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靜觀]佯裝批評

去年十一假期, 我帶著15個月大的兒子馬里奧回爺爺奶奶家。 提前很久籌畫行程, 我訂到了孩子午睡時段的特價頭等艙。 當我牽著志得意滿、精力充沛的他走進機艙, 明顯感覺到其他7名乘客間彌漫的絕望。 尤其是鄰座一位企業家模樣的老阿姨, 哀怨的眼神像在說, “今天的票算是白買了”。

我的小孩, 即便只和同齡男孩子比, 也是最淘的一個。 但是, 每個小孩子是有自己的溫順密碼的。 坐下後, 馬里奧看了會兒舷窗外的飛機, 等到起飛, 安靜吃完飯, 叼上奶嘴, 一路睡到目的地。 這可能是鄰座阿姨最安靜的一次與小孩同行的經歷。

飛機著陸時, 她感激地對我說, 你真高明。

那一瞬間我感覺自己像媽媽界的順豐快遞, ——並不是我做得有多好, 而是許多人, 真的做得太差了。 這兩天, 網上流傳一個視頻, 大連一位元母親帶4歲女兒在飯店吃飯, 由於女童太吵引發鄰桌一女大學生不滿, 走過去踹了女童, 雙方隨即撕打在一起。 女大學生主動攻擊4歲小孩, 無論如何都反映出其道德感的薄弱和自控能力的低下, 孩子媽媽的憤怒, 我理解。 但當她委屈地說, “孩子在公眾場所吵鬧是不對, 我正在那批評孩子”, 這話太熟悉了。

視頻裡可以看到, 小女孩已經完全放飛自我, 竄至另一桌桌底並拖動椅子將自己擋住。 我聽不到現場的雜訊, 但從孩子的歡脫程度和活動範圍,

也能想像周邊人的困擾。 這個過程中, 孩子媽媽僅僅用手指著孩子, 連站起來阻止的意思都沒有。 這種家長在公園滑梯和遊樂場裡處處可見。 橫行的熊孩子, 一旦對別家孩子造成衝撞, 家長就在旁邊不溫不火地說“你這樣可不行啊”、“媽媽要批評你了”, 說完縱虎歸山。 真拉開架勢教育這小毛孩多費勁呀, 不如等孩子自己長大, 自然就不滿飯館竄了, 這十幾年裡, 我就口頭批評一下吧。

所以這句“我正在批評孩子”真是讓我反感到了家。 從孩子的表現看, 很顯然, 家長的“批評”完全無效。 孩子雖小但不傻, 她明白, 媽媽雖然在“批評”自己, 但這個批評不會產生任何後果, ——過去不曾有後果, 這次也不會有。 媽媽心裡更明白,

這寶貝女兒, 愛怎樣怎樣吧, 只不過, 都吵嚷成這樣了, 總得做個“批評”的樣子, 對身邊的朋友、對飯館裡的其他食客, 都是個交代。

有孩子之後, 看到滿世界被熊孩子折磨得不堪其苦、在公眾場合下不來台的家長, 面對“這孩子怎麼說都不聽”的訴苦, 我再沒有一絲同情。 反倒是這些孩子, 非常可憐。 本可以由父母簡單明確地告訴他們這個世界必須遵守的規則, 如今, 只能熊完十八年, 再去全世界的鄙夷裡, 慢慢習得。

馬里奧明白所有“熊”的後果, 但偶爾, 還是會忍不住熊。 比如, 母親節那天, 全家去茶餐廳吃飯, 他拿著筷子, 到處戳咖喱和辣椒蘸料。 三次警告完畢, 全家微笑見證我給他喂下了筷子上的咖喱, 這個遊戲的樂趣瞬間消失。

不知道大連那位媽媽, 在批評之餘, 捨得讓孩子來這麼一下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