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侵華時期軍隊的編制

一、小隊 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 每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 每具擲彈筒編制兩人。 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 到1945年, 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步兵炮小隊, 兩門75mm步兵炮 二、中隊 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 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180人的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 執行官, 3個軍士, 4個衛生員, 軍官的勤務兵, 司號員, 8個通信員), 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三、大隊 步兵大隊800---1500人 馱/挽馬制師團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5mm步兵炮)。

三單位制師團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 獨立混成旅團一線部隊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四/八挺重機槍?) 守備部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 四、聯隊 步兵聯隊轄三個步兵大隊, 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 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馱馬制師團聯隊轄) 一個速射炮中隊(四門37mm速射炮)(挽馬制師團聯隊轄) 無第二個炮中隊(三單位制師)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 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藥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藥。
三個步兵大隊; 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 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 1個觀察班, 一個31人的彈藥排, 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 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 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 編兩個170人的中隊, 各4門炮。 聯隊屬反坦克中隊有122人:20人的連部, 21人的彈藥排, 3個33人的炮排(各有兩門37mm反坦克炮)。 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排(4到6個電話班, 每班3部電話, 一個交換機), 一個無線電排(5到8台電臺), 在戰鬥中電話和電臺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 聯隊的衛生系統配備很薄弱, 聯隊只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 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 中隊有四個衛生員。 五、旅團 步兵旅團 師團轄步兵旅團(5000---7700人)下轄兩個步兵聯隊, 每個步兵聯隊2500---3800人。 獨立步兵混成旅團 初期,
獨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 總人數約5000人。 步兵大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炮兵隊轄一個山炮中隊與二個野炮中隊。 旅團司令部:人員27, 馬6;獨立步兵大隊:人員782, 馬40;炮兵隊: 人員596, 馬366;工兵隊: 人員176, 馬6;通信隊: 人員175, 馬27;共4900人。 後期, 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有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 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制。 旅團炮兵則轄有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 同時其工兵、輜重部隊也予以擴編, 全旅團約8280人, 配備軍馬1800匹、步騎槍4050枝、擲彈筒120個、輕機槍120挺、重機槍30挺、平射炮10門、山炮20門、野炮12門等武器裝備, 是具備相當野戰能力的作戰單位。 獨立警備隊 獨立警備隊一般管轄六個獨立步兵大隊,
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 共有兵員5450人, 配備軍馬420匹、步騎槍3660枝.擲彈筒144個、重機槍24挺。 由於這種部隊沒有重型武器, 一般只擔任後方警備任務。 本自明治皇維新逐步發展帝主義家於強化家機器外侵略擴張需要其科技術軍火工業逐步發展基礎逐漸建立支比較強現代化軍隊 1884本舊式軍隊基礎首組建6規陸軍師團即第至第六師團甲午戰爭本組建6規師團即第七至第十二師團1907本俄戰爭再擴充6規師團即第十三至第十八師團1915本其侵佔朝鮮組建兩陸軍師團即第十九第二十師團加守衛本東京皇宮區軍近衛師團及4駐紮各獨立混旅團構本帝主義陸軍平基本框架 斷外擴張本始別領土及其控制區駐紮軍隊:1895臺灣組建軍臺灣軍;1901京津區駐紮軍華北駐屯軍;1915朝鮮組建軍朝鮮軍;1919東北組建本關東軍些部隊稱軍其本土外駐紮四兵團些由軍規主力師團固定擔任軍朝鮮軍即期由第十九師團、第二十師團組;些由規主力師團輪流調防擔任本關東軍;些則由混旅團或其建制部隊擔任軍關東軍軍華北駐屯軍 1925本帝主義際平裁軍壓力同節省軍費研製現代化武器裝備曾裁撤第十三、第十五、第十七、第十八共四師團部隊 本建立現代陸軍程初期曾崇拜軍事理論體制基本改德軍事理論體制藍本並向先進西制度習建立起區義務兵役、軍事預備役徵兵體制即軍每師團平駐守區本身其徵兵機構師團管區其徵集補充兵源區其全部士兵級軍官全部自區所軍部隊歷史曾家祖孫數代都曾同期同支部隊服役並參加曆戰爭情況同本陸軍備主力師團名表示:第師團其期駐守東京區其全部士兵全部級軍官東京區故稱東京師團類推第二師團稱仙台師團第三師團稱名古屋師團第四師團稱阪師團第五師團稱廣島師團第六師團稱熊本師團第七師團稱旭川師團第八師團稱弘前師團第九師團稱金澤師團第十師團稱姬路師團第十師團稱善通寺師團第十二師團稱久留米師團第十四師團稱宇都宮師團第十六師團稱京都師團等等 本陸軍軍銜共計6等16級即、、少、佐(校)、佐、少佐、尉、尉、少尉、準尉、曹(士)、軍曹(士)、伍(士)、等兵、等兵、二等兵本陸軍元帥軍銜規定由本皇戰功顯赫或資深選任頒賜元帥封號自明治維新至1945本帝主義投降共17位陸軍皇頒賜元帥軍銜本軍銜與些家同尉、佐、領、肩章都3顆星4顆星本陸軍軍司令官或軍銜師團軍銜旅團少軍銜(別軍銜)聯隊佐或佐軍銜隊少佐、尉軍銜隊尉軍銜隊少尉軍銜 本軍隊陸軍海軍兩軍種雖其曾擁強航空兵部隊屬於陸軍航空兵海軍航空兵沒獨立空軍本海軍各陸軍服裝顏色容易區別本陸軍各兵種服裝雖致其佩帶肩章領章顏色加區本陸軍步兵肩領章底色紅色炮兵黃色騎兵綠色工兵茶色輜重兵深藍色航空兵藍色憲兵黑色軍醫深綠色軍官白色財官銀茶色等等 按照本1889憲規定本皇家高元首本陸海軍高統帥指揮全所軍隊實際由於20世紀本軍閥勢力強形由軍左右家政策向局面軍物實權稱本陸軍三總陸軍臣、參謀總訓練總監陸軍臣本陸軍省首腦主管政府防政策、部隊員、防預算、武器研製等關軍政問題與總理臣或參謀總並列奏皇單獨奏皇;參謀總軍參謀本部首腦其主要職責輔佐皇指揮陸軍並代表皇達作戰命令;訓練總監則控制著本陸軍各兵種全部初、級軍校所本陸軍三總傾向決定著本軍決策向本軍本某屆內閣滿即示派現役陸軍或至內閣擔任陸軍臣使內閣產或倒臺通種本軍閥操縱家政策向大佐少佐,就是上校和少校 日軍的基本單位是師團,
有多種編制。 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二十(內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步兵炮)、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師團還轄有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四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以及其它部隊。 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三十六門75mm山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總編制為 28500人;一是挽馬制,炮兵聯隊有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 120mm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與一個速射炮中隊(37mm速射炮四門)、總人數為 25000人。此外還有以下一些獨立的特種兵部隊——騎兵旅團(轄二個騎兵聯隊與一個騎炮兵聯隊、一個裝甲車隊)、坦克聯隊、獨立工兵聯隊、獨立野炮聯隊(三十六門 120mm榴彈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二十四門 150mm重榴彈炮)、野戰重炮兵聯隊(十六門 100mm加農炮)、獨立重炮兵大隊(八門 150mm加農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三十六門)、獨立山炮兵聯隊、電訊聯隊、鐵道聯隊等等。 抗戰爆發後,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又組建了一批特設師團。所謂的特設師團是指由常設師團的預備役人員所組成的部隊,其番號為常設師團、聯隊的番號前加一百。其編制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挽馬制師團的炮兵聯隊為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同時在作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 在侵華戰爭中、由於作戰消耗,同時日軍感到四聯隊制師團行動不便,因此又實施了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兩種編制。三單位制師團的編制為師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大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為二十四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索聯隊,其它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 12800人。獨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步兵大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炮兵隊轄一個山炮中隊與二個野炮中隊。這兩種部隊都是主要做為守備用途的,同時具有小規模的野戰能力。 到了武漢戰役結束之後、由於戰場的擴大與戰爭消耗,日軍越來越多將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了第一線。因此、日軍進行了編制上的調整,將三單位制師團的後勤部隊予以補充,使總人數達到了15000 -17000人。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 -7000人。該編制僅限於一線部隊,守備部隊仍為原編制。另外又開始將四單位制師團改為三單位制。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又編組了兩旅團制師團。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旅團轄四個步兵大隊、步兵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師團無炮兵、僅直轄工兵隊、輜重隊與通訊隊,總人數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此時己無四單位制師團了)。甲種師團有兩類、一類為原有的常設師團、總人數為 2.1萬人,擁有三十六門75mm山炮或野炮。一類為原有的特設師團與三單位制師團,總人數為 1.8萬人。乙種師團也是三單位制師團、只是沒有炮兵聯隊與騎兵(搜索)聯隊,總人數為 1.4萬人。丙種師團即兩旅團制師團。同時、日軍又出現了獨立警備隊與獨立步兵旅團兩種編制。獨立步兵旅團的編制與兩旅團制師團所轄的步兵旅團相同,人數為5100人。獨立警備隊下轄六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無特種兵(在此處、特種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種),總人數為4900人。

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二十(內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步兵炮)、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師團還轄有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四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以及其它部隊。 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三十六門75mm山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總編制為 28500人;一是挽馬制,炮兵聯隊有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 120mm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與一個速射炮中隊(37mm速射炮四門)、總人數為 25000人。此外還有以下一些獨立的特種兵部隊——騎兵旅團(轄二個騎兵聯隊與一個騎炮兵聯隊、一個裝甲車隊)、坦克聯隊、獨立工兵聯隊、獨立野炮聯隊(三十六門 120mm榴彈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二十四門 150mm重榴彈炮)、野戰重炮兵聯隊(十六門 100mm加農炮)、獨立重炮兵大隊(八門 150mm加農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三十六門)、獨立山炮兵聯隊、電訊聯隊、鐵道聯隊等等。 抗戰爆發後,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又組建了一批特設師團。所謂的特設師團是指由常設師團的預備役人員所組成的部隊,其番號為常設師團、聯隊的番號前加一百。其編制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挽馬制師團的炮兵聯隊為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同時在作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 在侵華戰爭中、由於作戰消耗,同時日軍感到四聯隊制師團行動不便,因此又實施了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兩種編制。三單位制師團的編制為師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大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為二十四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索聯隊,其它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 12800人。獨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步兵大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炮兵隊轄一個山炮中隊與二個野炮中隊。這兩種部隊都是主要做為守備用途的,同時具有小規模的野戰能力。 到了武漢戰役結束之後、由於戰場的擴大與戰爭消耗,日軍越來越多將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了第一線。因此、日軍進行了編制上的調整,將三單位制師團的後勤部隊予以補充,使總人數達到了15000 -17000人。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 -7000人。該編制僅限於一線部隊,守備部隊仍為原編制。另外又開始將四單位制師團改為三單位制。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又編組了兩旅團制師團。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旅團轄四個步兵大隊、步兵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師團無炮兵、僅直轄工兵隊、輜重隊與通訊隊,總人數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此時己無四單位制師團了)。甲種師團有兩類、一類為原有的常設師團、總人數為 2.1萬人,擁有三十六門75mm山炮或野炮。一類為原有的特設師團與三單位制師團,總人數為 1.8萬人。乙種師團也是三單位制師團、只是沒有炮兵聯隊與騎兵(搜索)聯隊,總人數為 1.4萬人。丙種師團即兩旅團制師團。同時、日軍又出現了獨立警備隊與獨立步兵旅團兩種編制。獨立步兵旅團的編制與兩旅團制師團所轄的步兵旅團相同,人數為5100人。獨立警備隊下轄六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無特種兵(在此處、特種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種),總人數為4900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