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個點打造 承載六百年海防文化的雄崖所煥發新活力

中國山東網青島3月18日訊(記者 楊廣科) 作為青島市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承載著六百多年海防文化的雄崖所村早已名聲在外。

隨著近年來國內民俗景區“千村一面”的同質化問題日益凸顯, 如何挖掘民俗文化特色, 豐富景區旅遊內涵成為提升雄崖海防文化特色的新課題。 如今作為即墨市首批“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 雄崖所村通過外立面改造、老房子回收修繕和南城門廣場建設等系列工程, 實現雄崖景區旅遊文化的再升級, 這座古村落正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雄崖所古城位於青島即墨市田橫鎮最北部, 南側為山嶺, 東、西、北三面環丁字灣, 與西南730米處的玉皇山唇齒相依, 其地勢險要, 選位得當, 曆為軍事海防要塞。 因為白馬島上有一雄偉的赭色大斷崖, 顧名“雄崖守禦千戶所”, 簡稱“雄崖所”。

明朝初年, 倭寇經常襲擾中國沿海郡縣。 倭寇之患, 使沿海一帶民不聊生, 舉國不寧, 明廷深以為患, 遂在沿海府州縣設立衛、所, 構成嚴密的陸海防禦體系。 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 設立了雄崖守禦千戶所, 歸山東省都指揮使司管轄。 清同治《即墨縣誌》載:雄崖守禦千戶所原額設正千戶(正五品)2員,

副千戶(從五品)2員, 百戶(正六品)5員, 吏目1員, 正副千戶及百戶皆世襲。 共有京操軍春戎250名、秋戎319名, 守城軍51名, 屯田軍77名。 清初, 廢除了正、副千戶及百戶的世襲制, 改設千總1員, 率兵督守。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千總, 雄崖所並歸即墨縣治, 設置雄崖巡檢司, 設巡檢1員、把總1員, 率馬步兵30名駐防。 清乾隆年間, 雄崖巡檢司裁撤。

雄崖所為正方形城池, 每邊城牆長各一裡,分東、西、南、北四個城門, 城內十字大街貫通。 東門和北門早已傾塌;南門歷經多次修葺, 門洞和城樓上建築物尚為完好;西城門城樓已不存在, 門額題為“鎮威”, 是明代所城的遺跡。 雄崖所是山東省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的海防古城, 2008年被國家住房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9年因雄崖星漢奇觀被評為青島市八大天文景觀之一;2012年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2013年被評為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山東省鄉村記憶工程試點單位;2015年, 被授予“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示範村”。

近幾年來, 田橫鎮結合“市鳳凰雄崖生態休閒區提升工程”部署安排, 相繼投資2200萬元實施了保護提升工程, 主要包括:一是對189處明清老房屋逐宗調查摸底建檔, 予以重點保護;二是投資480萬元, 完成了中心大街青石板路鋪裝和管網下地工程, 安裝了牌坊、仿古路燈和旅遊標識牌, 並對村內6條、2200平方米具有特色的小巷, 利用雄崖所原有老舊石塊進行恢復性建設,最大程度的恢復古城原貌,彰顯古城特色,實現修舊如舊的效果;三是投資580萬元,建設了建築面積1800㎡的旅遊接待中心,與市博物館合作建設的雄崖海防博物館已正式啟用,並被命名為“青島市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和“青島市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四是將原先的老衙門進行保護性修復,打造具有歷史厚重感和獨具衛所文化特色的雄崖守禦千戶所衙門;五是對雄崖所內20處明清老房子進行回收修繕布展,打造不同年代不同時期的主題展館。

2017年,田橫鎮將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文化內涵,打造具有鄉村記憶、民俗風情和自然生態美麗的鄉村聚集區。“我感覺街道兩側的民房古色古香的,仿佛穿越到了民國時期,非常有特色。”來自煙臺的遊客張國濤對兩側頗具古韻的民居饒有興趣。據瞭解,為提升雄崖所的整體風貌,在對各地古建築修復進行認真學習借鑒的基礎上,施工單位利用舊石幹切法改造沿街兩側危牆,對新建水泥外立面牆體用真磚、真石進行鑲貼。為保證效果,建設部門還專門聘請修復古建築經驗的公司制訂了詳細的修復實施方案,並請能工巧匠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保護性修復。

利用古法修復的不僅僅是傳統民居外立面,為了打造雄崖景區的整體效果,施工單位還對南城門休閒文化廣場進行了青石板鋪裝作業。“鋪裝用的石頭都是從附近村莊收集採購而來,有些石頭甚至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為了保證施工效果,我們還專門聘請附近村莊經驗豐富的老石頭匠人進行鋪裝,最大限度的恢復歷史原貌。”田橫鎮城鄉建設中心主任朱玨玉說。

為了讓遠道而來的遊客體驗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田橫鎮專門回收老房子20餘處。在不破壞房屋原貌的基礎上按不同功能、用途等對老民居進行仿古改造升級,讓遊客徜徉在老酒坊、小茶館、手工作坊的濃厚氛圍中,親身體驗膠東傳統民俗的獨特魅力。“為了保留鄉村記憶,重現歷史場景。今年我們對雄崖所十字街原有的朱氏祠堂進行回收,將其改造成電商服務中心。按照祠堂制式修建了仿古門樓,房屋修復後,我們通過設置‘雄崖茶室’,將芝房鹹菜、豐城糈糕、玫瑰製品等當地特產引放其中,供遊客品嘗購買。”田橫鎮旅遊辦主任唐小勇說。

為構建全域旅遊的發展格局,田橫鎮還將按照不同的區位特色,打造數條旅遊線路。“下一步,我們將依託田橫鎮依山傍海的優美環境及筆架山系的自然條件,結合風電公園專案及易創園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青島美術館、大明盛泰生態觀光園、即墨五中青少年實踐基地專案,集中打造生態觀光、休閒養生、運動健身旅遊園區,推動旅遊產業從‘低、散、小’,走向‘新、聚、大’,實現文化休閒旅遊‘點、線、面’全面提升。同時通過自行車景觀綠道將風電公園等景點與雄崖所連成一線,讓遊客可以騎著自行車在連綿的山系中馳騁,在歷史內涵豐富的雄崖古城中穿梭。”田橫鎮宣傳部門負責人滿懷期待地說。

利用雄崖所原有老舊石塊進行恢復性建設,最大程度的恢復古城原貌,彰顯古城特色,實現修舊如舊的效果;三是投資580萬元,建設了建築面積1800㎡的旅遊接待中心,與市博物館合作建設的雄崖海防博物館已正式啟用,並被命名為“青島市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和“青島市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四是將原先的老衙門進行保護性修復,打造具有歷史厚重感和獨具衛所文化特色的雄崖守禦千戶所衙門;五是對雄崖所內20處明清老房子進行回收修繕布展,打造不同年代不同時期的主題展館。

2017年,田橫鎮將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文化內涵,打造具有鄉村記憶、民俗風情和自然生態美麗的鄉村聚集區。“我感覺街道兩側的民房古色古香的,仿佛穿越到了民國時期,非常有特色。”來自煙臺的遊客張國濤對兩側頗具古韻的民居饒有興趣。據瞭解,為提升雄崖所的整體風貌,在對各地古建築修復進行認真學習借鑒的基礎上,施工單位利用舊石幹切法改造沿街兩側危牆,對新建水泥外立面牆體用真磚、真石進行鑲貼。為保證效果,建設部門還專門聘請修復古建築經驗的公司制訂了詳細的修復實施方案,並請能工巧匠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保護性修復。

利用古法修復的不僅僅是傳統民居外立面,為了打造雄崖景區的整體效果,施工單位還對南城門休閒文化廣場進行了青石板鋪裝作業。“鋪裝用的石頭都是從附近村莊收集採購而來,有些石頭甚至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為了保證施工效果,我們還專門聘請附近村莊經驗豐富的老石頭匠人進行鋪裝,最大限度的恢復歷史原貌。”田橫鎮城鄉建設中心主任朱玨玉說。

為了讓遠道而來的遊客體驗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田橫鎮專門回收老房子20餘處。在不破壞房屋原貌的基礎上按不同功能、用途等對老民居進行仿古改造升級,讓遊客徜徉在老酒坊、小茶館、手工作坊的濃厚氛圍中,親身體驗膠東傳統民俗的獨特魅力。“為了保留鄉村記憶,重現歷史場景。今年我們對雄崖所十字街原有的朱氏祠堂進行回收,將其改造成電商服務中心。按照祠堂制式修建了仿古門樓,房屋修復後,我們通過設置‘雄崖茶室’,將芝房鹹菜、豐城糈糕、玫瑰製品等當地特產引放其中,供遊客品嘗購買。”田橫鎮旅遊辦主任唐小勇說。

為構建全域旅遊的發展格局,田橫鎮還將按照不同的區位特色,打造數條旅遊線路。“下一步,我們將依託田橫鎮依山傍海的優美環境及筆架山系的自然條件,結合風電公園專案及易創園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青島美術館、大明盛泰生態觀光園、即墨五中青少年實踐基地專案,集中打造生態觀光、休閒養生、運動健身旅遊園區,推動旅遊產業從‘低、散、小’,走向‘新、聚、大’,實現文化休閒旅遊‘點、線、面’全面提升。同時通過自行車景觀綠道將風電公園等景點與雄崖所連成一線,讓遊客可以騎著自行車在連綿的山系中馳騁,在歷史內涵豐富的雄崖古城中穿梭。”田橫鎮宣傳部門負責人滿懷期待地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