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哭鬧哄不住大多和這些有關,第一個最痛苦!

作者丨鴿子醫生 ID:air863

寶寶的到來, 原本是一件很快樂、很幸福的事, 從此開啟三人或者四人模式, 爸爸努力工作賺錢養家, 媽媽照顧好小寶寶。 不少媽媽反應照顧新生寶寶比工作還辛苦, 還累, 從早忙到晚, 都是在圍著這個小傢伙轉, 他哪裡不舒服只要哭鬧就能換來家長們的注意, 但是家長就不同了。

遇到孩子難哄時, 媽媽們還容易暴走脾氣, 等孩子大了, 自己也成了一個十足的怨婦了。 以下這三種情況, 是寶寶最痛苦、最難受的時候, 各位家長也要注意識別, 因為是病理性特因素, 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

最好儘早帶孩子去醫院做個檢查, 確診一下。

1、腸絞痛

腸絞痛通常會發生在幼兒肚臍周圍, 由於孩子不會表達, 甚經有的幼兒還不會說話, 要麼哭鬧, 要麼就是說肚子不舒服, 至於何種不舒服, 幼兒通常表達不出來。 有腸絞痛的幼兒容易哭鬧, 不好好吃飯,

甚至不願意吃飯, 也不好好睡覺等, 家長們可能以為孩子此時調皮, 其實孩子此時最痛苦。

如果發現孩子總是肚子不舒服, 肚臍周圍不舒服有疼痛感, 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做個檢查, 確診一下, 然後再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治療。

2、便秘、痔瘡

雖然說痔瘡、便秘是成人的疾病,

但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嬰幼兒便秘、痔瘡的案例並不少見, 甚至還呈現上升的趨勢。 一方面和嬰幼兒吃的太精細有關, 或者過於濃稠, 喝水少, 另一方面可能就和嬰幼兒的生活習慣有關了, 比如把便、蹲便時間過長, 習慣性憋便, 不吃水果蔬菜等。

在這裡首先要說的是把便, 很多家長, 特別是爺爺奶奶最喜歡給小孩子把便了, 這樣還省尿不濕, 這樣想沒有錯, 如果頻繁的把便, 長時間把便, 都有可能導致孩子肛門處充血, 粘膜下靜脈曲張等, 孩子排便難、排便痛苦, 就會害怕排便, 每次有便意就會習慣性憋便, 時間久了就會加劇便秘、痔瘡症狀。

如果發現孩子有痔瘡問題, 需要儘早就醫,

接受治療。 而且還要調整不良生活習慣以及餵養習慣。

3、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雖然不是什麼重大疾病, 可是一旦口腔潰瘍, 簡直痛苦不堪, 成人還痛苦的不行呢, 更何況是嬰幼兒。 雖然嬰幼兒患口腔潰瘍的概率不大, 但是仍有不少患病案例。 導致孩子不好好吃飯, 年齡稍微大點的甚至還不愛說話, 時間久了孩子性格就容易孤僻內向。

口腔潰瘍大多和維生素缺乏、上火等有關。 如果發現孩子患了口腔潰瘍, 要儘早治療, 最好再去做個微量元素檢測, 看是否缺乏某一營養元素, 營養元素缺乏還不利孩子正常的身體發育。

照顧孩子並不是伺候好吃喝拉撒就完事了, 各位媽媽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需要多留心觀察, 辨別出孩子是真的鬧人、不吃飯, 還是身體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 及時發現問題就要儘早解決, 孩子痛苦少了, 也就好照顧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