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彈珠機行業屬夕陽行業 為何Okura新股招股那麼火?!

港股解碼, 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 20年專注港股, 金融名家齊聚, 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 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 文|張偉倫,

香港財華社資深財經記者。

第三間在日本從事彈珠機業務的上市公司已在港掛牌, Okura(01655-HK)宣佈其公開發售部份獲超額認購1016倍, 翻查另外兩間上市公司的公開招股結果, 在2015年4月掛牌的Niraku(01245-HK)只錄得逾2倍認購, 至於第一間進軍香港資本市場的Dynam(06889-HK), 其公開發售部份更是未足額。 從Dynam到Okura公開招股的認購情況, 反映出從事日本彈珠機業務的公司, 投資者的吸引力大增。 否則不會5年內, 從事有關業務的上市公司公開發售部份, 出現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投資者真的瞭解日本彈珠機業務嗎?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話題。

Okura公開招股反應強烈, 首日股價表現相當理想。 該公司在5月15日掛牌, 首日表現升6.66%, 尚算不俗。

先交代一下日本彈珠機行業的背景。

相信不少讀者也曾玩過彈珠機, 即投幣後, 調校機內的把手角度, 努力把彈珠彈進可以獲獎的區域。 用文字演繹可能較難理解, 但是只要玩家一試, 便會明白當中的運作原理。 日本彈珠機的運作與一般彈珠機差別不大, 不過當彈球彈進了中獎部份, 跌出來的不是現金, 而是彈珠。

但彈珠機業務是純粹的遊戲業務嗎?不, 其根本上就是一個博彩業務。 在日本賭業仍未陽光化前, 當地居民要在國內參與博彩活動, 主要是前往設有彈珠機的遊戲館內完成。 當中獎獲得大量彈珠後, 便可以換取禮物, 再將禮物向商戶出售, 便可以兌換成現金。 此等曲折形式, 目的是希望掩蓋這項遊戲的博彩本質。

香港的投資者對這樣的「遊戲」有多少認識,

是一個謎, 所以解釋了為何作為當地市場領導之一的Dynam, 當年公開招股時不獲足額認購。 可是今次Okura公開認購卻錄得逾千倍記錄, 為何在短短5年間出現這樣變化?除了投資者對當地彈珠機行業認識增加,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這就是日本國會已通過了當地開設賭場的法案。

與昔日相比, 日本國內對博彩業的態度已有較大的包容程度, 除了彈珠機外, 其他博彩活動包括獎券﹑賽馬﹑賽艇及賽單車等可接受投注的項目, 反映出日本博彩業其實已相當多元化。 同時日本也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博彩業市場。 據據《彭博》引述日本生產性本部(Japan Productivity Center)的資料顯示, 在2015年當地彈珠機市場規模為2020億美元, 賽馬市場規模亦達到250億美元。

以日本博彩業市場規模之大, 加上近年日本政府致力吸引海外旅客前往當地觀光, 預料在2020年時, 每年前往日本旅遊的旅客數目高達3000萬人次, 而當地政府計畫日後開設的賭場, 其主要針對海外旅客。 若每年前往日本觀光的旅客達到3000萬人次, 相信已為當地賭場業務帶來了充足的客源。

博彩企業對日本賭業市場發展相當有信心。 一眾在港上市的賭企紛紛表示要取得日本賭牌,同時計畫斥資數以十億美元在當地投資,其中新濠國際(00200-HK)主席何猶龍,更明言要不惜代價亦要取得日本賭場賭牌。 為何何猶龍下了如此強大的決心,因為他指出若日後在大阪及橫濱等大城市開賭場,預料每個城市賭收可以達到200億美元。

以澳門在2013年時賭收約為450億美元而言,即日本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二大博彩市場。 在此背景下,不難明白為何有小賭王之稱的何猶龍,會如此不惜工本仍要取得賭牌。

那麼日本開賭跟三間彈珠機公司有何關係?市場人士早已預期,日本政府批出賭牌時,當地公司一定會取得牌照,不排除屆時Dynam等彈珠機營運商將會取得牌照,屆時會否成為與其他博企合作夥伴?一直成為投資者憧憬對象。 事實上近年Dynam不時籌辦考察團,邀請分析員及記者前往日本拜會國會議員,以及考察個別潛在賭場選址,難免讓投資者有此憧憬。

若有機會成為日本賭場營運商,是投資者追捧彈珠機公司的原因,若撇除此因素,單論其主要業務,其表現又如何呢?在三間營運商中,Dynam規模最大,據該公司截至去年9月底的業績內顯示,在當地合共擁有444間遊戲館; Niraku則擁有56間遊戲館。 至於即將掛牌的Okura,其規模更加比不少前述兩間,據招書股內披露,該公司只有18間遊戲館,當中12間位於九州,明顯過份集中於九州。按投注額而言,Okura只是九州地區第十大營運商。一間只在九州地區營運為主的彈珠機公司,受投資者歡迎程度竟然可以高於規模可以位元列龍頭之一的Dynam?當中除了是因為投資者憧憬日後日本開賭,已在港上市的彈珠機營運商有份參與機會極高,實在想不出其他更有力的理由作解釋。

既然在規模上有差距,三者業績表現當然不可以作出直接比較。截至去年9月底的中期業績,Dynam錄得收益為798.08億日圓,按年升5.2%,擁有人應占純利為38.6億日圓,按年跌19.3%,派中期息6日圓。值得注意Dynam中期每股盈利為5.04日圓,即中期派息金額高於每股盈利。

至於Niraku方面,截至去年9月底,中期業績收益為148.47億日圓,按年下跌5.5%,股東應占溢利為3.63億日圓,按年增加760%,中期息為0.09日圓,派息率為30%。

在5月15日掛牌的Okura的表現如何?據該公司招股檔內顯示,截至去年10月底的4個月,收益為30.65億日圓,按年減少18.1%,利潤為2600萬日圓,按年大減75.9%。該公司在招股檔內明言,目前並未有明確派息政策。

其實日式彈珠機行業在當年已是開到荼靡,最主要原因與當地年輕一代對步入彈珠機遊戲館的意欲並不明顯,所以彈珠機營運商目前將新開分店的選址,集中於Outlet等較偏遠的地區,希望可以吸納家庭客,以及已上年紀的一族。可是當日後賭場開幕後,究竟對彈珠機行業而言,是可以產生協同效應?還是加快彈珠機行業逐步淡出日本博彩行業?投資者在投資彈珠機公司前,有關問題必須提問。

■ 編輯|徐冰瑩,財華社財經編輯。

至於即將掛牌的Okura,其規模更加比不少前述兩間,據招書股內披露,該公司只有18間遊戲館,當中12間位於九州,明顯過份集中於九州。按投注額而言,Okura只是九州地區第十大營運商。一間只在九州地區營運為主的彈珠機公司,受投資者歡迎程度竟然可以高於規模可以位元列龍頭之一的Dynam?當中除了是因為投資者憧憬日後日本開賭,已在港上市的彈珠機營運商有份參與機會極高,實在想不出其他更有力的理由作解釋。

既然在規模上有差距,三者業績表現當然不可以作出直接比較。截至去年9月底的中期業績,Dynam錄得收益為798.08億日圓,按年升5.2%,擁有人應占純利為38.6億日圓,按年跌19.3%,派中期息6日圓。值得注意Dynam中期每股盈利為5.04日圓,即中期派息金額高於每股盈利。

至於Niraku方面,截至去年9月底,中期業績收益為148.47億日圓,按年下跌5.5%,股東應占溢利為3.63億日圓,按年增加760%,中期息為0.09日圓,派息率為30%。

在5月15日掛牌的Okura的表現如何?據該公司招股檔內顯示,截至去年10月底的4個月,收益為30.65億日圓,按年減少18.1%,利潤為2600萬日圓,按年大減75.9%。該公司在招股檔內明言,目前並未有明確派息政策。

其實日式彈珠機行業在當年已是開到荼靡,最主要原因與當地年輕一代對步入彈珠機遊戲館的意欲並不明顯,所以彈珠機營運商目前將新開分店的選址,集中於Outlet等較偏遠的地區,希望可以吸納家庭客,以及已上年紀的一族。可是當日後賭場開幕後,究竟對彈珠機行業而言,是可以產生協同效應?還是加快彈珠機行業逐步淡出日本博彩行業?投資者在投資彈珠機公司前,有關問題必須提問。

■ 編輯|徐冰瑩,財華社財經編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