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的朱元璋反腐:強人政治 人亡政息

近來不少人談論歷史上的朱元璋反腐故事。 有明史專家在電視講座中說, 明太祖注重用制度反腐, 他訂《大明律》, 編《大誥》, 對懲治腐敗做出詳細規定, 並嚴厲實行之。 這位專家沒有再進一步解釋, 引得筆者想接著說些補充的話。

大家知道,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苦, 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 其於洪武一朝展開嚴厲的反腐運動, 為中國歷朝歷代所鮮見。 朱氏反腐也確以頒佈種種律令為特色, 有規定, 有案例, 如貪污60銀兩, 除了梟首, 還要剝皮製作標本警示後人。 他不但堅決實施各項反腐規定, 還要求全國官民認真學習誦讀,

時時檢查、對照, 甚至將規定鑄成鐵牌, 立於大庭廣眾之中。 這樣的反腐運動, 說它注重制度, 似乎也說得過去。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 這與我們今天所謂“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的制度, 可完全是兩碼事。

網路配圖

簡單說來, 朱元璋反腐,

儘管頒佈了許多律令與規定, 卻脫不出人治的窠臼, 而我們今天要追求的則是法治反腐。 差別就在於:《大明律》《大誥》等法律規章是朱元璋及其統治集團少數人制定的, 且管不著他朱皇帝, 他可以為所欲為, 權大無邊;我們今天的法律必須經由全體公民(通過代表)制定, 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權在法下, 任何個人和團體都不能逾越法律。 朱元璋在反腐過程中, 憑一時之怒, “法外加刑”, 任意濫殺達數萬千計, 他自己也覺得過分, 晚年曾找理由加以開脫, 表示“以後嗣君統理天下, 止守《律》與《大誥》”。 當然在皇權至上的制度下, 這屬於空話。

人治時代, 百姓痛恨官員腐敗, 寄望于反腐強人的出現, 朱元璋恰是這樣的強人。 他統帥三軍,

開國打得天下, 樹立了絕對權威。 洪武十三年殺宰相胡惟庸後, 進而取消宰相制, 朱皇帝便集國家各項最高權力於一身, 只見貪官如割韭菜般一茬茬倒地, 成效不可謂不顯著, 直殺到政府機關無官辦事, 不得不發明案犯戴鐐回衙上班的“徒流”辦法。 可是貪官前赴後繼, 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怎麼也反不完!洪武十八年, 戶部侍郎郭桓貪污案牽出各地官員, 有幾萬人被殺。 老朱歎曰:“其貪婪之徒, 聞桓之奸, 如水之趨下, 半年間弊若蜂起, 殺身亡家者不計其數。 出五刑以治之, 挑筋、剁指、刖足、髡發、文身, 罪之甚者歟!”他想不明白“朕自即位以來”, 以如此強力的手段和殘酷之極的刑罰, 仍不能遏阻腐敗, 眾官“俱系奸貪”是何道理?直到560年後,
毛澤東在延安窯洞與黃炎培對話, 才回答和解決了這個問題, 毛說, “我們已經找到新路, 這條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 才能夠跳出中國傳統政治腐敗亡國的週期律。

說到這裡, 還須提及史載朱元璋也曾許民執貪官進京, 這種事即使有也沒什麼意義,

其與毛澤東上述“讓人民來監督政府”的性質根本不同。 朱起兵草莽, 但他一旦掌握政治權力, 當上皇帝, 就變質成為了“民”的“主子”, 他對貪官的仇恨或許還與其民間出身有那麼一絲聯繫, 然其反腐的目的已完全是為了維護朱家的私天下, 而朱家天下絕對不可以抬高“民”的地位, 讓“民”來參與政事的, 他極其敏感、毫不含糊。 朱元璋讀《孟子》, 對“民為貴, 社稷次之, 君為輕”, “天視自我民視, 天聽自我民聽”, “君有大過則諫, 反復之而不聽, 則易位”等語極為惱怒, 說孟子“這老兒要是活到今天, 非嚴辦不可”。 他下令把孟子牌位扔出孔廟。 朱家王朝對人民的榨取和欺壓一點不比歷朝遜色, 洪武末年供諸王府消費的祿米就占到全國收入的1/4以上;有官員上書建議朱皇帝不要選已經許配人家的女孩進宮, 竟被他活活剁成肉泥。

當然朱元璋也知道反腐沒有監督不行,他採取一種體制內的自我監督,即派親信巡視,“專主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無不奏聞”。這些親信人員叫作“檢校”,後來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機構——錦衣衛。錦衣衛與政府其他部門無隸屬關係,由皇帝直接指揮,只對皇帝負責。原來的檢校只有偵察權,沒有審判、處刑權,錦衣衛則集偵察、審判、處刑於一身,權力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可怕,全國各地大小官員均在其監視之下,惶惶不可終日。由於這種監督權力自身不受監督,錦衣衛特務們橫行霸道、為非作歹,成為有明一代最黑暗的事蹟。

我們現代社會反腐敗,輿論監督不可或缺。當年朱元璋雖沒有念過什麼書,卻深知鉗制思想輿論,對維持專制統治的重要性。他下令《孟子》一書中那些“民貴”“君輕”的有害言論必須徹底刪除,方可印行;並且鎮壓那些不肯合作的讀書人。《大誥》中有條律說:“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隨著宮廷政治鬥爭日趨激烈,朱皇帝愈發不信任讀書人及其文章,總覺得他們不滿現實,在變著法子罵自己。洪武年間的文字獄迭出,且荒誕不經,如因老朱造反起家,當過和尚,讀書人作文須忌“則”字(安徽口音同“賊”),還須避“禿”“光”等字,否則就會帶來殺身之禍。朱氏這種所作所為,給中國歷史文化增添了一頁恥辱。

強人政治的特點是人亡政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死,其反腐運動亦隨之偃旗息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不久朱家叔侄便因爭奪國家最高權力大打出手;朱元璋在世時,曾訂太監不得干政鐵律,甚至不許太監識字,他的子孫們卻演出了縱容劉瑾、魏忠賢等閹黨亂政、腐敗得一塌糊塗的醜劇。

竟被他活活剁成肉泥。

當然朱元璋也知道反腐沒有監督不行,他採取一種體制內的自我監督,即派親信巡視,“專主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無不奏聞”。這些親信人員叫作“檢校”,後來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機構——錦衣衛。錦衣衛與政府其他部門無隸屬關係,由皇帝直接指揮,只對皇帝負責。原來的檢校只有偵察權,沒有審判、處刑權,錦衣衛則集偵察、審判、處刑於一身,權力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可怕,全國各地大小官員均在其監視之下,惶惶不可終日。由於這種監督權力自身不受監督,錦衣衛特務們橫行霸道、為非作歹,成為有明一代最黑暗的事蹟。

我們現代社會反腐敗,輿論監督不可或缺。當年朱元璋雖沒有念過什麼書,卻深知鉗制思想輿論,對維持專制統治的重要性。他下令《孟子》一書中那些“民貴”“君輕”的有害言論必須徹底刪除,方可印行;並且鎮壓那些不肯合作的讀書人。《大誥》中有條律說:“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隨著宮廷政治鬥爭日趨激烈,朱皇帝愈發不信任讀書人及其文章,總覺得他們不滿現實,在變著法子罵自己。洪武年間的文字獄迭出,且荒誕不經,如因老朱造反起家,當過和尚,讀書人作文須忌“則”字(安徽口音同“賊”),還須避“禿”“光”等字,否則就會帶來殺身之禍。朱氏這種所作所為,給中國歷史文化增添了一頁恥辱。

強人政治的特點是人亡政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死,其反腐運動亦隨之偃旗息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不久朱家叔侄便因爭奪國家最高權力大打出手;朱元璋在世時,曾訂太監不得干政鐵律,甚至不許太監識字,他的子孫們卻演出了縱容劉瑾、魏忠賢等閹黨亂政、腐敗得一塌糊塗的醜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