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臺灣學子在北京的自白:是過客,也是歸人

1998年, 第一次的北京之旅, 讓我跳脫出每週日晚上六點的《大陸尋奇》節目。 對大陸各種想像, 直接有了與大陸第一次的接觸與體驗, 同時也是開啟我對於大陸的興趣與好奇。

轉瞬間來到2014年初秋, 輾轉十幾年間我數不清來到大陸多少次, 每次到大陸各地的目的都不同, 這次我又來到了北京, 是來到清華大學求學。

學期初課堂間的自我介紹, 同學們都畢業於最頂尖的高校, 不然就是歐美留學歸國的學生, 同學拚命的程度是在臺灣時難以想像的。

課堂上一位年輕的老師對全體說:“做事做學問的態度就如天演論一樣, 只有努力做到最好、不斷的追求完美、超越一切才能生存, 不然在外頭競爭激烈的職場, 就只有被淘汰的份。 ”

這段話在臺灣好久沒聽到了, 但看看周邊的同學, 看看校園內外, 的確是如此, 在大陸不努力就只有等著被淘汰的份。

北京的秋天非常的短暫,

銀杏柳絮在霧霾裡, 伴隨著秋風一陣陣墜落掉地形成片片黃色的地毯。 在北京, 那種憂愁就如陣陣落下的黃葉, 訴說著高速發展下的開心與無奈。

京城的校園裡, 臺灣同學們到大陸, 從初期的抱怨不習慣到慢慢融入校園、融入北京,

每次台生聚會時總是話臺灣好臺灣美。

離開舒適圈北漂到京城來, 大家追尋的到底是什麼呢?是為了在大陸就業還是其他各種原因, 或許就是一圓那屬於自己的北京夢吧!

北京的冬天來得很快, 持續的時間也很長, 每次出門都一定得穿上羽絨服才行, 走在北京, 看著校園裡的小溪、紫禁城護城河一夜轉瞬結冰。

這裡的秋冬就是那樣的迷人, 京城裡有著千萬外地人北漂的故事, 老胡同裡有著老北京歲月的記憶痕跡, 南鑼鼓巷醉虹樓臺灣菜館裡, 有著臺灣老闆在北京打拚的故事, 有著吳奇隆劉詩詩京城裡的美麗愛情故事。

現在的我人在北京, 北京清華園只是個開始。 我知道在北京不只是個過客, 也是個歸人, 因為北京有那種難以抗拒的魅力, 讓你在無數次邂逅中迷上它, 就好像自己的故鄉臺北, 有著好多美麗浪漫的故事般值得你認真去擁有。

且讓我們相約, 從北京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