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厚黑學——厚與黑處世楷模劉備

任何有遠大抱負想成為天下之首的人, 沒有一個人能夠順理成章、安安穩穩地登上皇帝的寶座, 更何況是在三國諸候爭霸的時期, 能以厚黑處世而被稱為楷模的惟有劉備一人。 以仁愛的姿態對待結拜兄弟, 以體恤之心對待謀士, 以不忌冷淡而三顧茅廬求諸葛亮出山, 以仁義之德欲擒故縱贏得徐州, 然而其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成為一世之王。

韜光養晦, 借雷巧掩飾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講述了一個劉備借雷巧掩飾的智謀故事。

劉備投靠曹操之後, 仍然雄心壯志未減。 同時劉備也防備曹操的謀害,

於是他就在住處後院種菜, 親自澆灌, 以為韜晦之計。 關羽、張飛對此不解, 問道:“兄長你不留心天下大事, 卻學小人之事, 為什麼呢?”劉備說:“這不是二位兄弟所知道的。 ”二人也就不再多言了。

一天, 曹操派人請他去赴宴, 劉備不知曹操用意, 心裡忐忑不安。 酒到半酣, 忽然烏雲密佈, 驟雨將至。 曹操突然問道:“玄德久曆四方, 一定非常瞭解當世的英雄, 請說說看。 ”劉備便歷數了袁術、袁紹、劉表、孫堅、劉璋、張魯、張繡等人。 不料, 曹操鼓掌大笑道:“這些碌碌無為之輩, 何足掛齒!”劉備說:“除了這些人之外, 我實在不知道了。 ”曹操說:“凡是英雄, 都是胸懷大志, 腹有良策, 有包藏宇宙之機, 吞吐天地之氣。 ”劉備說:“那誰能擔當此英雄之名呢?”曹操先用手指指劉備,

又指指自己, 說:“當今天下英雄, 只有您和我曹操了。 ”劉備聞聽此言, 心中一驚, 手中所持的筷子不慎掉到地上。 正巧這時外面雷聲大作, 劉備靈機一動, 便從容俯下身去拾起筷子, 說:“一震之威, 乃至於此。 ”曹操笑著說:“大丈夫也怕雷震嗎?”劉備說:“聖人雲:‘迅雷風烈必變’, 怎能不怕呢?”就這樣, 劉備把自己聞言失態的驚恐輕輕掩飾而過, 曹操也就不再懷疑劉備有野心了。

曹操自以為是英雄, 心裡又害怕劉備與之敵對, 一向只是小心相待, 沒有當面說出, 可是酒後吐真言, 不覺順口說出。 劉備在投靠曹操期間一直裝呆, 如今卻被曹操一語道破, 心中哪能不驚?於是筷子不覺滑落地上。 為什麼曹操一說, 劉備亦是英雄,

劉備便舉止失措?原因是劉備雖投靠曹操, 卻始終不甘寄人籬下, 始終圖謀東山再起。 但是曹操生性機敏, 怎會對劉備的失態不生疑心。 於是劉備趁雷聲大作, 從容俯下身去拾起筷子, 說:“一震之威, 乃至於此。 ”虧此一語隨機應變, 當即把自己的失態行為掩飾過去。 又說:“聖人迅雷風烈必變, 安得不畏?”淡淡一語, 妙在有意無意之間把曹操也瞞過去了。 劉備隨機應變, 借雷巧飾自己的失態, 使曹操對他沒起疑心, 實在機警敏銳過人。

古人雲:“木秀于林, 風必摧之。 ”鋒芒畢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別人的非議和敵視, 在人生的舞臺上尤其如此。 劉備在三國時期, 善於保存自己, 激流勇退, 但他並不是消極地避凶就吉, 而是為了養精蓄銳,

待機而動, 因為劉備懂得韜光養晦。 《周易·繫辭下》:“尺蠖之屈, 以求信也;龍蛇之蟄, 以存身也。 ”劉備隱藏自己的才華, 隱蔽自己的真實企圖, 只因當時自己力量不足, 處於劣勢時首先要保全自己, 這樣才會有日後東山再起的機會。 可見劉備的深謀遠慮。

欲擒故縱, 三讓徐州

從劉備欲擒故縱, 三讓徐州的故事中, 也體現出了他的深謀大略。

漢獻帝初平四年(183年), 割據兗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應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余口到兗州。 途經徐州時, 徐州牧陶謙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張護送曹嵩一行。 不料都尉張殺死曹嵩及其家人, 席捲財物逃跑了。 於是曹操便把賬記在陶謙身上, 以為父報仇為名, 發兵攻打徐州。

陶謙面對兵臨徐州城下的曹操大軍,

自知難以抵敵, 便採納別駕從事糜竺的建議, 請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來相救。 孔融請劉備同去救陶謙。 劉備遂欣然帶領關羽、張飛、趙雲和數千人馬奔赴徐州。

來到徐州城下, 劉備率軍與曹軍於禁所部小試鋒芒, 初戰告捷, 使久被曹軍圍困的徐州暫時緩解了危機。 於是陶謙急令將劉備迎入城內, 盛宴款待。 陶謙席間主動提出將徐州讓給劉備, 並對劉備懇切地說:“當今天下大亂, 國將不國;公乃漢室宗親, 正當為國出力。 老夫年邁無能, 情願將徐州相讓, 公勿推辭。 我當自寫表文, 申奏朝廷。 ”劉備聞言愕然, 急忙推辭說:“我雖是漢室苗裔, 但功德不足稱道, 任平原相猶恐不稱職。 我本是為了義氣前來相助, 您這樣說,莫非懷疑我有吞併之心?”陶謙表白說:“這是老夫推心置腹之言,決非虛情假意。”但劉備只是推辭,終不肯接受。糜竺見二人再三辭讓,便說:“現在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待事平之後,再議相讓不遲。”於是劉備寫信給曹操,希望曹操以國家大義為重,撤走圍困徐州之兵。恰好這時呂布攻破兗州,進佔濮陽,威脅曹操後方,因而曹操便順水推舟,賣個人情,接受劉備建議,退兵而去。

陶謙見曹軍撤走,徐州轉危為安,便差人請劉備、孔融、田楷等入城聚會,慶祝解圍。飲宴既畢,陶謙再向劉備提出讓徐州。劉備說:“我應孔融之約救援徐州,是為義而來。現在若無端據有徐州,天下將以為我是不義之人。”糜竺、孔融及關羽、張飛等皆紛紛勸劉備接替陶謙治理徐州。劉備苦苦推辭說:“諸位欲陷我於不義嗎?”陶謙推讓再三,見劉備終不肯受,便說:“如您必不肯受,那就請暫駐軍近邑小沛,以保徐州,如何?”眾人也都勸劉備留駐小沛,劉備方始同意。

不久,陶謙染病,日漸嚴重,便派人以商議軍務為名,把劉備從小沛請來徐州。陶謙躺在病榻上對劉備說:“今番請您前來,不為別事,只因老夫病已垂危,朝夕難保;萬望您以漢家城池為重,接受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劉備說:“可讓您的二位公子接班。”陶謙說:“其才皆不能勝任。老夫死後,還望您多加教誨,千萬不能讓他們掌握州中大權。”劉備還是辭讓,陶謙便以手指心而死。陶謙死後,徐州軍民極力表示擁戴劉備執掌州權,關羽、張飛也再三相勸。至此,劉備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權,擔任徐州牧,不但博取仁義忠厚之名,而且還贏取了民心。

劉備之所以三辭徐州,是出於對當時情勢的清醒認識。當時的徐州正處於四戰之地,野心勃勃的曹操正虎視眈眈。一旦接管,兵鋒相向自不待言。此外,鄰近的軍閥如袁術、呂布、袁紹之輩都在覬覦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徐州,懷有兼併野心,這些都是潛在的危險。由此可見,當時的徐州並不是一顆好吃的果子,弄不好就會有惹火燒身的危險。即使徐州牧陶謙真心相讓,其部下能否心悅誠服?都是很現實、很嚴重、很迫切的問題,不容劉備不顧慮!當然,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徐州,對於劉備來說,畢竟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因而陶謙一死,在外有北海相孔融的支持、內有糜竺及徐州軍民的廣泛擁戴的情況下,劉備便不失時機地同意接替陶謙任徐州牧,將徐州據為己有。

贏得人心,遣徐孝母

在贏得人心方面,劉備也常常高出別人一招。例如,在曹操率軍欲取荊州,派曹仁等將領帶三萬兵馬向新野進攻的時候,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劉備聽取了徐庶的計謀,接連兩次把曹軍打得丟盔棄甲。損兵折將之後,曹操斷定劉備定有高人輔佐,經打探得知是徐庶。

曹操便決定把徐庶攬到自己這邊來,他知道徐庶為人忠孝,幼年喪父,現只有老母在堂無人侍奉,便差人將徐母騙至許昌,令徐母寫信招降徐庶。

記得關注小編哦,你的支持是小編持之以恆的動力!

您這樣說,莫非懷疑我有吞併之心?”陶謙表白說:“這是老夫推心置腹之言,決非虛情假意。”但劉備只是推辭,終不肯接受。糜竺見二人再三辭讓,便說:“現在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待事平之後,再議相讓不遲。”於是劉備寫信給曹操,希望曹操以國家大義為重,撤走圍困徐州之兵。恰好這時呂布攻破兗州,進佔濮陽,威脅曹操後方,因而曹操便順水推舟,賣個人情,接受劉備建議,退兵而去。

陶謙見曹軍撤走,徐州轉危為安,便差人請劉備、孔融、田楷等入城聚會,慶祝解圍。飲宴既畢,陶謙再向劉備提出讓徐州。劉備說:“我應孔融之約救援徐州,是為義而來。現在若無端據有徐州,天下將以為我是不義之人。”糜竺、孔融及關羽、張飛等皆紛紛勸劉備接替陶謙治理徐州。劉備苦苦推辭說:“諸位欲陷我於不義嗎?”陶謙推讓再三,見劉備終不肯受,便說:“如您必不肯受,那就請暫駐軍近邑小沛,以保徐州,如何?”眾人也都勸劉備留駐小沛,劉備方始同意。

不久,陶謙染病,日漸嚴重,便派人以商議軍務為名,把劉備從小沛請來徐州。陶謙躺在病榻上對劉備說:“今番請您前來,不為別事,只因老夫病已垂危,朝夕難保;萬望您以漢家城池為重,接受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劉備說:“可讓您的二位公子接班。”陶謙說:“其才皆不能勝任。老夫死後,還望您多加教誨,千萬不能讓他們掌握州中大權。”劉備還是辭讓,陶謙便以手指心而死。陶謙死後,徐州軍民極力表示擁戴劉備執掌州權,關羽、張飛也再三相勸。至此,劉備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權,擔任徐州牧,不但博取仁義忠厚之名,而且還贏取了民心。

劉備之所以三辭徐州,是出於對當時情勢的清醒認識。當時的徐州正處於四戰之地,野心勃勃的曹操正虎視眈眈。一旦接管,兵鋒相向自不待言。此外,鄰近的軍閥如袁術、呂布、袁紹之輩都在覬覦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徐州,懷有兼併野心,這些都是潛在的危險。由此可見,當時的徐州並不是一顆好吃的果子,弄不好就會有惹火燒身的危險。即使徐州牧陶謙真心相讓,其部下能否心悅誠服?都是很現實、很嚴重、很迫切的問題,不容劉備不顧慮!當然,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徐州,對於劉備來說,畢竟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因而陶謙一死,在外有北海相孔融的支持、內有糜竺及徐州軍民的廣泛擁戴的情況下,劉備便不失時機地同意接替陶謙任徐州牧,將徐州據為己有。

贏得人心,遣徐孝母

在贏得人心方面,劉備也常常高出別人一招。例如,在曹操率軍欲取荊州,派曹仁等將領帶三萬兵馬向新野進攻的時候,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劉備聽取了徐庶的計謀,接連兩次把曹軍打得丟盔棄甲。損兵折將之後,曹操斷定劉備定有高人輔佐,經打探得知是徐庶。

曹操便決定把徐庶攬到自己這邊來,他知道徐庶為人忠孝,幼年喪父,現只有老母在堂無人侍奉,便差人將徐母騙至許昌,令徐母寫信招降徐庶。

記得關注小編哦,你的支持是小編持之以恆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