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記憶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朱元璋誅殺功臣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之一, 明朝開國皇帝。 他年少因饑荒乞討, 當過和尚, 之後參加紅巾軍, 在經過了17年征戰生涯, 40歲時登大寶坐擁天下, 竟奇跡般地成就為一位開國皇帝——朱元璋可謂中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皇帝之一。

元朝末年, 群魔亂舞兼群雄逐鹿, 而朱元璋竟然能榮登大寶, 無論怎樣看, 他光大傳統文化、恢復漢民族正朔地位等諸多方面的做出了貢獻, 然而歷史記載的大多都是朱元璋殘暴的一面, 屠殺了那麼多功臣宿將。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明朝開國元勳中, 除了湯和等寥寥幾人倖免於難, 大多數人都不得善終:徐達發背癰吃蒸鵝而死;常遇春病故早亡, 躲過一劫;劉伯溫據說被胡惟庸授令毒死;但胡惟庸自己也沒有得意多久, 不久就被主子以“擅權植黨”、“枉法誣賢”的罪名處死, 遭受牽連者多達三萬餘人, 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 那朱元璋為何會誅殺功臣, 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道說道。

一、《明史》是滿清修訂的。

清代修《明史》貓膩多多, 包括《大明英烈傳》這樣的歷史小說也被大肆篡改了, 還有那所謂的“火燒慶功樓”的故事, 大抵也系滿清的捏造。

明史

滿清為了讓天下所有的漢人都忘懷明朝乃至厭惡明朝, 所以朱元璋被打造成千古罕見的暴君。 於是乎, 被蒙蔽了的清朝的順民們大多都因為朱元璋很殘暴之類的宣傳而發自內心地棄明服清了。 但並非所有的人都能被蒙蔽住的, 否則, 反清複明的鬥爭怎麼會長久地貫穿於有清一代乃至從未停息。

二、這些功臣是否真的都是錯殺。

這些功臣都是戰場上衝殺出來的好漢, 吃過苦, 流過血, 打下江山後想過得舒享受一點, 所以不免放縱一些、恣肆一些, 這些都可以理解, 但前提是遵紀守法。 不能因為有功於國家, 就可以肆意踐踏法紀。 而在朱元璋這一方面, 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注重民生、最痛恨貪官污吏的這麼一位嚴厲的皇帝。 朱元璋鐵腕懲貪, 不避親故。 法不徇私, 處死親侄、女婿。

三、為自己百年之後的朱家江山做好安排。

太子朱標主張的是“立國應以仁為本。 ”朱元璋看到皇太子懦弱, 擔心他死後強臣壓主, 所以他必須事先做好準備, 為自己百年之後的朱家江山消除隱患。 所以, 朱元璋設立了錦衣衛情報機關, 使特務遍佈全國, 監視大臣們生活細節, 以便隨時肅清他想剷除的臣子。

朱元璋想永葆自家的江山,難免會有若干有過或無過的功臣死得可能比較冤……

總之,對於朱元璋隨心所欲地屠殺功臣的說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朱元璋想永葆自家的江山,難免會有若干有過或無過的功臣死得可能比較冤……

總之,對於朱元璋隨心所欲地屠殺功臣的說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