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和爸爸有關的10本繪本

在中國這些不怎麼參與育兒的爸爸中, 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因為陪伴孩子少, 心裡還有些愧疚, 但也拿不出什麼行動;另一類是連愧疚感都沒有的, 他們大多數人的心理定式是:“我在外面打拼, 賺錢, 不就是為了這個家, 為了讓你們過上更好的生活麼?”

且不說現在有許多媽媽賺錢養家的能力遠遠超過了爸爸, 而她們依然能投入許多精力心血去照顧和教育孩子, 何況, 就算爸爸們是掙錢養家, 你能比得了比爾蓋茨、王思聰他爸、馬雲爸爸?

但是如果論“陪孩子一起成長”這件事的話, 只要你肯多付出一點時間、精力和智慧的話,

你的孩子也許能得到和他們的孩子一樣幸福而滿足的童年。

只要付出多一點點, 一個孩子的感受就會大不相同。 爸爸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就從這些和爸爸有關的繪本來開始吧!

1.《熊爸爸》

——你錯過了孩子的多少個成長瞬間

熊寶寶和媽媽生活在森林裡, 爸爸外出打工, 很長時間才能回來一次, 熊寶寶很想爸爸。 媽媽說白木蘭花開了, 熊爸爸就會回來, 可是爸爸一直都沒有回來……

這本《熊爸爸》裡面描述的, 是爸爸長期不在家的情況。 這些爸爸, 錯過了孩子從小到大多少個精彩瞬間,

沒能拉著他的手走過成長的每一步, 親眼看著他邁上人生道路的一個又一個臺階, 這種遺憾是永遠無法彌補的。

2.《那天, 我用爸爸換了兩條金魚》

——在孩子眼裡, 你還不如兩條魚嗎?

有些爸爸, 雖然每天都在家, 但孩子幾乎可以忽略他的存在,

因為他只會埋頭幹自己的事情, 比如看電視、打遊戲、玩手機, 或者像這本書中的爸爸一樣——看報紙。

這樣的爸爸, 要他有什麼用呢?於是, 當男孩兒看到特別讓他感興趣的東西, 比如兩條金魚時, 他毫不猶豫地拿沒有用處的爸爸, 交換了兩條活潑可愛的小金魚。

但這個一言不發悶頭看報紙的“爸爸”換到誰家都沒啥用處, 於是又被小夥伴們用來換了電吉他、大猩猩面具、大白兔子……

嘿, 你們小心點!再不用心陪孩子玩, 只知做自己的事情, 你在孩子眼裡, 真的不如兩條金魚了!

3.《大嗓門爸爸》

——學習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

你知道大嗓門是什麼樣的嗎?哈琳娜最清楚不過了——她的爸爸就是個大嗓門。

不過, 跟一個大嗓門的人在一起生活,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經過痛苦的思考與抉擇, 她走上了離家的路, 這讓她如釋重負, 她知道了世界有多麼大, 而大嗓門爸爸也知道了, 應該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

所謂大男子主義, 典型的標誌就是——既沒有腦子, 也沒有耐心, 只知道瞎嚷嚷。 對老婆嚷嚷, 對孩子也嚷嚷, 他的嚷嚷, 除了顯示他是家裡最高大最強壯的男性角色以外, 還有什麼意義呢?

4.《殼鬥村的麵包店》

——別忘了孩子失望的眼神

在殼鬥村, 有一家麵包店, 這裡的麵包都很好吃, 而且種類推陳出新, 怎麼吃都吃不膩!但麵包店老闆最近一直沒能開發出滿意的新麵包, 原本答應一對雙胞胎兒女去遊樂園, 也只好延期了。

有些爸爸, 也想多陪陪孩子, 也常對孩子許下諾言, 陪他去遊樂場,參加他的學校活動,看他的演出或比賽。但不幸的是,這些爸爸都太忙了,他們在自己的單位中很重要,或者自認為很重要,關鍵時刻,他們會把工作擺在孩子的前面。

於是,他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食言,一次又一次地跟孩子道歉、承諾下一次。而孩子呢,在接受了爸爸是大忙人的現實的同時,也逐漸失去了對爸爸的信任,以及和爸爸一起玩的興趣。

5.《爸爸的頭不見了》

——你的頭帶回家了嗎?

“我爸爸的頭不見了!現在,他的肩膀上面什麼也沒有。”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開頭,一般來說,接下來的發展一定不會讓讀者失望……

面對沒有頭的爸爸,一開始,我們和媽媽緊張極了,我們到處尋找,還擔心鄰居的議論。所以,我和弟弟用報紙給爸爸做了一個頭,事情似乎變得沒那麼糟糕了。

我和弟弟反而覺得,爸爸沒有頭可以帶來不少好處。比如,我們做了壞事,他不會大驚小怪;他總是乖乖地聽媽媽的話,為她做好所有的家務;我們想買什麼,他都會買給我們;他還會陪媽媽在家裡跳舞,雖然跳得太快了。可是,糟糕的事也不少……突然有一天,爸爸帶著他真正的頭回來了。

……

以上基本都是比較悲情的故事,希望能夠喚起爸爸們的一些反思。

以下故事則充滿了暖暖的愛,快來感受一下爸爸和孩子之間那份動人的感情吧!

6.《爸爸就是不一樣》

——這個爸爸不太冷

爸爸做事情才不會和媽媽一樣呢!買東西時,他把香蕉頂到鼻子上,吃早飯時,他用華夫餅搭出堡壘,連洗澡都會變成一次冒險。雖然爸爸和媽媽照顧女兒的方式完全不同,但女兒知道,他們對她的愛是一模一樣的。

通過滑稽又溫柔的筆觸,這本輕鬆活潑的圖畫書向我們展示了,爸爸們是如何給日常生活插上想像力的翅膀的。

7.《爸爸,我要月亮》

——那一份浪漫的寵愛

小茉莉很想和月亮一起玩,但她摘不到月亮,便拜託爸爸把月亮摘下來,於是,爸爸拿了一把好長好長的梯子,架在一座好高好高的山上,努力地向上爬呀爬,但是月亮太大拿不下來,爸爸只好等到月亮變成下弦月,才把月亮帶回給小茉莉玩……

這是有關愛與夢想的故事,上下打開的多種折頁變化,讓孩子驚奇感受空間延伸的巧妙創意。

孩子從故事情節中,不僅可以瞭解長短、高矮、大小等概念與形容詞,還能從中觀察到月亮陰晴圓缺的自然現象。

8.《我的爸爸叫焦尼》

——離異的孩子也一樣能感受愛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非常溫馨感人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狄姆是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他不能經常見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鐘都是快樂的。他告訴熱狗店的阿姨、電影院的伯伯、披薩店的鄰居,告訴所有人他身邊站的就是他爸爸。他為爸爸自豪,當電車走遠,他期待著下一次和爸爸見面的時間。

全書都是小男孩第一人稱的敘述,沒有一句抱怨和責備,但每一個字都流露出孩子對父親那單純而厚重的愛,一下一下地敲在讀者心靈最脆弱的地方。

9.《看情況嘍!》

——爸爸怎麼給孩子立規矩

瑪麗亞是個有個性的小姑娘,有主見、愛恨分明,甚至有點兒桀驁不馴。一切從瑪麗亞不喜歡自己的名字開始,她想改成奧莉薇。爸爸不跟她討論兩個名字誰優誰劣,而是直接預見了這件事的發展方向——“如果你真叫奧莉薇,肯定又想改成瑪麗亞。”“不會的。”她說。“會的。”他堅持說。於是,爭論開始了,直到爸爸說:“嗯,看情況囉!”……。

爸爸採用了一種無為而治的方法,沒有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和孩子作無謂且無勝算的爭辯,而是給她空間,讓她自己思考,並在適當的時候幫她敞開思維,和她一起思辨與質證。

10.《爸爸帶我看宇宙》

——和爸爸在一起的心靈對話

秋天的傍晚,當牙醫的爸爸帶著兒子去看宇宙。一路上,爸爸買了口香糖,抱著兒子越過水溝;兒子看見了石頭上的蝸牛,看見了微風裡搖動的草穗、薊花…… 爸爸讓兒子看夜空中閃亮的群星——小熊座、長蛇座、飛馬座、天鵝座、天琴座、大犬座……

雖然踩到了狗屎,但這次尋常的散步,是幾子一生都不會忘記的一段溫暖的旅程。它讓兒子的心變暖了,因為一切是那麼純淨、安寧;它讓孩子的心變大了,能裝下整個遼闊無垠的宇宙……

本書中的爸爸,有點像個詩人,雖然他一句詩也沒念,但他能在日常生活中尋找美,能帶孩子一起領略平凡世界的種種不同。當爸爸和孩子一起仰望星空時,他們毫無疑問已經超越了眼前的苟且。這樣的審美經歷,肯定會對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陪他去遊樂場,參加他的學校活動,看他的演出或比賽。但不幸的是,這些爸爸都太忙了,他們在自己的單位中很重要,或者自認為很重要,關鍵時刻,他們會把工作擺在孩子的前面。

於是,他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食言,一次又一次地跟孩子道歉、承諾下一次。而孩子呢,在接受了爸爸是大忙人的現實的同時,也逐漸失去了對爸爸的信任,以及和爸爸一起玩的興趣。

5.《爸爸的頭不見了》

——你的頭帶回家了嗎?

“我爸爸的頭不見了!現在,他的肩膀上面什麼也沒有。”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開頭,一般來說,接下來的發展一定不會讓讀者失望……

面對沒有頭的爸爸,一開始,我們和媽媽緊張極了,我們到處尋找,還擔心鄰居的議論。所以,我和弟弟用報紙給爸爸做了一個頭,事情似乎變得沒那麼糟糕了。

我和弟弟反而覺得,爸爸沒有頭可以帶來不少好處。比如,我們做了壞事,他不會大驚小怪;他總是乖乖地聽媽媽的話,為她做好所有的家務;我們想買什麼,他都會買給我們;他還會陪媽媽在家裡跳舞,雖然跳得太快了。可是,糟糕的事也不少……突然有一天,爸爸帶著他真正的頭回來了。

……

以上基本都是比較悲情的故事,希望能夠喚起爸爸們的一些反思。

以下故事則充滿了暖暖的愛,快來感受一下爸爸和孩子之間那份動人的感情吧!

6.《爸爸就是不一樣》

——這個爸爸不太冷

爸爸做事情才不會和媽媽一樣呢!買東西時,他把香蕉頂到鼻子上,吃早飯時,他用華夫餅搭出堡壘,連洗澡都會變成一次冒險。雖然爸爸和媽媽照顧女兒的方式完全不同,但女兒知道,他們對她的愛是一模一樣的。

通過滑稽又溫柔的筆觸,這本輕鬆活潑的圖畫書向我們展示了,爸爸們是如何給日常生活插上想像力的翅膀的。

7.《爸爸,我要月亮》

——那一份浪漫的寵愛

小茉莉很想和月亮一起玩,但她摘不到月亮,便拜託爸爸把月亮摘下來,於是,爸爸拿了一把好長好長的梯子,架在一座好高好高的山上,努力地向上爬呀爬,但是月亮太大拿不下來,爸爸只好等到月亮變成下弦月,才把月亮帶回給小茉莉玩……

這是有關愛與夢想的故事,上下打開的多種折頁變化,讓孩子驚奇感受空間延伸的巧妙創意。

孩子從故事情節中,不僅可以瞭解長短、高矮、大小等概念與形容詞,還能從中觀察到月亮陰晴圓缺的自然現象。

8.《我的爸爸叫焦尼》

——離異的孩子也一樣能感受愛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非常溫馨感人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狄姆是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他不能經常見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鐘都是快樂的。他告訴熱狗店的阿姨、電影院的伯伯、披薩店的鄰居,告訴所有人他身邊站的就是他爸爸。他為爸爸自豪,當電車走遠,他期待著下一次和爸爸見面的時間。

全書都是小男孩第一人稱的敘述,沒有一句抱怨和責備,但每一個字都流露出孩子對父親那單純而厚重的愛,一下一下地敲在讀者心靈最脆弱的地方。

9.《看情況嘍!》

——爸爸怎麼給孩子立規矩

瑪麗亞是個有個性的小姑娘,有主見、愛恨分明,甚至有點兒桀驁不馴。一切從瑪麗亞不喜歡自己的名字開始,她想改成奧莉薇。爸爸不跟她討論兩個名字誰優誰劣,而是直接預見了這件事的發展方向——“如果你真叫奧莉薇,肯定又想改成瑪麗亞。”“不會的。”她說。“會的。”他堅持說。於是,爭論開始了,直到爸爸說:“嗯,看情況囉!”……。

爸爸採用了一種無為而治的方法,沒有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和孩子作無謂且無勝算的爭辯,而是給她空間,讓她自己思考,並在適當的時候幫她敞開思維,和她一起思辨與質證。

10.《爸爸帶我看宇宙》

——和爸爸在一起的心靈對話

秋天的傍晚,當牙醫的爸爸帶著兒子去看宇宙。一路上,爸爸買了口香糖,抱著兒子越過水溝;兒子看見了石頭上的蝸牛,看見了微風裡搖動的草穗、薊花…… 爸爸讓兒子看夜空中閃亮的群星——小熊座、長蛇座、飛馬座、天鵝座、天琴座、大犬座……

雖然踩到了狗屎,但這次尋常的散步,是幾子一生都不會忘記的一段溫暖的旅程。它讓兒子的心變暖了,因為一切是那麼純淨、安寧;它讓孩子的心變大了,能裝下整個遼闊無垠的宇宙……

本書中的爸爸,有點像個詩人,雖然他一句詩也沒念,但他能在日常生活中尋找美,能帶孩子一起領略平凡世界的種種不同。當爸爸和孩子一起仰望星空時,他們毫無疑問已經超越了眼前的苟且。這樣的審美經歷,肯定會對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