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其實龐統是並非死於落鳳坡

《三國演義》六十三回“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文中寫道:劉備在軍師龐統的輔佐下, 奪取涪城。 然後劉備與龐統分兵進攻雒城。 出發前, 龐統的馬有些問題, 劉備出於籠絡的目的, 就把自己的馬給了龐統;龐統出了小路, 到了一個狹窄的地方, 聽說這個地方叫“落鳳坡”。 於是大驚, 準備退軍。 結果被埋伏這裡的張任認作劉備, 亂箭射死。 一代英傑, 就此英年早逝。

然而歷史上龐統究竟是如何殞命的呢?

《三國演義》的這一情節是虛構的, 《三國志.龐統傳》寫道:進而圍雒城, 統率眾攻城, 為流矢說中。 卒, 時年三十六歲。 由此可見, 龐統是死於進攻雒城的途中, 而不是死於攻城之時;此外, 龐統也不是死於埋伏, 而是被流失射中, 是個意外。

而關於龐統下葬之地, 也沒有明文記載。 有一種可能, 由於龐統是死於進攻雒城的途中, 也許龐統可能被葬於雒城。 宋代陸游曾有詩句寫道“士元死千載, 淒側過遺祠”;“苔癬無情報, 秋來滿斷碑”等詩句, 可見陸遊極有可能見過龐統的祠堂的。

大概是受此史實的啟發, 而龐統又有“鳳雛”的美名, 於是羅貫中才有了龐統死於“落鳳坡”的情節。

羅貫中之所以虛構這個情節, 也是有其目的性的。

首先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智謀, 有意的將龐統之死提前, 以便諸葛亮能提前入蜀。 參與奪取益州的戰役。 然而歷史上, 諸葛亮是劉備包圍雒城後, 才與張飛, 趙雲等人順流入蜀, 最後與劉備會和, 與劉備包圍成都的。

之所以這樣寫, 就是為了突出諸葛亮,

這樣以來就大大降低了龐統在劉備奪取益州過程裡的作用, 大抵來說, 這樣是對龐統的不公平。 於是羅貫中為了平衡人物作用, 給龐統很多事蹟, 體現龐統的能力, 為他塑造了很好的形象。 然而小說並不是歷史, 也是包含了作者的主觀性。 龐統並沒有死於“落鳳坡”, 這是作者虛構的。 並不是史實。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訂閱“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 不盡之處請指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