對象棋癡迷,

他還在父親的要求下熟讀四書五經, 並對其他書籍有著狂熱的喜愛。 同時, 他的思想很是古怪生僻, 於是他還曾經做打油詩一首:

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還見山小月更闊。 那個時候, 他才只有十二歲, 據考證, 這首詩叫《蔽月山房》, 是王守仁第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

似乎從此以後, 他的父親也明白了他的意圖, 便帶著他去荒沙大漠感受。 王守仁的心像是得到了極大震撼, 他突然開始萌生了想要去沙場征戰為國家出力的念頭。 他對王華說:“我已經寫好了給皇上的上書, 只要給我幾萬人馬, 我願出關為國靖難, 討平韃靼!”

那個時候他也不過15歲, 顯然王華沉默, 猶豫了。 不過很快他便醒過來, 照著小守仁就打過去說他太狂, 於是這個保家衛國的念頭就到此為止。 不過, 王守仁哪裡是安安靜靜就此作罷的主, 他後來對王華說要做聖賢, 這讓王華很是一驚, 大笑不止。 他還常常以諸葛亮自喻, 決心要作一番事業。

於是他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隨後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當時,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學之士。在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對宦官劉瑾,還曾被廷杖四十,謫貶貴州龍場驛丞。

在前往龍場途中遭遇種種波折,最後在龍場悟道。劉瑾被誅後,任廬陵縣知事,累進南太僕寺少卿。那個時候,王瓊任兵部尚書,他以為王守仁有著非凡能力和才華,將守仁薦舉朝廷。而後他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謀略於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拜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

嘉靖六年,又被派總督兩廣軍事,後來因為得了肺病,上疏想要回去,於是在歸途中江西南安舟中去世。

於是他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隨後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當時,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學之士。在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對宦官劉瑾,還曾被廷杖四十,謫貶貴州龍場驛丞。

在前往龍場途中遭遇種種波折,最後在龍場悟道。劉瑾被誅後,任廬陵縣知事,累進南太僕寺少卿。那個時候,王瓊任兵部尚書,他以為王守仁有著非凡能力和才華,將守仁薦舉朝廷。而後他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謀略於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拜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

嘉靖六年,又被派總督兩廣軍事,後來因為得了肺病,上疏想要回去,於是在歸途中江西南安舟中去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