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扶貧故事|趙莊村“訂單農業”讓西瓜“遠走高飛” 真扶貧!

靖邊新聞訊(王江宏)豔陽天, 風和日麗。 5月22日, 筆者驅車沿著新修的砸磚路向高家溝趙莊村行進, 剛過惠橋水庫就看到白茫茫的地膜、小拱棚一片挨著一片, 整齊有序的排列著, 微風一吹, 在太陽的照射下一閃一閃, 格外耀眼, 有不少農民都在地裡忙碌著。 此情此景, 讓筆者不由得駐車到地裡一探究竟。

賈樹林和村民為小拱棚西瓜維修水肥一體化設備

筆者上前和正在地裡勞動的賈樹林交談, 瞭解到這是趙莊村今年新發展的237畝制種葫蘆和84畝小拱棚西瓜。 賈樹林說:“我是趙莊村的脫貧鞏固戶, 今年種植了15畝制種葫蘆, 每畝投入300多元, 政府辦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賀美榮說畝產值能達3000元, 那比種玉米經濟效益高多了!”賈樹林還告訴筆者:“ 年初剛聽說葫蘆制種, 自己不瞭解, 也不敢種, 但後來知道賀書記從山東為我們聘請了技術員, 由山東的公司提供原種和技術,

並負責回收所產的種子, 我只負責種植, 賀書記又做了擔保, 沒有了後顧之憂, 我就種了!”

機械化 標準化種植現場

據山東省濰坊市潤鵬種苗有限責任公司夏總介紹, 他們公司是一家集種子科研、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生產企業,

在酒泉有3000畝制種基地。 通過賀書記的幫助和引導, 他們已經在靖邊試種了2年, 種植戶畝產值3000元左右, 今年他們公司在我縣推廣種植了500多畝制種葫蘆和制種南瓜。 在賀書記的幫助和支持下, 公司準備逐漸把種植基地轉移到靖邊, 把趙莊村發展成葫蘆制種專業村。

種植戶揭外層拱棚膜

在小拱棚西瓜地裡, 種植戶李峰滔滔不絕的給我們講解著:“在賀書記的引導下, 我種了10畝小拱棚西瓜, 都是通過育苗栽培, 可以提前15至20天上市, 巧打時間差, 能賣個好價錢。 我們這些種植戶基本都是貧困戶和脫貧鞏固戶。 精准扶貧給東西不如搞產業, 給點錢用完就沒了, 但有了產業、懂了技術, 年年有收入, 以後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賀美榮查看制種葫蘆生長情況

據縣政府辦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賀美榮介紹, 趙莊村推行“公司+村委會+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訂單農業模式, 確保農戶(貧困戶)標準化種植, 逐步形成“一戶帶幾戶, 幾戶帶一組, 一組連一村, 一村成基地”的路子。 對於西瓜產業, 他是信心十足。 他說:“我已與北京新發地市場西瓜客商達成了意向協議, 明年6月中旬上市的西瓜北京新發地市場客商保收購。 我打算明年採用拱內套拱辦法, 提高早春小拱棚溫度, 讓西瓜再提前10天成熟, 實現西瓜按訂單時間上市, 讓種植戶獲得更高、更穩定的經濟收入。 ”

賀美榮講解制種葫蘆放風技術

扶貧先扶智,“輸血”更要“造血”。產業扶貧才是最根本的扶貧,也是最長久的扶貧,形不成產業,扶貧成果不會得到鞏固。趙莊扶貧工作隊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也瞄準了這一點,他們說幹就幹,幹就幹好,充分利用好現有土地、市場等資源,發展特色種養殖業。趙莊的精准扶貧工作值得肯定,趙莊的精准扶貧方式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

賀美榮講解制種葫蘆放風技術

扶貧先扶智,“輸血”更要“造血”。產業扶貧才是最根本的扶貧,也是最長久的扶貧,形不成產業,扶貧成果不會得到鞏固。趙莊扶貧工作隊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也瞄準了這一點,他們說幹就幹,幹就幹好,充分利用好現有土地、市場等資源,發展特色種養殖業。趙莊的精准扶貧工作值得肯定,趙莊的精准扶貧方式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