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唐德買模式本末倒置 打造本土化特色品牌內涵才是制勝關鍵

自2012年起, 我國的電視綜藝節目邁入高速發展的階段, 而伴隨高速發展的是對外國綜藝模式的購買熱潮。 國外成功的節目模式經過時間和地域的驗證,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風險。 如今, 最早的也是最為成功的一批綜藝節目品牌大都引進自國外版權, 如《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節目。

買版權看似是一個一勞永逸的選擇, 然而每一檔成功的綜藝節目要想獲得成功, 背後都經歷了複雜、艱辛和持續的本土化過程。 這種本土化過程可分為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即為所謂的節目模式上, 第二個層面則為內容方面所體現出的文化意義上。

首先, 《中國好聲音》在節目模式上增加盲聽階段場次, 縮短對戰和盛典場次, 以符合中國觀眾的觀看習慣。 其次, 在節目的文化意義上, 《中國好聲音》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包容性。

“好聲音”的歌手來自于中國的各個地區、各個階層和各種職業,

可稱得上是一場多民族、多職業音樂人的音樂盛會, 這種包容性隨著節目播出季數的增加而有增無減。 這一點是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優勢的, 也是其他任何國家的類似節目無法比擬的。

這些不同面孔、不同背景的選手來到“好聲音”的舞臺是為了追逐自己的音樂夢想,

選手們通過不斷敘述自己的音樂道路, 將追求、拼搏等勵志的情感傳達給觀眾。 正是包容、公正、青春、夢想、勵志等一系列因素塑造了《中國好聲音》獨特的品牌內涵, 也是其歷經五季長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爸爸去哪兒》同樣根據中國具體國情以及中國受眾觀看影視作品的習慣和喜好, 在節目具體製作手法上做出了本土化的調整, 塑造了更加立體的人物形象以及更為豐富的人物關係, 並且寓教於樂, 明確節目教育意義。 《奔跑吧》系列同樣加入較多本土化元素, 展現各地風土人情、加入社會熱點元素、注重正能量理念的傳播, 打造出了“娛樂”、”陽光“、“健康”的品牌內涵。

再看如今大火的《見字如面》、《朗讀者》和《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類綜藝節目, 同樣是通過競賽、朗讀等關鍵模式眼呈現出回歸、情感和文化魅力的品牌內涵, 在各個年齡層一起一眾好評。

反過來講, 不是版權定義了一檔節目, 而是這檔節目通過設置、參與人員所表現出的質感、內涵與文化意義定義了其本身。

歸根結底, 綜藝作為影像作品, 是反映所在地域的人、社會與時代的。 模式並不是一檔節目成功的關鍵, 一檔綜藝節目在本土化的語境中, 通過不斷的摸索、運作, 所呈現的豐富品牌內涵才是其內核, 也是制勝關鍵。 唐德影視蹚綜藝大潮失敗, 意欲通過花高價買模式扳回一局, 可謂利欲障目, 捨本逐末。

成功節目的背後是一個個團隊的深刻洞察與匠心打造, 一方水土、一個團隊孕育了一個成功的節目品牌。 製作團隊與節目則像是母親與孩子般有著天然的血緣紐帶, 節目天然帶有製作團隊的印記。 唐德雖買入《the voice of……》的版權, 但一無製作能力、二無製作團隊和製作經驗, 恐怕也將會面臨著“橘生淮南則為橘 生於淮北則為枳”的尷尬境地。

隨著中國綜藝節目正逐漸由購買版權向打造原創的階段轉變,有特色、能把握時代內涵的節目品牌才能在下一輪綜藝洗牌中脫穎而出。後進者應當在這場綜藝大潮中看清方向,帶著匠心向本土化特色的內涵方向遠航。

恐怕也將會面臨著“橘生淮南則為橘 生於淮北則為枳”的尷尬境地。

隨著中國綜藝節目正逐漸由購買版權向打造原創的階段轉變,有特色、能把握時代內涵的節目品牌才能在下一輪綜藝洗牌中脫穎而出。後進者應當在這場綜藝大潮中看清方向,帶著匠心向本土化特色的內涵方向遠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