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在蜻蜓FM聽吳曉波獨家解密企鵝帝國

5月初, 騰訊市值突破了3000億美元大關, 成為BAT市值之首, 也成為中國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 一年不到的時間裡, 騰訊市值增長了700多億美元。 已經與Facebook並列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帝國。

很多人提出疑問, 為什麼這樣一家只有18年歷史, 起初只是做即時通訊的公司會強大到如此地步? 是什麼讓它能夠走出幾年前的四面楚歌, 迅速轉型, 成長為了“另外一家公司”?它在戰略、管理、用人、文化上到底做對了哪些事, 才打造出了今時今日的騰訊?

吳曉波老師在蜻蜓FM講《騰訊是怎麼長大的》時說“這個企業太複雜了。 我前後調研了100個騰訊中高管的幹部, 週邊也做了一些調研, 寫這本書前後一共用了6年時間。 18年前, 騰訊可能是從一個錯誤開始起步的, 走上了一條仿冒的道路, 很長時間內都是在邊緣徘徊, 到如今逐漸成長為一家2萬億港幣的公司, 還在不斷的反覆運算過程中”。

吳曉波說“騰訊發展到今天有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 可以說這些理念和經驗成就了今天的騰訊, 我把他叫做馬化騰的七種武器”。

一、產品極簡主義

騰訊非常注意細節, 做的很輕, 很小, 很簡單。 據說騰訊很多員工經常會在晚上一兩點收到馬化騰的郵件, 說某個產品顏色不對, 位元組中多了半個位元組。 馬化騰在產品設計上堅持幾點:第一, 不要強迫用戶。 第二, 不要為了1%的需求騷擾99%的用戶。 第三, 淡淡的美術, 點到即止。 第四, 不要刻意迎合低齡化。

二、用戶驅動戰略

2004年大家都談平臺流量, 馬化騰卻在說用戶體驗。 產品是由產品經理驅動這個理念最近才得到大家共識, 以前都是流量、模式驅動。 小米的戰略就是典型的產品經理邏輯,

它靠資本和產品經理來驅動, 資本、文化、平臺基礎能力構成了團隊的底層。

騰訊內部有個機制——10/100/1000法則。 產品經理每個月要做10個用戶調查, 關注100個用戶博客, 收集回饋1000條用戶體驗, 這是10年前就定下來的法則。 同時騰訊也有專門研究用戶回饋的研究院。

三、內部賽馬機制

騰訊內部所有的高管都是打上來的, 沒有戰功在騰訊很難過日子。 總是在不斷調整, 一個強大的部門變成事業群, 不行的部門重新組合。 信奉美軍管理模式, 類似《湄公河行動》的突擊隊, 搞爆破, 翻譯, 無線通訊, 狙擊手, 每個人各有專長去完成共同的目標。 騰訊所有的手遊先內部廝殺, 再內測, 公測, 試運營, 做得好就把流量給你。

四、試錯反覆運算策略

五、生態養成模式

騰訊所有的戰略都是建立在面對不確定性的應對策略上。 2013年底馬化騰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一、連接一切。 二、互聯網+。

六、資本整合能力

什麼是騰訊的開放能力, 一個是流量, 一個是資本。 流量是資源, 資源可以變成資金。 騰訊是上市公司, 有大量的現金儲備, 騰訊開放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做了Q+, 然後成立了幾十億的產業並購基金做投資。 以投資的形態參與到資本市場。

七、專注創業初心

從1978年起, 中國第一批創業者都是為了生存而創業的。 像魯冠球這些創業者就是鄉鎮企業家, 文化程度低, 具有強大的破壞力。

第二批是1984年, 中國開始搞城市體制改革, 像柳傳志, 王石, 張瑞敏。

第三批是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以後,

相當一部分是對體制失望的體制內的人。 第四批就是馬雲、馬化騰這波互聯網創業人, 不再為了溫飽, 而是因為熱愛。 這幫人很年輕。 馬雲1964年, 張朝陽1964年, 李彥宏1968年, 丁磊和馬化騰1971年, 劉強東1974年, 王志東1966年。 他們現在年齡四五十歲, 還保持著創業的初心。

《騰訊是如何長大的》作為蜻蜓FM聯合吳曉波頻道打造的首款付費節目,在上線當天,無論是收聽數量和收入均超出預期。成為付費精品”專區第一個“爆款”。此後,包括蔣勳、馮侖、梁宏達、梁冬、金庸武俠全集、《那多罪案手記》等頭部付費內容紛紛上線。其中,臺灣美學大師、詩人與作家蔣勳的付費節目上線一個月,訂閱人數已經超過3萬,營收近200萬元。

“ 大量專業內容是蜻蜓FM的最大優勢。”蜻蜓FM負責人介紹,平臺已收錄全國3000多家廣播電臺、1000多家高校電臺的內容,聚合超過900萬小時的有聲節目,並與中文線上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獲得了將17K小說網、湯圓創作的內容製作成音訊作品的權利。

《騰訊是如何長大的》作為蜻蜓FM聯合吳曉波頻道打造的首款付費節目,在上線當天,無論是收聽數量和收入均超出預期。成為付費精品”專區第一個“爆款”。此後,包括蔣勳、馮侖、梁宏達、梁冬、金庸武俠全集、《那多罪案手記》等頭部付費內容紛紛上線。其中,臺灣美學大師、詩人與作家蔣勳的付費節目上線一個月,訂閱人數已經超過3萬,營收近200萬元。

“ 大量專業內容是蜻蜓FM的最大優勢。”蜻蜓FM負責人介紹,平臺已收錄全國3000多家廣播電臺、1000多家高校電臺的內容,聚合超過900萬小時的有聲節目,並與中文線上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獲得了將17K小說網、湯圓創作的內容製作成音訊作品的權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