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旅遊精准扶貧之“嵩縣模式”探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 特別是在貧困地區。 旅遊業作為朝陽產業、綠色產業, 在扶貧攻堅中大有可為。 嵩縣縣委縣政府針對“旅遊是最大優勢、脫貧攻堅為最艱巨任務”的縣情, 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之路, 實施“旅遊帶動“”戰略, 以“旅遊扶貧“為中心, 推動旅遊與扶貧、美麗鄉村、新型城鎮化和休閒農業有機結合, 形成“旅遊帶動、脫貧加快“的生動局面。 念好“帶、合、幫、建、搬”五字經, 努力讓貧困群眾因旅遊而富, 讓鄉村因旅遊而美, 讓貧困縣因旅遊而興!

鳥瞰嵩縣全景圖

2016年, 嵩縣全縣接待遊客1111.9萬人次, 實現綜合收益37.6億元, 旅遊業收入占農民家庭收入的比例達68%, 全縣貧困人口由2011年的8.46萬人減少到2016年底的4.67萬人, 嵩縣用實際行動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旅遊精准扶貧模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 特別是在貧困地區。 旅遊業作為朝陽產業、綠色產業, 在扶貧攻堅中大有可為。 嵩縣縣委書記徐新在接受採訪時說:“嵩縣縣委縣政府針對‘旅遊是最大優勢、脫貧攻堅為最艱巨任務’的縣情, 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之路, 實施‘旅遊帶動’戰略, 繼續叫響‘5A嵩縣’品牌, 以‘全域旅遊’為引領, 以‘旅遊扶貧’為中心, 推動旅遊與扶貧、美麗鄉村、新型城鎮化和休閒農業有機結合,

加快形成‘旅遊帶動、脫貧加快’的生動局面”。

嵩縣宗玉紅縣長在總結嵩縣旅遊扶貧時講到:“近幾年, 我們把旅遊扶貧作為重要抓手, 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為載體, 通過景區帶動、公司合作、社會幫扶、美麗鄉村建設、易地搬遷等方式, 念好“帶、合、幫、建、搬”五字經, 努力讓貧困群眾因旅遊而富, 讓鄉村因旅遊而美, 讓貧困縣因旅遊而興。 ”

這“五字經”聽起來很簡單, 可真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白雲山雲海

木劄嶺組圖

天池山景區

“帶”——以旅遊服務業發展帶動脫貧致富

據介紹, 嵩縣以白雲山、木劄嶺、天池山景區為龍頭, 帶動周邊鄉村在餐飲、住宿、交通、商業、建築服務等方面, 實現就業安民、創業富民和發展惠民。 2014年9月, 瑞貝卡集團入駐白雲山景區,計畫投資120億元建設白雲山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涵蓋車村、白河兩鎮, 面積近600平方公里, 目前已完成投資20億元,

形成了四大旅遊綜合體, 串起了旅遊脫貧致富帶。

木劄嶺龍王村農家賓館

木劄嶺帶動貧困村人均純收入超過3萬元

據瞭解, 木劄嶺景區的龍王村曾經是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原來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 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經擁有農家賓館150多家, 標準化床位超過6800張,人均純收入超過3萬元。目前,農家賓館已經“蔓延”到周邊5個行政村,當地農民逐步向商業零售、旅遊客運、旅遊工程等行業延伸,實現了旅遊服務與扶貧開發的有效對接。

嵩縣政府每年整合資金2000萬元,對景區開發、農家賓館建設、旅遊商品生產等進行重點扶持或獎勵。配套旅遊項目和新興業態在主要景區周邊應運而生,天橋溝自駕遊營地、滑雪場、木劄嶺漂流等建成開業,初步形成了“木劄嶺-天橋溝-白河”百里農家賓館長廊。在白雲山和木紮嶺景區直接就業的當地村民就有500多人,帶動群眾發展農家賓館近千家,解決就業1萬餘人,其中近1/3就業者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滑雪樂園

“合”——以股份合作實現旅遊精准扶貧

據介紹,嵩縣主要採取股份制公司以及“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兩種形式進行旅遊精准扶貧探索,通過分紅和參加就業等方式增加貧困戶實際收入。

白雲山自駕游營地

成立旅遊開發公司,讓貧困戶變成股東

目前,車村鎮與洛陽林安汽車公司聯合成立了嵩南旅遊開發公司,天橋溝村32家貧困戶以農舍、林地、苗圃等資源作價入股,農民變成股東。此外,該村引進白雲山自駕遊營地和滑雪樂園專案,安排本村50多名貧困群眾就業。本著“同等條件下貧困戶優先的原則”,安排當地貧困戶人員參與工程建設和小型運輸1600人次,貧困戶創收54萬元。

天橋溝村一景

實施“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讓貧困戶增收和就業

庫區鄉

“幫”——旅遊幫扶實現精准實現“一對一”

據介紹,嵩縣車村鎮的天橋溝村是省旅遊局的定點幫扶村,去年8月,省旅遊局寇武江局長帶領局黨組班子成員及機關各處室、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到天橋溝村,實地調研推進旅遊精准扶貧工作。省旅遊局採取黨支部(總支)幫扶貧困戶措施,按照“一對一”“一對多”的形式與32個貧困戶進行對接,落實幫扶措施。

2016年11月9日河南旅遊集團精准扶貧聯盟成立簽約儀式

天橋溝村:拼命書記陳占元的旅遊精准扶貧經

在天橋溝村駐村的第一書記陳占元的協調推動下,自駕車友送來了衣物、書籍、家電等物資,設立了“愛心屋”,引導村民改造家庭賓館,賣起了山貨。九鼎德盛公司免費為天橋溝村做了A級景區提升規劃,河南康輝國際旅行社與天橋溝村簽訂了年輸送3萬名遊客的合作協定,河南旅遊集團在天橋溝村成立了旅遊精准扶貧聯盟。旅遊與扶貧相遇,旅遊和感恩結合,使嵩縣彙聚了越來越多的愛心和幫扶。

在採訪過程中,真切的看到了天橋溝的變化,在陳占元的帶領下,天橋溝村民們熱火朝天的在勞動,讓人親身感受到了當年“朝陽溝”中群眾自發、主動勞動的壯觀場面,這無疑得益于村民思想觀念的轉變,從“等、靠、要”的思想觀念直接變成了“幹、闖、上”的主動自發的勞動致富,做起了合作社的股東。而在採訪過程中,陳占元書記的“真”——真擔當、真幹事、“拼”——拼命、拼搏、“韌”——韌勁、韌力,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幫扶一個貧困戶,嵩縣山水任您遊”旅遊精准扶貧大型公益愛心活動圖片

幫扶一個貧困戶,嵩縣山水任您遊

據瞭解去年8月,嵩縣向社會發起了“幫扶一個貧困戶,嵩縣山水任您遊”旅遊精准扶貧大型公益愛心活動。愛心人士或愛心企業可以通過助學幫扶、項目幫扶、就業幫扶等方式,自願選擇幫扶物件。2019年之前,只要幫扶一個貧困戶,即授予幫扶者“嵩縣旅遊精准扶貧愛心卡”,持卡者本人及戶口本上的家庭成員,可以免門票進入嵩縣所有A級景區觀光遊覽。脫貧攻堅完成後,將對做出貢獻的愛心人士授予“嵩縣縣民”榮譽,遊覽景區終身免票。目前,已有410名愛心人士與貧困群眾結對幫扶,捐助資金53萬元,提供就業崗位268個。

嵩縣老君山景區當地村民為遊客準備傳統宴席

“建”——以“美麗鄉村”“全域旅遊”帶動“全域脫貧”

據介紹,嵩縣按照持續建設“5A嵩縣”的發展理念,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縣,著力推動旅遊扶貧與建設相結合,大力實施“572510”工程,即每年打造5個特色小鎮,三年覆蓋全縣16個鄉鎮;提升7條生態景觀廊道,建設25個美麗鄉村示範村,發展10條溝域經濟帶、10個農業休閒觀光園,堅持“一溝一品、一嶺一特色”,打造車村白雲花谷、白河雲岩寺河谷等溝域、嶺域經濟帶,重點發展田湖閆莊川區、高都川區等休閒農業片區,做到以點穿線,以線帶面。去年以來,舊縣鎮仙女潭休閒度假區、田園牧歌農業採摘觀光園、田湖鎮豫西民居風情園等一大批農莊建成開園。

九店鄉石場村、天橋溝村的華麗蝶變

九店鄉石場村,依託原本偏僻破落的石房石屋、石牆石院,經規劃改造,集中專案資金3500萬元,按景區理念打造成石頭部落,修通了15公里生態綠色廊道,修繕提升了特色民居,建成了石頭文化博物館、高山草地和遊客服務中心,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目的地。車村鎮天橋溝村,2013年成為美麗鄉村後,依託優美的環境和初具規模的農家賓館群落,通過全員發動,全民參與,全力打造旅遊風情小鎮。石頭部落和天橋溝白雲小鎮雙雙晉升國家3A級旅遊景區,兩個貧困村實現了從“貧困村落”到“美麗鄉村”,再到“國家3A級旅遊景區”的華麗蝶變。貧窮與美麗不能同行!天橋溝村也成為國家旅遊局等12部委確定的全國鄉村旅遊扶貧工程觀測點。

白河千年銀杏林

“搬”——“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據介紹,嵩縣將扶貧搬遷與旅遊開發緊密結合起來,把分散居住於地質環境惡劣,不具備生產生活條件的貧困群眾搬遷出來,向旅遊景區服務區和服務驛站集中。在搬遷社區建設上,堅持融入景區、服務旅遊、體現特色的原則,推進旅遊與農業、林業、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建成融鄉村遊樂、美食體驗、森林康養等於一體的特色移民社區,吸引遊客吃在農家、住在農家、玩在農家,使鄉村旅遊服務成為搬遷社區的特色主導產業和穩定增收來源,確保貧困農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大章鎮

10多個旅遊搬遷村戶均年收入達5萬元

據介紹,多年來,嵩縣先後建成車村鎮黃水村、水磨村、銅河村,白河鎮下寺村、上莊坪村和木植街鄉石滾坪村等10多個旅遊搬遷安置社區,解決了4300名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問題,戶均年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在搬遷社區裡,家家戶戶用上了液化氣再也不用上山砍柴了,一盞盞太陽能路燈在晚間熠熠生輝,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來了,民宿民居和農家飯成了稀罕物。旅遊的發展,遊客的不斷湧入,真正成為貧困村脫貧致富的“活水”來源,真實地詮釋了旅遊精准扶貧所帶來的山鄉巨變。

大坪鄉

據介紹,預計到2019年,“旅遊+扶貧”戰略將帶動嵩縣3.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用美麗打開致富門,靠旅遊全域奔小康,嵩縣的旅遊精准扶貧思路清晰可辨,嵩縣人依靠旅遊脫貧致富的決心堅定不移,堅決打贏這一場扶貧攻堅戰。下一步,嵩縣縣委、縣政府將以創建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範縣為契機,充分汲取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努力推動“嵩縣模式”在奔小康之路上高歌前行。

標準化床位超過6800張,人均純收入超過3萬元。目前,農家賓館已經“蔓延”到周邊5個行政村,當地農民逐步向商業零售、旅遊客運、旅遊工程等行業延伸,實現了旅遊服務與扶貧開發的有效對接。

嵩縣政府每年整合資金2000萬元,對景區開發、農家賓館建設、旅遊商品生產等進行重點扶持或獎勵。配套旅遊項目和新興業態在主要景區周邊應運而生,天橋溝自駕遊營地、滑雪場、木劄嶺漂流等建成開業,初步形成了“木劄嶺-天橋溝-白河”百里農家賓館長廊。在白雲山和木紮嶺景區直接就業的當地村民就有500多人,帶動群眾發展農家賓館近千家,解決就業1萬餘人,其中近1/3就業者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滑雪樂園

“合”——以股份合作實現旅遊精准扶貧

據介紹,嵩縣主要採取股份制公司以及“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兩種形式進行旅遊精准扶貧探索,通過分紅和參加就業等方式增加貧困戶實際收入。

白雲山自駕游營地

成立旅遊開發公司,讓貧困戶變成股東

目前,車村鎮與洛陽林安汽車公司聯合成立了嵩南旅遊開發公司,天橋溝村32家貧困戶以農舍、林地、苗圃等資源作價入股,農民變成股東。此外,該村引進白雲山自駕遊營地和滑雪樂園專案,安排本村50多名貧困群眾就業。本著“同等條件下貧困戶優先的原則”,安排當地貧困戶人員參與工程建設和小型運輸1600人次,貧困戶創收54萬元。

天橋溝村一景

實施“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讓貧困戶增收和就業

庫區鄉

“幫”——旅遊幫扶實現精准實現“一對一”

據介紹,嵩縣車村鎮的天橋溝村是省旅遊局的定點幫扶村,去年8月,省旅遊局寇武江局長帶領局黨組班子成員及機關各處室、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到天橋溝村,實地調研推進旅遊精准扶貧工作。省旅遊局採取黨支部(總支)幫扶貧困戶措施,按照“一對一”“一對多”的形式與32個貧困戶進行對接,落實幫扶措施。

2016年11月9日河南旅遊集團精准扶貧聯盟成立簽約儀式

天橋溝村:拼命書記陳占元的旅遊精准扶貧經

在天橋溝村駐村的第一書記陳占元的協調推動下,自駕車友送來了衣物、書籍、家電等物資,設立了“愛心屋”,引導村民改造家庭賓館,賣起了山貨。九鼎德盛公司免費為天橋溝村做了A級景區提升規劃,河南康輝國際旅行社與天橋溝村簽訂了年輸送3萬名遊客的合作協定,河南旅遊集團在天橋溝村成立了旅遊精准扶貧聯盟。旅遊與扶貧相遇,旅遊和感恩結合,使嵩縣彙聚了越來越多的愛心和幫扶。

在採訪過程中,真切的看到了天橋溝的變化,在陳占元的帶領下,天橋溝村民們熱火朝天的在勞動,讓人親身感受到了當年“朝陽溝”中群眾自發、主動勞動的壯觀場面,這無疑得益于村民思想觀念的轉變,從“等、靠、要”的思想觀念直接變成了“幹、闖、上”的主動自發的勞動致富,做起了合作社的股東。而在採訪過程中,陳占元書記的“真”——真擔當、真幹事、“拼”——拼命、拼搏、“韌”——韌勁、韌力,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幫扶一個貧困戶,嵩縣山水任您遊”旅遊精准扶貧大型公益愛心活動圖片

幫扶一個貧困戶,嵩縣山水任您遊

據瞭解去年8月,嵩縣向社會發起了“幫扶一個貧困戶,嵩縣山水任您遊”旅遊精准扶貧大型公益愛心活動。愛心人士或愛心企業可以通過助學幫扶、項目幫扶、就業幫扶等方式,自願選擇幫扶物件。2019年之前,只要幫扶一個貧困戶,即授予幫扶者“嵩縣旅遊精准扶貧愛心卡”,持卡者本人及戶口本上的家庭成員,可以免門票進入嵩縣所有A級景區觀光遊覽。脫貧攻堅完成後,將對做出貢獻的愛心人士授予“嵩縣縣民”榮譽,遊覽景區終身免票。目前,已有410名愛心人士與貧困群眾結對幫扶,捐助資金53萬元,提供就業崗位268個。

嵩縣老君山景區當地村民為遊客準備傳統宴席

“建”——以“美麗鄉村”“全域旅遊”帶動“全域脫貧”

據介紹,嵩縣按照持續建設“5A嵩縣”的發展理念,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縣,著力推動旅遊扶貧與建設相結合,大力實施“572510”工程,即每年打造5個特色小鎮,三年覆蓋全縣16個鄉鎮;提升7條生態景觀廊道,建設25個美麗鄉村示範村,發展10條溝域經濟帶、10個農業休閒觀光園,堅持“一溝一品、一嶺一特色”,打造車村白雲花谷、白河雲岩寺河谷等溝域、嶺域經濟帶,重點發展田湖閆莊川區、高都川區等休閒農業片區,做到以點穿線,以線帶面。去年以來,舊縣鎮仙女潭休閒度假區、田園牧歌農業採摘觀光園、田湖鎮豫西民居風情園等一大批農莊建成開園。

九店鄉石場村、天橋溝村的華麗蝶變

九店鄉石場村,依託原本偏僻破落的石房石屋、石牆石院,經規劃改造,集中專案資金3500萬元,按景區理念打造成石頭部落,修通了15公里生態綠色廊道,修繕提升了特色民居,建成了石頭文化博物館、高山草地和遊客服務中心,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目的地。車村鎮天橋溝村,2013年成為美麗鄉村後,依託優美的環境和初具規模的農家賓館群落,通過全員發動,全民參與,全力打造旅遊風情小鎮。石頭部落和天橋溝白雲小鎮雙雙晉升國家3A級旅遊景區,兩個貧困村實現了從“貧困村落”到“美麗鄉村”,再到“國家3A級旅遊景區”的華麗蝶變。貧窮與美麗不能同行!天橋溝村也成為國家旅遊局等12部委確定的全國鄉村旅遊扶貧工程觀測點。

白河千年銀杏林

“搬”——“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據介紹,嵩縣將扶貧搬遷與旅遊開發緊密結合起來,把分散居住於地質環境惡劣,不具備生產生活條件的貧困群眾搬遷出來,向旅遊景區服務區和服務驛站集中。在搬遷社區建設上,堅持融入景區、服務旅遊、體現特色的原則,推進旅遊與農業、林業、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建成融鄉村遊樂、美食體驗、森林康養等於一體的特色移民社區,吸引遊客吃在農家、住在農家、玩在農家,使鄉村旅遊服務成為搬遷社區的特色主導產業和穩定增收來源,確保貧困農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大章鎮

10多個旅遊搬遷村戶均年收入達5萬元

據介紹,多年來,嵩縣先後建成車村鎮黃水村、水磨村、銅河村,白河鎮下寺村、上莊坪村和木植街鄉石滾坪村等10多個旅遊搬遷安置社區,解決了4300名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問題,戶均年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在搬遷社區裡,家家戶戶用上了液化氣再也不用上山砍柴了,一盞盞太陽能路燈在晚間熠熠生輝,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來了,民宿民居和農家飯成了稀罕物。旅遊的發展,遊客的不斷湧入,真正成為貧困村脫貧致富的“活水”來源,真實地詮釋了旅遊精准扶貧所帶來的山鄉巨變。

大坪鄉

據介紹,預計到2019年,“旅遊+扶貧”戰略將帶動嵩縣3.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用美麗打開致富門,靠旅遊全域奔小康,嵩縣的旅遊精准扶貧思路清晰可辨,嵩縣人依靠旅遊脫貧致富的決心堅定不移,堅決打贏這一場扶貧攻堅戰。下一步,嵩縣縣委、縣政府將以創建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範縣為契機,充分汲取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努力推動“嵩縣模式”在奔小康之路上高歌前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