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和西工大實驗室有一個約會

在西工大, 有這麼一些地方, 無論清晨還是深夜, 總有人在默默堅守, 陪伴著電腦、風洞和熔煉爐。

在喧囂的午後, 在靜謐的深夜, 他們用自己在實驗室的堅守詮釋著什麼是公誠勇毅, 什麼是三實一新。

你仔細去聽, 儘管他們不善言辭, 卻發出了這座學府最引以為傲的聲音。

中午十二點

材料學院金相實驗室

忙碌一早的張同學有機會稍微休息一下, 和我們聊起了金相實驗。 金相, 是每個材料人的必修課。 為了從微觀上理解金屬在鍛壓、熱處理等條件下產生的性能變化, 張同學需要用比皮膚還要細膩的砂紙,

打磨出如鏡子般光滑的金屬表面。

磨制樣本需要冗長而機械的動作, 磨制, 旋轉九十度, 再磨制, 再旋轉…… “最常聽到的一個詞——重磨。 ” 手經受著冷水和腐蝕性藥品的刺激, 但還是要咬牙堅持——當電子顯微鏡下, 金相如花朵般完美綻放時, 那種喜悅,

與付出的汗水成正比。 對於初學者, 磨制樣本可能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 午休時間很快過去, 張同學又要面對一個忙碌的下午。

晚上九點半

理學院微納光子學實驗室

並不像其它實驗室一樣燈火通明, 不知名的儀器在暗處發出小小的光亮, 實驗室裡依稀可見王同學的身影。

為了減少外來的干擾, 儀器上的光束和儀錶的顯示幕是僅有的光源。 作為基礎學科的實驗室, 微納光子學實驗室的成果很難用某些實物來概括, 但或許下一行資料中就蘊含著一個全新的成果。 走在最前沿, 見別人之未見, 想別人之未想, 正是理論研究的魅力。

可能是理論研究特有的耐心, 微納光子學實驗室並沒有明確的進度要求。 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暗自丈量著各自的實驗進度。 雖然實驗課題已經接近尾聲, 但王同學仍不敢掉以輕心。 整理資料, 論文寫作,

製作PPT……為了一個完美的收官, 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一絲不苟地完成。 實驗室裡儀器設備的管理和維護也是王同學的職責。 當談到愛好時, “在實驗室做實驗, ”王同學笑道, “如果有機會, 會去打打羽毛球, 但最近太忙了。 ”等到論文發表, 也許可以休息一陣吧。

晚上十點

自動化學院某實驗室

自動化學院的李同學正在向一天的目標發起最後的衝刺——科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每一天的精打細算。李同學參與的專案是偏振成像的相關技術。如果能夠提高成像的速度,我們或許可以直接通過顯微鏡“看”出病變的細胞。電腦控制的偏振片可以調整濾過光的波段,彩色的成像陣列觀察著彩色的生活……從這個實驗室裡走出的設備,給我們的生活增光添彩。

碩博連讀的生活比一般的研究生更為辛苦,李同學要在一年內基本完成碩士和博士的課程。度過滿課的白天,又要在實驗室裡和師兄並肩奮戰一晚。除此之外,為了與客戶更好合作,定期出差也是不得已的事。或許真正屬於自己的是雙休日。天氣回暖,花開正盛,如果實驗順利,週末沿著秦嶺山麓踩踩單車是個不錯的選擇。

早晨七點

航太學院某實驗室前

談到實驗室生活,董同學脫口而出——“7-eleven”,這是實驗室裡的流行語——當然不是說便利店的名字,而是大家每天的工作時間,早上七點到晚上十一點。實驗室的內部因為敏感原因我們無從知曉,董同學說:“研究的就是火箭發動機的一切,不是固體的就是液體的。”在教研室,從董同學的書桌上我們或許可以窺見實驗室生活的一斑——各種相關文獻自然要廣泛閱讀。實驗遇到了一些棘手的問題,因此董同學從圖書館又新借來不少資料。“雖然有難過的坎兒,但是很充實。”董同學樂觀地說。

董同學喜歡清晨安靜的校園,好的環境可以激發解決問題的靈感,也可以靜下心來想想未來。在桃李園裡走了一圈,來到實驗室門前,又是新的一天。

當你在享受歲月靜好時,請不要忘了,在實驗室裡,有著這麼一群人在負重前行。在這裡不僅有一代代學生在忙碌,也有無數把自己一生都奉獻給一座實驗室的老師們。這些可愛研究人員,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劍。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帶領著我們前進。他們是支撐西工大生生不息的靈魂所在。

自動化學院某實驗室

自動化學院的李同學正在向一天的目標發起最後的衝刺——科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每一天的精打細算。李同學參與的專案是偏振成像的相關技術。如果能夠提高成像的速度,我們或許可以直接通過顯微鏡“看”出病變的細胞。電腦控制的偏振片可以調整濾過光的波段,彩色的成像陣列觀察著彩色的生活……從這個實驗室裡走出的設備,給我們的生活增光添彩。

碩博連讀的生活比一般的研究生更為辛苦,李同學要在一年內基本完成碩士和博士的課程。度過滿課的白天,又要在實驗室裡和師兄並肩奮戰一晚。除此之外,為了與客戶更好合作,定期出差也是不得已的事。或許真正屬於自己的是雙休日。天氣回暖,花開正盛,如果實驗順利,週末沿著秦嶺山麓踩踩單車是個不錯的選擇。

早晨七點

航太學院某實驗室前

談到實驗室生活,董同學脫口而出——“7-eleven”,這是實驗室裡的流行語——當然不是說便利店的名字,而是大家每天的工作時間,早上七點到晚上十一點。實驗室的內部因為敏感原因我們無從知曉,董同學說:“研究的就是火箭發動機的一切,不是固體的就是液體的。”在教研室,從董同學的書桌上我們或許可以窺見實驗室生活的一斑——各種相關文獻自然要廣泛閱讀。實驗遇到了一些棘手的問題,因此董同學從圖書館又新借來不少資料。“雖然有難過的坎兒,但是很充實。”董同學樂觀地說。

董同學喜歡清晨安靜的校園,好的環境可以激發解決問題的靈感,也可以靜下心來想想未來。在桃李園裡走了一圈,來到實驗室門前,又是新的一天。

當你在享受歲月靜好時,請不要忘了,在實驗室裡,有著這麼一群人在負重前行。在這裡不僅有一代代學生在忙碌,也有無數把自己一生都奉獻給一座實驗室的老師們。這些可愛研究人員,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劍。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帶領著我們前進。他們是支撐西工大生生不息的靈魂所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