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鬼穀子隱藏千年的天機:人心很虛偽,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

i你是個會說話的人嗎?是不是經常有種“話在心中口難開”的感覺?想說話, 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鬼穀子的說話技巧,

看看鬼穀子傳承給我們後人什麼樣的天機。

我們知道捭闔是道的一種規矩, 是縱橫家對道的一種解讀, 一捭一闔, 一動一靜, 一開一閉, 但是捭闔並不是陰陽, 二者有本質的區別。 有鬼穀子原話為證:陰陽相求, 由捭闔也。 很顯然鬼穀子承認陰陽的相互變化是為捭闔服務的。 鬼穀子捭闔篇裡的陰陽, 與常規說的陰陽, 既相同又有區別。

下面就來講講鬼穀子說話技巧。

什麼是捭闔, 其實就是捭就是張口說話引導別人, 闔就是閉口沉默觀察別人。 首先捭闔不是陰陽, 其次陰陽在縱橫學裡是指兩種說話內容的屬性。 那麼今天要說的是《鬼穀子》其實不是一本哲學書, 他跟《孫子兵法》一樣, 就是用於遊說方法論。 跟兵法應用在戰爭軍事上一樣。

比如孫武說過: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術業有專攻, 《孫子兵法》裡講的就是伐兵與攻城軍事領域的工具書, 而鬼穀子則是伐謀與伐交的工具書。

所以不要指望通過學習鬼穀子縱橫學之後可以用於軍事戰爭, 也不要指望學習《孫子兵法》用來學會“伐交”。 把鬼穀子縱橫學和孫武的兵法結合起來, 才是伐謀, 伐交, 伐兵, 攻城的全部內容。

幾乎古今中外的兵法大家對於伐交與攻城之間的關係都有清晰的界定, 比如德國的克勞賽維茨也說過: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外交是政治手段, 而古代縱橫家們的第一身份其實是政治家。

我們學習縱橫學其實學的就是鬼穀子的說話藝術, 之所以2500多年過去,

縱橫學還有價值, 是因為這套方法論是無數先秦縱橫家們實踐應用之後的總結, 因為縱橫家就扮演著伐謀與伐交的工作。

那麼縱橫家們如何談判呢?如果仔細閱讀縱橫家應用書籍《戰國策》就會發現, 縱橫家們經常會用陰言與陽言的技巧進行說服。

我們先來看下蘇秦先生是怎麼做的。

根據案例《楚一·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威王》的開頭, 蘇秦為了實現合縱的目的, 去遊說楚威王, 開頭他就用了陽言。 他對楚威王說:

“楚國是天下的強國, 大王是天下的賢主。 楚國地大物博, 全國土地方圓幾千里, 戰士百萬, 戰車千輛, 戰馬萬匹, 糧食可供十年, 這是建立霸業的資本。 憑楚國這樣強大, 大王您這麼有本事, 真是天下無敵。 ”

蘇秦首先從楚國的國土面積、軍事實力, 後勤保障三個“霸王之資”證明楚王可以天下無敵。 什麼是與陽言者依崇高?這個“霸王之資”、“天下無敵”就是崇高, 明顯是在吹捧楚王。 在戰國那個亂世, 蘇秦不可能講太多崇高的道德, 但是可以用陽言凸顯楚國的優越,

通過分析楚國的優勢, 給楚王畫一個大餅, 給他灌輸一個崇高的理想和目標, 明顯是在吹捧楚王。

關於崇高這個詞, 在《易經.繫辭》上: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崇高莫大乎富貴。 我們知道《易經·繫辭》的成書時代約是戰國時代, 由此可見崇高未必就一定是道德, 而是指吹捧別人, 讓人飄飄然的語言。

我們知道縱橫家們說話都是有套路的, 這一招就叫先揚後抑, 隨後蘇秦又說:

“可現在您卻打算聽命于秦國, 那麼諸侯必不會入朝楚國的章台了。 秦國最引以為憂的莫過於楚國, 楚國強盛則秦國削弱, 楚國衰弱則秦國強大, 楚、秦兩國勢不兩立。 所以為大王考慮, 不如六國結成合縱聯盟來孤立秦國。 大王如果不組織六國合縱聯盟, 秦國必然會從兩路進軍,一路出武關,一路下漢中。這樣,楚都鄢、郢必然會引起震動。”

蘇秦用“陽”屬性的話歌頌完楚王之後,正當楚王洋洋得意的時候,忽然話鋒一轉,急轉直下,開始打臉楚王,指出楚國的戰略失當,不應該配合秦國連橫,而應該與趙國合縱。理由是秦國如果進軍六國,楚國與秦國接壤,必然會秦國大軍攻佔郢都。這個鄢、郢,不要以為只是楚國的兩個小城池,其實都是楚國的都城,比如歷史上有名的鄢郢之戰,白起的確如蘇秦所言佔據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從此衰敗。

什麼叫與陰言者,依卑下?其實就是用負面的語言貶低對方,甚至是藐視。比如蘇秦用陰言警告楚王,他可能被秦國背叛,成為階下囚。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知道蘇秦用一陽一陰的手段在說服楚威王,那麼結果怎麼樣呢?

楚王說:“寡人謹奉社稷以從”,意思是說,我聽您的。

從案例中我們知道,蘇秦只要張口說話,必然會用陰或陽的話術去說服,不僅是蘇秦,張儀、魯仲連、蘇代等人無不是如此,這其實縱橫家們說話的一個技巧,要麼抬人,要麼貶人,要麼先揚後抑,要麼先抑後揚。

案例分析完,那麼什麼是陽呢?什麼又是陰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陰與陽是一種語言的屬性,是鬼穀子定義的說話技巧。在《捭闔篇》裡,鬼穀子說:

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

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

所以,說善,說正面的好事就是陽。說惡,說負面的壞事就是陰。翻開《戰國策》,幾乎每一個縱橫家在遊說的開頭都會用這兩個方法開始。我們知道人們都喜歡美好的事情,討厭不好的事情,就如孔夫子說“好好色,惡惡臭”,只需要用話術給人描繪一個“色”,隨即再用“臭”進行恐嚇,一般人很容易被逼乖乖就範。

所以鬼穀子捭闔術的核心就是說話引導別人,沉默觀察別人。說話的方式就是陽言和陰陽,顧名思義就是用陽言吹捧別人,用陰言恐嚇別人,藉以達到自己說服的目的。

秦國必然會從兩路進軍,一路出武關,一路下漢中。這樣,楚都鄢、郢必然會引起震動。”

蘇秦用“陽”屬性的話歌頌完楚王之後,正當楚王洋洋得意的時候,忽然話鋒一轉,急轉直下,開始打臉楚王,指出楚國的戰略失當,不應該配合秦國連橫,而應該與趙國合縱。理由是秦國如果進軍六國,楚國與秦國接壤,必然會秦國大軍攻佔郢都。這個鄢、郢,不要以為只是楚國的兩個小城池,其實都是楚國的都城,比如歷史上有名的鄢郢之戰,白起的確如蘇秦所言佔據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從此衰敗。

什麼叫與陰言者,依卑下?其實就是用負面的語言貶低對方,甚至是藐視。比如蘇秦用陰言警告楚王,他可能被秦國背叛,成為階下囚。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知道蘇秦用一陽一陰的手段在說服楚威王,那麼結果怎麼樣呢?

楚王說:“寡人謹奉社稷以從”,意思是說,我聽您的。

從案例中我們知道,蘇秦只要張口說話,必然會用陰或陽的話術去說服,不僅是蘇秦,張儀、魯仲連、蘇代等人無不是如此,這其實縱橫家們說話的一個技巧,要麼抬人,要麼貶人,要麼先揚後抑,要麼先抑後揚。

案例分析完,那麼什麼是陽呢?什麼又是陰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陰與陽是一種語言的屬性,是鬼穀子定義的說話技巧。在《捭闔篇》裡,鬼穀子說:

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

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

所以,說善,說正面的好事就是陽。說惡,說負面的壞事就是陰。翻開《戰國策》,幾乎每一個縱橫家在遊說的開頭都會用這兩個方法開始。我們知道人們都喜歡美好的事情,討厭不好的事情,就如孔夫子說“好好色,惡惡臭”,只需要用話術給人描繪一個“色”,隨即再用“臭”進行恐嚇,一般人很容易被逼乖乖就範。

所以鬼穀子捭闔術的核心就是說話引導別人,沉默觀察別人。說話的方式就是陽言和陰陽,顧名思義就是用陽言吹捧別人,用陰言恐嚇別人,藉以達到自己說服的目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