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申辦世界盃超出足協決策範圍 須至國家層面

凱風網

第67屆國際足聯(FIFA)代表大會日前在巴林閉幕。 除了宣佈2026年世界盃參賽隊擴至48隊外, 本屆大會還推出一項重磅改革舉措,

國際足聯修改了有關章程, 放鬆各大洲輪流承辦世界盃的限制, 這意味著, 中國足協有可能申辦2026年世界盃, 而不用等待很多年後去申辦2034年世界盃。

中國申辦機會理論上提前

FIFA此前規定, 凡是舉辦過世界盃的大洲, 在接下來的兩屆世界盃上將無法獲得主辦權。 2022年主辦國是亞洲的卡達。 因此, 按照既有規則, 亞洲國家就失去了2026年和2030年的世界盃申辦資格, 要想申辦只能等到2034年。 有資格申辦2026年世界盃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協、非洲足協、南美洲足協和大洋洲足協。 申辦國足協需要在2017年8月11日之前遞交一份承辦申請。 按照程式, 在明年6月召開的第68屆國際足聯代表大會上, 將通過投票產生2026世界盃的主辦國。

但在本屆國際足聯大會上,

申辦2026年世界盃的有了新規定, 如果明年6月並未產生世界盃的主辦國, 那麼亞洲和歐洲也將獲得申辦2026世界盃的機會。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 中國自然有申辦資格。 為此, 國際足聯代表大會上還修改一項章程, 將此前的“舉辦過世界盃的大洲無法申辦接下來兩屆世界盃”的規定做修改, 增加靈活操作的空間。

中國足協會申辦世界盃嗎?

國際足聯之所以放鬆各大洲輪流承辦世界盃的規定, 主要是考慮各大洲所屬會員的承辦能力。 2026年世界盃, 參賽隊將從過去的32支隊伍擴至48支, 對承辦地的場館、交通、安保、接待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承辦地的財力必須足以支撐參賽隊“擴容”後的世界盃。

而中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區的國家綜合國力也不夠強, 承辦大型賽事, 尤其是像世界盃這樣的大賽, 有些勉為其難。 國際足聯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 擔心明年的國際足聯大會上, 這些地區的會員協會無人提出申辦, 或者經過考察不適合舉辦世界盃, 其他大洲所屬會員協會可以提出申辦。

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 每年的經濟都保持高速增長, 在財力上完全能負擔起承辦世界盃的費用。 再加上成功舉辦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 在場館建設、賽事組織、安保等方面具備很強的能力, 並積累了豐富的辦賽經驗。 如果中國提出申辦, 獲勝的可能性很大。

申辦世界盃是中國足協未來工作中的一項重點。 通過承辦世界盃,

將形成持續的足球熱潮, 有力推動中國足球在青訓、競賽、產業、文化等諸方面的發展。 不過, 申辦世界盃這麼大的事, 絕非中國足協所能拍板, 甚至超出體育總局的決策範圍, 而是上升到國家層面的大事。 因而, 中國足協目前不會就此作出明確表態, 一切要等明年國際足聯大會上, 如果輪到申辦的國家和地區放棄申辦或無力承辦, 中國才會考慮是否申辦2026年世界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