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楊振寧:把中學生送去美國教育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先生11日在人民日報用戶端線上直播。 他不僅回憶師友和人生道路, 還暢談中美教育、高校職稱評定、諾獎等諸多熱門話題。

在一個多小時的訪談中, 楊先生有哪些精彩觀點?一起來看。

1、年輕人要對今天中國的成功有更深的歷史的認識

我今年95歲了, 親身經過落後的狀態, 後來又瞭解到中國人怎麼被外國人欺負、怎麼被外國人看不起, 這個經驗都深深地在我的腦子裡留下了烙印。 今天的年輕人沒有這個經驗, 這一方面對他們來說是很幸運, 可是從長遠講起來,

使得他們對於歷史的認識不夠深刻。

2、美國的教育絕對不是比中國的中學、小學、大學好

我覺得整個中國目前的家長也好, 教育家也好, 也可以說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 那就是覺得美國的中小學好。

我再三講過, 一個比較好的學生, 比如80分的學生, 如果能夠考進中國一個比較好的大學, 那麼在這個學校念四年, 得了學士學位, 再可能的話送到美國去念研究生, 這是一生最容易接近成功的。

我自己就是這樣, 我後來本科教育、兩年碩士教育都是在西南聯大, 這個給我打了非常扎實的基礎。

3、把中學生送去美國教育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因為美國整個的社會是一個放縱的社會, 它的好處是他容易促進一個人個性的發展,

可是走得太極端了。 一個中學生到美國, 不管他進哪一個中學, 都會有很多吸毒的同學。

年輕人受了這些同學的影響, 可能墮落, 而且這個墮落是一下掉下去, 就回不來的事情, 這種危險是很多把小孩送出去的中國父母沒有想到的。

我認為對於多半的學生, 比如90分以下的學生, 中國的教育體制是好的, 他可以使得這些小孩成才, 將來做一個有用處的人。

美國太放任, 有沒有好處呢?有, 非常聰明的, 90分以上的小孩在美國佔便宜, 為什麼呢?因為他不需要規規矩矩念書, 他自己就都可以吸收進去, 所以他就海闊天空, 他的發展, 尤其最聰明的人在美國容易發展。

4、中國今天特別需要拔尖的人

中國今天到了這個程度,

特別需要拔尖的人。 我想通過整個社會的努力、政府的鼓勵, 也可能有一些措施, 能夠使得以後二十年中國在這方面教育體制做得更好一點。

5、我國高校職稱評定制度要完善

高校的職稱評比我想是必須要有的, 怎麼樣一個評比制度, 才使得(學術不端)這些錯誤, 甚至滑稽的現象不再發生, 這是需要整個社會研究的。

6、中國到2040年得諾貝爾獎的頻率可能達到現在日本的頻率

我們從長遠的歷史觀點來看, 日本第一個諾貝爾獎是湯川秀樹得到的。 從他開始工作的上世紀三十年代到21世紀開始, 中間大概70年, 這70年內日本在諾貝爾獎上屢屢有收穫。

中國第一個有資格競爭諾貝爾獎的科技研究是人工合成胰島素, 這個是1970年後做出來的。 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 向後推70年是2040年, 所以根據這個邏輯, 中國到2040年得諾貝爾獎的頻率可能達到現在日本得諾貝爾獎的頻率。

7、屠呦呦得獎的歷史值得寫一本書

她所做的研究, 有其特殊的地方, 不像很多西方諾貝爾獎獲得者, 是一個人突然搞出一個東西,

她有一個巨大的團隊。

換句話說, 就是得諾貝爾獎的成功不是一條路, 而是有不同的路徑, 有不同成功的方式, 我想這個成功的方式與社會的背景, 與教育背景都有密切的關係。 要注意到, 這一點對於促進中國將來的發展很有好處。

8、我不是反對中國做加速器, 而是現在不要做

因為中國現在GDP非常高, 達到11萬億美金, 這個數目極大, 可是中國人口多, 中國的人均收入還比不上一些國家。 中國目前的經濟問題還有不少需要解決, 要造這麼大的機器, 又沒有立刻看得清楚的作用, 這完全是不明智的。 我的看法是, 等中國收入達到美國的程度, 那個時候再討論這事情也不遲。

9、文科學生可以多看看科學家的傳記

對於文科的學生,我有一個建議並想了很多年。我近年來喜歡看傳記,尤其是科學家的傳記,這些傳記的寫法是跟中國傳統的寫史記的辦法是不一樣的,因為從這個裡頭可以對於這個人的生平,對於他為什麼成功,為什麼失敗,可以多一些瞭解,中國這方面完全沒發展出來。

10、我很高興能正式成為中國科學院的院士

中國科學院可以說是中國科學發展的一個旗手,所以我很高興,能夠正式變成中國科學院的院士,當然可惜我現在已經不能做真正的前沿的工作了。不過我想把我的一些經驗,關於我這一生物理學發展的歷史,介紹給中國年輕的科學家,這個還是有點用處的。

對於文科的學生,我有一個建議並想了很多年。我近年來喜歡看傳記,尤其是科學家的傳記,這些傳記的寫法是跟中國傳統的寫史記的辦法是不一樣的,因為從這個裡頭可以對於這個人的生平,對於他為什麼成功,為什麼失敗,可以多一些瞭解,中國這方面完全沒發展出來。

10、我很高興能正式成為中國科學院的院士

中國科學院可以說是中國科學發展的一個旗手,所以我很高興,能夠正式變成中國科學院的院士,當然可惜我現在已經不能做真正的前沿的工作了。不過我想把我的一些經驗,關於我這一生物理學發展的歷史,介紹給中國年輕的科學家,這個還是有點用處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