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貴州薏仁加工村的“生薏經”

興仁縣規模種植薏仁。 龍芝才 攝

中新網興仁5月6日電 題:貴州薏仁加工村的“生薏經”

作者 楊雲

“春耕夏耘秋收獲。 ”貴州省興仁縣屯腳鎮雙龍村的村民們,

剛剛把薏仁收購和加工的事忙完, 又開始著手安排新一季種植。 在村民吳紹遠的記憶裡, 這樣忙碌的生活已經持續了20餘年。

因為最早開始規模化加工毛薏仁, 雙龍村在業內享有“貴州薏仁加工村”的美譽。 吳紹遠家族三代人都從事毛薏仁加工, “小時候, 生活條件苦, 薏仁米和大米、小麥一樣是口糧。 ”

轉眼20多年過去, 吳紹遠傳承家族產業, 和村裡許多家族一樣, 利用多年積累的豐富種植管理和加工經驗, 在當地官方的指導下, 把薏仁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薏仁產品銷往國內各大中城市及出口到歐美、東亞等地區國家, 原材料供應鏈也延伸到雲南廣西等省區及老撾、越南、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興仁縣屯腳鎮雙龍村加工的毛薏仁。 楊雲 攝

雙龍村位於興(仁)安(龍)公路旁邊, 地勢平坦, 水源充足, 土質肥沃, 交通方便, 農業生產條件較好。

近日, 記者走進雙龍村看到, 除了少數幾家忙活著加工毛薏仁, 許多加工廠都暫時歇業關門。 “村裡的薏仁加工戶都在忙活一件事情,

升級改造加工設備。 環保部門提出要求, 所有加工企業及個體加工戶都要綠色達標。 ”吳紹遠說, “這是‘硬杠杠’。 ”

薏仁是原產於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禾本科山地植物, 是藥食兩用的康養食材, 興仁縣是中國薏仁主產區和原產地, 由於氣候、環境、地理等因素, 興仁薏仁品質優良, 植株分蘖力強, 結籽密集, 畝產高者達400公斤以上, 品質優、產量高、效益好。

20世紀80年代以來, 當市場經濟開始發端時, 雙龍村村民敏銳的意識並捕捉到已經到來的機會。 一些頭腦靈活的人, 一邊耕田種地, 一邊利用農閒時間, 嘗試著零星地進行農副產品的加工和銷售。

“沒有專門的薏仁米加工設備, 大家就在普通的打米機上動腦筋,

將打米機拆下來, 對碾米芯等部件進行改造, 改良設備讓薏仁米的碎米率低於5%, 其餘顆粒完好無損。 ”技術創新讓雙龍村名聲遠播, 雲南、廣西甚至臺灣的薏仁加工商, 高薪聘請有技術的村民去擔任技術指導。

雙龍村年加工毛薏仁5萬多噸、產出精薏仁米3.5萬噸以上, 銷售到全國各地及歐美、東亞等地區國家, 其加工量約占興仁縣年薏仁流通量的近40%。

到目前, 雙龍村有薏仁加工戶170多戶, 占全村總戶數的20%以上, 以每戶雇用兩三個青壯年勞力計, 輻射帶動全村一半以上、超過2000人口從中受益。 這些以戶為單位的加工廠, 包括2家公司、4個專業合作社、74家小微企業。

隨著加工廠的增多, 採購原料, 跑銷售, 搞加工等也帶動了運輸、機械修理、搬運等延伸產業的興起。

該村的吳光堂和吳紹超等人, 更是跨出國門, 把薏仁種子播撒到了老撾豐沙裡省的土地上。

2016年, 吳光堂等看准老撾低廉的勞動力成本, 通過雲南省江城縣金寶慶進出口公司牽線搭橋, 與豐沙裡省政府達成協議, 採取合同種植、保價收購的方式, 安排了8噸薏仁米種子給老撾豐沙裡省當地的農民種植, 秋後收穫了毛薏仁300餘噸。

2017年, 吳光堂等已經3次前往老撾的豐沙裡省和瑯勃拉邦, 考察種植基地建設和洽談投資開工廠事宜。

村民吳紹旺告訴記者, “與薏仁打了二三十年交道的雙龍村民, 不僅規模越做越大, 胸懷也越來越寬廣, 眼光也越來越國際化。 ”

興仁縣農業局資料顯示, 目前, 興仁薏仁年粗加工能力達到23萬噸, 年精加工量18萬噸。2013年以來,從雲南、廣西等省區及越南、泰國、老撾等國家地進入興仁縣加工的薏仁保持在8萬噸上下。(完)

年精加工量18萬噸。2013年以來,從雲南、廣西等省區及越南、泰國、老撾等國家地進入興仁縣加工的薏仁保持在8萬噸上下。(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