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後妃系列·哲憫皇貴妃

【簡介】

高宗哲憫皇貴妃。 正黃旗包衣富察氏。 原任佐領翁果圖之女。 雍正年間侍奉皇四子于潛邸為妾室。 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午時, 生皇四子之長子永璜。 雍正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寅時, 生皇四子之二女。 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日薨逝。 八月二十三日, 世宗崩逝, 皇四子寶親王即位, 是為高宗。 乾隆元年十月, 追封為哲妃。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四日, 追晉為皇貴妃。 二十六日, 追晉為哲憫皇貴妃。 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奉安裕陵。

《星源集慶》內的哲憫皇貴妃

【入宮背景】

高宗的哲憫皇貴妃出身內務府正黃旗包衣, 內務府旗人作為皇帝的包衣, 有為宮廷服務的義務, 哲憫皇貴妃即是在皇四子處充任使女的。 在其過程中, 與主人皇四子發生了關係, 於是成為了皇四子的侍妾。

【家族背景與家庭情況】

哲憫皇貴妃出身正黃旗包衣富察氏, 這一支富察氏世居噶哈裡和羅舍林村地方,

與世居沙濟地方的孝賢純皇后一族並非同族。 換句話說, 她們雖然都姓富察氏, 但是並沒有父系的血緣關係。

根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記載, 哲憫皇貴妃這一支富察氏的祖先叫做尼雅唐鄂, 約在尼雅唐鄂的孫輩或曾孫輩時被編入八旗。 哲憫皇貴妃的父親翁果圖, 是尼雅唐鄂的七世孫, 其族人出任佐領、步軍校、防禦、筆帖式等職位, 都是八旗內的中級或中下級職官。 這樣看來, 哲憫皇貴妃也算是官宦人家出身。

另外, 哲憫皇貴妃的家世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答。 官書中,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將其家族記為“正黃旗滿洲”, 而在《欽定八旗通志》裡, 則明確記載翁果圖為包衣佐領, 並且在任包衣佐領之前曾任包衣大,

這指向了其家族的旗籍應該是正黃旗包衣, 甚至是正黃旗包衣的管領下人, 即所謂的辛者庫人。 這種差別的產生, 一般情況下是因為“分族”所帶來的, 即這家富察氏可能分為了東北和京旗兩支, 其中東北的為正黃旗滿洲, 防禦、協領等官也都是典型的駐防官員, 而在京旗的一支, 則是正黃旗包衣, 旗籍有別。 單從《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記錄上來看, 其家可能在東北的族人較多, 入京旗的反而較少。 順便一提, 東北駐防停止向京旗輸入秀女, 是在乾隆朝中後期的事情。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裡的哲憫皇貴妃家族

【封號釋義】

哲憫皇貴妃在生前並沒有獲得封號, 其去世之後, 獲得了“哲妃”的追封。 根據內務府《鴻稱通用》的記載, 哲妃的“哲”字, 滿語為“getuken”, 意為“乾淨”, “清楚”, 這個詞與“ulhisu”等詞連用, 則有“聰明”之意。 後來的追諡“哲憫”, “哲”如前文, 而“憫”的滿文則是“hairacuka”, 意為“可惜”。

【入宮之後的生活】

從各種記錄來看, 哲憫皇貴妃可能是高宗最開始所寵愛的女人。 雍正五年七月, 高宗娶進了嫡福晉, 也就是後來的孝賢純皇后,

而幾乎在同時, 哲憫皇貴妃作為高宗的侍妾, 就已經懷孕了, 並且在之後生下了高宗的皇長子永璜。 後來高宗屢屢跟嫡福晉富察氏生育子女, 但哲憫皇貴妃依然能在雍正九年生育皇二女, 這都表明哲憫皇貴妃相當受到高宗的寵愛。

高宗乾隆帝青年時吉服像

但是由於出身畢竟較差,雍正十二年指定高宗的側福晉,則讓出身較好的繼皇后納喇氏和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占了先。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沒有獲得側福晉的身份導致心情抑鬱,哲憫皇貴妃在第二年七月初三日就薨逝了,此時距離其丈夫高宗登極,只剩一個半月而已。

可以想知的,在高宗繼位後,哲憫皇貴妃至少會獲得妃位,若按照次序升降,次序應該僅次於繼皇后。若哲憫皇貴妃長壽,高宗後宮的發展可能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當然,歷史不容假設,在高宗登極之前病逝的哲憫皇貴妃,最終是和慧賢皇貴妃一起得到了皇貴妃的追封,並且得以入葬裕陵,這裡也可以看出其在高宗心中還是有相當的分量的。

高宗乾隆帝青年時吉服像

但是由於出身畢竟較差,雍正十二年指定高宗的側福晉,則讓出身較好的繼皇后納喇氏和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占了先。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沒有獲得側福晉的身份導致心情抑鬱,哲憫皇貴妃在第二年七月初三日就薨逝了,此時距離其丈夫高宗登極,只剩一個半月而已。

可以想知的,在高宗繼位後,哲憫皇貴妃至少會獲得妃位,若按照次序升降,次序應該僅次於繼皇后。若哲憫皇貴妃長壽,高宗後宮的發展可能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當然,歷史不容假設,在高宗登極之前病逝的哲憫皇貴妃,最終是和慧賢皇貴妃一起得到了皇貴妃的追封,並且得以入葬裕陵,這裡也可以看出其在高宗心中還是有相當的分量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