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藏扶貧攻堅調研行:種出希望的種子

央視網消息:卡若區位於西藏昌都市的中北部, 根據2015年底的摸排調查, 卡若區共精准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3192戶、13030人。 2016年底的資料顯示, 其中12960人已經脫貧退出。 短短一年的時間內, 超過99%的貧困戶成功脫貧。 記者前往卡若區下轄村落探訪脫貧之路。 記者:“平菇今年能有多少產量?”加林村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員工 尼瑪卓瑪:“今天摘了200多斤。 ”

尼瑪卓瑪幹活麻利, 短短1個小時就與其他同事一起收穫了220多斤平菇和香菇,

準備拉到昌都市場上售賣。 但在採訪過程中, 記者心裡一直有一個疑問, 看起來身強力壯的卓瑪怎麼會成為貧困戶呢?於是, 在一天的工作結束後記者跟卓瑪來到了她的家裡, 對她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瞭解。 經過瞭解得知, 尼瑪卓瑪是一位單親媽媽, 三年前她和自己當時還在讀高中的女兒同時生了重病, 欠下了幾萬元的外債。 在這種情況下, 她仍然堅持供女兒上學, 在昌都市區一天打兩份工, 勉強維持著兩人的生活。

加林村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員工 尼瑪卓瑪:“後來我還到工地上打工, 一天工資35元, 同時還撿些破爛, 孩子每週回來我就能給她五塊錢零花。 ”

幫助卓瑪和村裡其他的貧困戶及早脫貧成為加林村的一項重要任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經過詳細討論和調研, 村子在去年8月建立了食用菌種植合作社,

帶領建檔立卡戶實施菌棒的培育、管理和銷售。

在來到食用菌基地上班之後, 勤勞聰慧的卓瑪很快掌握了食用菌的培育生產技巧, 成為合作社的正式員工。 每月除了固定工資1500元, 還有銷售菌菇所得的分紅。 這樣一來她的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 並在2016年底成功脫貧。 加林村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員工 尼瑪卓瑪:“剛開始在食用菌基地因為沒有技術,工作很困難,很擔心自己學不會,現在我已經掌握了這些技術感覺不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每月能給孩子寄1000元生活費。”如今,卓瑪的女兒已經考上大學,目前在咸陽讀大一。在瞭解到這一情況後。記者通過其他管道聯繫上卓瑪的女兒與她一起為卓瑪送上一個小小的驚喜。

卓瑪女兒:“阿媽,我在這裡您不用擔心,我知道您付出這麼多都是為了我,辛苦了,感謝您!注意保重身體,不用擔心我。”過去的辛酸難過,現在的欣慰滿足,還有對女兒的愛與想念,這一切的一切都隨著卓瑪止不住的淚水宣洩出來。我們還將跟隨著卓瑪一起去早市售賣採摘的蘑菇,相信他們以後的日子能夠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

加林村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員工 尼瑪卓瑪:“剛開始在食用菌基地因為沒有技術,工作很困難,很擔心自己學不會,現在我已經掌握了這些技術感覺不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每月能給孩子寄1000元生活費。”如今,卓瑪的女兒已經考上大學,目前在咸陽讀大一。在瞭解到這一情況後。記者通過其他管道聯繫上卓瑪的女兒與她一起為卓瑪送上一個小小的驚喜。

卓瑪女兒:“阿媽,我在這裡您不用擔心,我知道您付出這麼多都是為了我,辛苦了,感謝您!注意保重身體,不用擔心我。”過去的辛酸難過,現在的欣慰滿足,還有對女兒的愛與想念,這一切的一切都隨著卓瑪止不住的淚水宣洩出來。我們還將跟隨著卓瑪一起去早市售賣採摘的蘑菇,相信他們以後的日子能夠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