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明星“天價薪酬”與娛樂圈的“銅臭味” 這鍋不能全讓小鮮肉背

平日裡大家“喜聞樂見”的“小鮮肉”們, 最近可算“攤上事兒了”, 不過這一次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前幾天剛閉幕的全國兩會, 全國政協委員、內地著名編劇高滿堂炮轟藝人在一部戲內的片酬占總投資的80%,

令後期製作變得非常困難。 "數字小姐"和"口香糖先生"的不敬業醜聞街知巷聞, 但小鮮肉和小花拿天價酬勞的現象屢屢爆出。 娛評人和老前輩紛紛怒斥不少明星不去認真演戲, 反而選擇出席綜藝節目賺相對較輕鬆的片酬, 其中就有大家都熟知的“老藝術家”陳道明和宋丹丹。

其實, 除了藝術家們口中的這些內地"小鮮肉", 不少港臺藝人亦會北上掘金。 而不斷曝光的“天價片酬”事件, 讓圍觀群眾瞠目結舌。

有媒體今日報導藝人演出綜藝節目片酬的情況。 據悉, 近年內地綜藝節目數目不斷增加, 藝人成為搶手貨, 片酬亦水漲船高。 有媒體曾報導, 認證為'資深綜藝節目製作人'的博主曾曝光明星參加真人秀的片酬:範冰冰以8,000萬元一季的片酬排在第一, 徐崢的《食在囧途》單集片酬600萬元, 總片酬達到7,500萬元。 臺灣歌手張惠妹也很搶手, 片酬高達7,000萬元, 備註為"四季度三個音樂綜藝在搶人"。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明星綜藝節目片酬的分級:

S級(超一線):拍一季綜藝, 是拍一部電視劇的價格:綜藝節目片酬每集500萬以上, 參加一季十到十三集的綜藝節目, 拍攝不超過三十天。 但一季片酬, 相當於拍一部電視劇, 在5,000萬到8,000萬元不等。

A級(一線):等同於兩個廣告代言, 2,000萬左右

二線:一季數百萬

其他:一季幾十萬

雖然明星的綜藝節目片酬沒有明確標準, 但有指, 藝人片酬報價會視乎節目平臺。 有網站行內人爆料, 一般來說, 明星對網上綜藝節目的報價比電視綜藝節目更高。 此外, 藝人片酬還看檔期, 因為藝人因接拍綜藝節目而要推掉其他工作, 製作公司便要向藝人賠償他損失的片酬。

另外, 亦有業內人士透露, 一線明星上綜藝有幾個原則。 最重要的是看內容是否有吸引力。 例如庾澄慶不參加和音樂無關的節目, 只上跟興趣愛好有關的綜藝;謝霆鋒參與《十二道鋒味》, 是因為真心喜歡烹飪。

削減製作費用支撐明星頂天薪酬

有製作人指出, 正常的藝人片酬跟製作費的比例是5:5, 而現在一般是7:3, 甚至高達8:2。

製作作費用下降, 品質難得保證。 大量資本湧進進入娛樂工業, 只是成為某些演員片酬升級的"墊腳石"。 之前爆料的博主也曝光了黃子韜、張藝興的片酬, 稱黃子韜在參加完《真正男子漢2》後, 電視劇片酬由2000萬至3000萬元, 開到了7000萬元。 張藝興在演完《極限挑戰》、《老九門》後, 目前演電視劇的片酬報價是8000萬元。 但這個爆料, 未得到明星本人回應。 觀眾對節目本身興趣寥寥, 只為追逐大牌明星。 資金推高藝人片酬, 由此進入惡性循環。

資本是香餑餑還是毒砒霜?

在資本急速湧入的如今,一些年輕演員尋求快速套現自己演員青春的"熱錢",而不是認真去為廣大觀眾奉獻優秀的作品,無疑是在消耗自己的演藝生涯;

去年中國有資本方斥鉅資拍了一部疑似科幻片《長城》,劣評如潮,請了好萊塢巨星馬特戴蒙演出,結果還在奧斯卡頒獎禮上被大會主持人當笑話玩了一把。《長城》不但劣評如潮,票房也慘澹,不過馬特戴蒙的巨額片酬必定飛越長城,入袋平安;

也有借殼電影大玩資本遊戲的資本方,去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葉問3》在上映之時就被爆出惡劣刷票房的行為,票房注水為了推高P2P和其他理財產品收益獲利,最終涉事的理財平臺受到有關部門清查。

對於資本進入娛樂業本來是大大的好事,首先增加更多的工作崗位和硬體配套,為保證生產精良作品提供堅實的基礎;其次,帶來更多幕前幕後優秀的劇本和從業者,演員、編劇、導演和製作人等等……

但從現有的亂象來看是扭曲資本進入的初衷,明星運用資本炒作身價;作品成了資本方玩弄財術的工具,資本的配置不合理是這些亂象的根本,而表現出來的是影視和綜藝節目氾濫,粗制濫作。

有電視評論人指出,節目能否暢銷,最關鍵還是由內容本身決定。除了製作單位瞭解,連廣告客戶也會越來越明白這個道理。故有品牌甚至投資有潛質製作公司,成立獨立製作公司,植入自家產品,爭取更大的話語權。

資本是香餑餑還是毒砒霜?

在資本急速湧入的如今,一些年輕演員尋求快速套現自己演員青春的"熱錢",而不是認真去為廣大觀眾奉獻優秀的作品,無疑是在消耗自己的演藝生涯;

去年中國有資本方斥鉅資拍了一部疑似科幻片《長城》,劣評如潮,請了好萊塢巨星馬特戴蒙演出,結果還在奧斯卡頒獎禮上被大會主持人當笑話玩了一把。《長城》不但劣評如潮,票房也慘澹,不過馬特戴蒙的巨額片酬必定飛越長城,入袋平安;

也有借殼電影大玩資本遊戲的資本方,去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葉問3》在上映之時就被爆出惡劣刷票房的行為,票房注水為了推高P2P和其他理財產品收益獲利,最終涉事的理財平臺受到有關部門清查。

對於資本進入娛樂業本來是大大的好事,首先增加更多的工作崗位和硬體配套,為保證生產精良作品提供堅實的基礎;其次,帶來更多幕前幕後優秀的劇本和從業者,演員、編劇、導演和製作人等等……

但從現有的亂象來看是扭曲資本進入的初衷,明星運用資本炒作身價;作品成了資本方玩弄財術的工具,資本的配置不合理是這些亂象的根本,而表現出來的是影視和綜藝節目氾濫,粗制濫作。

有電視評論人指出,節目能否暢銷,最關鍵還是由內容本身決定。除了製作單位瞭解,連廣告客戶也會越來越明白這個道理。故有品牌甚至投資有潛質製作公司,成立獨立製作公司,植入自家產品,爭取更大的話語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