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回到明朝之——是什麼原因令朱棣震怒,把解縉活埋進雪中凍死

解縉, 字大紳, 一字縉紳, 號春雨、喜易, 大明吉水人, 洪武二十一年中進士, 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 參預機要事務。 他與徐渭、楊慎一起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

解縉自幼穎悟絕人, 擅書法, 小楷精絕, 行草皆佳, 用筆之精妙, 出人意表, 其草書開晚明狂草先河他寫的文章雅勁奇古, 詩豪宕豐贍, 書法小楷精絕, 行、草皆佳, 尤其擅長狂草。 解縉才氣橫溢, 下筆不能自休, 尤工五言詩, 現存詩五百餘首。 解縉之文章雅勁奇古, 極具個性特色, 政論文直抒胸臆, 氣勢充沛。 解縉一生最大的功績是他親自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中國最大的一部類書, 被學術界稱為“輯佚古書的淵藪”, 《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其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

永樂大典

洪武二年解縉出生在吉水鑒湖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 傳說他小時候聰穎絕倫, 有“神童”之稱, 5歲時他父親教他詩文他聽一遍就能記住;7歲時就能寫文章了;10歲一天背誦千言的文章, 終身不忘;12歲讀盡《四書》、《五經》, 貫穿它們的義理, 洪武二十一年中進士。

永樂元年, 明成祖朱棣登基, 解縉升任翰林侍讀。 隨後成祖建立文淵閣, 解縉進文淵閣參預機務,

明朝內閣制度由此開始。 永樂二年, 解縉晉升為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 為內閣首輔, 這是他仕途最得意之時。

解縉書法

但是皇帝的喜愛改變不瞭解縉剛正不阿、堅持正義的氣節, 對不合禮儀之事, 他還是直言反對的。 永樂三年, 朱棣召解縉入宮,

磋商立太子之事。 當時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為太子, 朱棣給瞭解縉暗示, 但解縉仍直言說:“為長, 古來如此。 皇太子仁孝, 天下歸附, 若棄之立次, 必興爭端。 先例一開, 怕難有寧日, 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鑒。 ”朱棣聽後面很不高興, 對此議猶豫不決。 最後解縉為說服皇上, 只說了一句話:“好聖孫!”朱棣只好無奈的笑了笑。 最後同意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 次子朱高煦為漢王, 並令解縉撰寫立儲詔書, 以告天下。

從此, 朱高煦因立儲一事記恨上瞭解縉。 朱高煦自以為有戰功, 又深得朱棣寵愛, 他遲遲不肯就藩, 留在京城伺機行動, 見此情形, 解縉又上疏勸朱棣。 但是朱棣認為這是離間他們的父子感情, 便對解縉更有意見了。 永樂四年,

朱高煦進讒言嫁禍解縉, 從而使得立儲的第一功臣解縉遭到貶黜。

永樂八年, 解縉入京奏事, 正遇朱棣北征未歸, 故只好覲謁太子朱高熾而返。 於是朱高煦又乘機進誨言說:“伺上出, 私現太子, 徑歸, 無人臣禮!”朱棣為此震怒, 以“無人臣禮”罪下詔獄, 這一關就是五年。

永樂十三年,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上報囚籍,朱棣見到解縉姓名問:“縉猶在耶?”紀綱一聽馬上明白成祖的意思,當晚就準備好酒好菜,將解縉灌醉,而後拖到積雪中埋起來,解縉被活活凍死,此時解縉年僅四十七歲。解縉去世後,家中財產被抄沒,妻子、兒女、宗族都流放到遼東。

解縉的書法

解縉死後,朱高煦謀反被誅滅,均如解縉生前所言發生。

成化元年明憲宗朱見深下詔為解縉平反昭雪,恢復官職,贈朝議大夫,諡文毅。

永樂十三年,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上報囚籍,朱棣見到解縉姓名問:“縉猶在耶?”紀綱一聽馬上明白成祖的意思,當晚就準備好酒好菜,將解縉灌醉,而後拖到積雪中埋起來,解縉被活活凍死,此時解縉年僅四十七歲。解縉去世後,家中財產被抄沒,妻子、兒女、宗族都流放到遼東。

解縉的書法

解縉死後,朱高煦謀反被誅滅,均如解縉生前所言發生。

成化元年明憲宗朱見深下詔為解縉平反昭雪,恢復官職,贈朝議大夫,諡文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