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吉林:脫貧路上奏響振興曲

新華社長春5月25日電 題:吉林:脫貧路上奏響振興曲

新華社記者陳俊、褚曉亮、劉碩

“我們走在大路上, 意氣風發鬥志昂揚”。 50多年前, 由吉林籍音樂家劫夫創作的《我們走在大路上》激勵著剛剛走過三年自然災害的人們自力更生。 如今, 在邁向全面小康社會的大路上, 吉林人將脫貧攻堅作為一場新挑戰、新機遇, 納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戰略全域, 脫貧攻堅與謀劃振興同頻共振, 補長短板與增強內力雙管齊下, 造福群眾與錘煉幹部一舉兩得。 白山松水間, 脫貧路上奏響起雄渾的振興交響樂曲。

從局部到全域:脫貧攻堅促動“五大發展”

經過“十二五”的努力, 吉林省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 近120萬人實現脫貧。 但仍有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500個貧困村、84萬貧困人口, 集中分佈於東西兩個連片特困地區。 這些地區基礎設施落後, 生態環境脆弱, 生產條件惡劣。

在實施脫貧攻堅戰役中, 吉林省跳出就脫貧抓脫貧的簡單思維, 從全省推進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的全域中進行積極謀劃, 以點帶面, 脫貧工作被擺在全省謀發展、促振興這盤棋中的突出位置。

得益于優良的水土稟賦, 吉林舒蘭市出產的大米品質很好。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 一些貧困村民守著好資源過著苦日子。 通過創新思維, 與電商平臺合作,

讓貧困村一下子實現了“彎道超車”, 37戶貧困村民上網銷售優質大米, 產品供不應求, 今年秋季銷售結束後, 預計貧困村民就可以整體脫貧。

如今, 電商扶貧專案在吉林遍地開花。 據吉林省商務廳統計, 吉林省已有10個貧困縣建成了縣域電商公共服務中心, 各電商企業在貧困縣建立了1880個村級服務點, 快遞物流企業覆蓋所有貧困縣。

綠色發展的理念在吉林脫貧攻堅中也得到鮮明體現。 位於大興安嶺南麓扶貧片區的吉林白城地區, 共有三個國家級貧困縣。 由於生態破壞嚴重, 這裡曾飽受風沙、乾旱的困擾, 全市貧困發生率接近20%。 如今, 通過實施河湖連通工程, 恢復了昔日水草豐美的景象, 土地也肥沃了, 生態環保型企業紛紛落地,

貧困發生率一年間下降到8.9%。

從輸血到造血:脫貧攻堅增強內生動力

輸血更要造血, 注重眼前脫貧更要看到長遠效益。 在謀劃扶貧產業時, 吉林把脫貧與振興通盤考慮, 把貧困人口和扶貧產業捆綁在一起, 引導貧困人口參與生產經營, 面向廣闊的市場持續發力。 伴隨著一些產業專案支撐能力的不斷增強, 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也在不斷增強。

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南坪鎮高嶺村, 驢園和貂園等養殖專案的擴建工程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 駐村第一書記、和龍市國稅局幹部金昌權告訴記者, 這個村把產業謀劃在外、謀劃在遠, 養驢項目已經與國內知名藥廠簽訂協定, 扶貧項目具有了持續增收的能力。

去年, 延邊州共建設特色產業園區96個, 建設各類綠色有機水稻、棚膜蔬菜、中藥材等生產基地234個。 延邊州扶貧辦主任李樹斌表示, 富民產業培育不僅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重要一環, 也成了當地振興發展的助推器。

“一縣一品, 一村一業”, 在一些貧困地區, 因地制宜發展起來的扶貧產業顯現出蓬勃生機, 不僅讓貧困地區渡過了難關, 也讓這些地區找到了長遠發展的金光大道。

2016年, 吉林省支持貧困村和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林果、中藥材、蔬菜、雜糧、特色養殖及農畜產品加工等產業, 共發展產業項目達3238個, 帶動貧困戶10.7萬戶。 其中, 僅光伏扶貧就新建村級電站271座, 新建大型集中電站7座, 覆蓋貧困戶2.8萬戶, 戶均增收3000元。

從“戰場”到“考場”:脫貧攻堅錘煉幹部大軍

幹部是脫貧攻堅戰的排頭兵, 對他們來說, 脫貧工作既是“戰場”, 也是“考場”。 在吉林白城、延邊等地, 萬名幹部駐村幫扶等活動, 向基層貧困村輸入了新鮮的血液。 隨著吉林全省1500個貧困村駐村扶貧幹部全部落實到位, 一場對黨員幹部的大考也隨之展開。

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喜忠告訴記者, 縣裡要求這些幹部必須拿出足夠時間, 與貧困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跟他們一起尋找致富出路。 在村裡, 他不僅與貧困村民吃住在一起, 還為村民們講解扶貧政策, 多方聯繫幫他們發展庭院經濟。

“把自己當成貧困村的一員, 把脫貧致富當成自己的事兒, 才能真切體會到貧困村民對脫貧的迫切渴望。 在脫貧攻堅中,既增強了與群眾感情,豐富了群眾工作經驗,也提高了解決困難的能力。”劉喜忠說。

通化市柳河縣紅石鎮四清村等貧困村,很快就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這源於駐村扶貧幹部們的“精准把脈、對症下藥”。吉林的扶貧幹部在科學嚴格的考評體系下真抓實幹,“幹與不幹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思想無處遁形。

將優秀的幹部派到扶貧主戰場,讓扶貧工作成為檢驗幹部素質的試金石。一些扶貧不力的幹部被召回,僅延邊州就撤換了19名工作不力的第一書記。工作表現突出的幹部,則受到獎勵並列入重點選拔任用範圍,為吉林全面振興工作鍛煉和儲備了幹部人才。

在脫貧攻堅中,既增強了與群眾感情,豐富了群眾工作經驗,也提高了解決困難的能力。”劉喜忠說。

通化市柳河縣紅石鎮四清村等貧困村,很快就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這源於駐村扶貧幹部們的“精准把脈、對症下藥”。吉林的扶貧幹部在科學嚴格的考評體系下真抓實幹,“幹與不幹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思想無處遁形。

將優秀的幹部派到扶貧主戰場,讓扶貧工作成為檢驗幹部素質的試金石。一些扶貧不力的幹部被召回,僅延邊州就撤換了19名工作不力的第一書記。工作表現突出的幹部,則受到獎勵並列入重點選拔任用範圍,為吉林全面振興工作鍛煉和儲備了幹部人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