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泰達鹽鹼地綠化經驗受矚目,京冀園林局長來學習

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地園林局長“天津濱海新區重鹽鹼地綠化精品專案”觀摩研討會日前在泰達召開。

會議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城市綠化專業委員會主辦,

天津泰達綠化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旨在通過探討京津冀生態一體化格局下的共性特點與解決方案, 交流園林綠化及生態建設的前沿技術和實踐經驗;此外, 通過推廣泰達特色鹽灘綠化技術體系成果, 共用鹽鹼地綠化前沿技術及實踐經驗, 積極推進區域發展與生態城市綠化建設。 會議邀請京津冀三地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領導、各經濟功能區城市綠化主管部門領導共計40余位嘉賓與會。

13日上午

會議組織全體與會嘉賓對泰達綠化集團鹽鹼地綠化研究中心功能實驗室、研發樓、勞動公園、泰達植物資源庫、樹木根系微生態調控試驗基地及開發區MSD景觀工程進行了參觀。

其間, 由泰達綠化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專業講解,

各位代表不僅直觀感受到了泰達綠化集團的綠化和科研成果, 更對濱海新區的綠化新貌和發展成就有了深入的瞭解。

其中, 泰達植物資源庫月季園成為此次參觀的亮點。 繼2010年籌備建設、2011年開始進行品種搜集引進以來, 目前共收集月季品種近700個, 涵蓋多種類型和花色, 品種豐富度及栽植規模在天津市同類園區中居於前列。

同時已利用太空育種、雜交等多種方式開展新品種培育研究, 5個月季新品種正在國家林業局申報中。 今年新引進歐洲月季系列399個, 如“瑞典女王”“安尼克城堡”“歡笑格魯吉亞”等, 歐月系列作為目前月季市場中的新秀, 花朵重瓣性更強, 觀賞價值更高。

下午

與會嘉賓參觀了由泰達綠化設計、建設的中新天津生態城遺鷗公園。

項目占地15萬平方米, 於去年4月開始建設, 以保護遺鷗、生態科普為主題, 相容古海岸、海洋文化內涵, 共分遺鷗覓食區、生態緩衝區、科普參觀區三大區域, 旨在建成以防潮堤沿線水體和濕地空間為載體的“遺鷗生態濕地公園”。

綠化方面, 園區主要種植法桐、垂柳、毛白楊、白蠟、欒樹、皂莢、千頭椿、國槐等喬木, 山桃、山杏、山楂、桑樹、紫葉李、金銀木、木槿等灌木;遺鷗大道主要種植國槐、白蠟、毛白楊、柳樹、刺槐等喬木, 金銀木、紫葉李、木槿、連翹等灌木。 現已基本完成苗木栽植, 整體工程完成總進度的90%, 預計6月完工並對外開放。

參觀過後, “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建設研討會”如期舉行

首先,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城市綠化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天津市風景園林學會理事長郭喜東致開幕辭。

隨後, 泰達綠化集團張清董事長作了題為《天津濱海新區鹽灘綠化三十年理論與實踐》的主旨報告。 他詳細介紹了開發區創造的經濟奇跡和生態奇跡、開發區綠化的特點和難點、泰達綠化在鹽灘綠化方面做出的貢獻,

總結了泰達綠化三十年來以“一個信念, 六大經驗”為核心的成功經驗;並希望分享泰達綠化獨特的鹽灘綠化技術體系, 以濱海重鹽鹼地生態綠化建設先行者和“過來人”的姿態, 為周邊區域生態建設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尋求京津冀區域內的合作共贏, 攜手打造沿海綠色生態城市。 最後, 各位與會嘉賓就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的園林綠化、生態建設等議題展開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

本次會議以“京津冀協同發展”及雄安新區設立為契機,著眼區域共同體建設與發展,分享了以“泰達模式”為代表的鹽灘綠化技術體系成果與實踐經驗,深入探討了京津冀一體化視野下的園林綠化及生態城市建設相關議題,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有意義的觀點和問題,為致力於生態綠化科研和建設的各界人士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臺。同時,這也是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城市和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貫徹落實,對於推動京津冀一體化、生態園林產業發展、生態城市建設和美麗中國願景的實現,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本次會議以“京津冀協同發展”及雄安新區設立為契機,著眼區域共同體建設與發展,分享了以“泰達模式”為代表的鹽灘綠化技術體系成果與實踐經驗,深入探討了京津冀一體化視野下的園林綠化及生態城市建設相關議題,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有意義的觀點和問題,為致力於生態綠化科研和建設的各界人士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臺。同時,這也是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城市和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貫徹落實,對於推動京津冀一體化、生態園林產業發展、生態城市建設和美麗中國願景的實現,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