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楊麗萍:忠誠於自己的選擇,才是最大的勇者

點擊上方綠標, 可收聽主播 文雅 的朗讀音訊

前陣子, 魯豫造訪楊麗萍月亮宮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美輪美奐的月亮宮, 毗海而居,

接山為鄰, 仿佛是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鑲嵌在洱海之濱, 讓魯豫恍然以為誤入謫仙處。

詩人荷爾德林說:“人充滿勞績, 但還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 ”

01

在楊麗萍的童年記憶裡, “貧窮”與“被歧視”的境遇如影隨形。 出生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 強烈的饑餓感一度成為她生命的底色:“我記得我奶奶都是趁著半夜爬過河去,

摘南瓜來給我們煮著吃。 我的印象中, 我一直在想怎麼去尋找到吃的東西, 上山摘蘑菇, 摘那些野花, 白色的杜鵑花是可以吃的, 當然還好, 可以偷偷去養一些雞或什麼的。 ”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更何況她很小時父母便已離異, 因為下面還有3個年幼的弟弟妹妹, 照顧他們的責任自然就落在了楊麗萍的肩上。 楊麗萍從11歲起就靠歌舞團30塊的月工資, 幫母親分擔養家的重任。

從小酷愛舞蹈的她, 沒有進過任何舞蹈專業學校。 1971年, 她憑著過人的天賦, 進入了西雙版納州歌舞團, 從此, 便與舞蹈開始了一生的“蜜戀”。

她記得, 奶奶曾在她手中畫過一隻眼睛, 告訴她, 跳舞是與神對話。

於是她便在天地萬物間, 在冥冥之中, 去尋找與神諭交接的方式:“看到白雲在變化, 就感覺空氣在自己的身體裡舞動;看到河水流動, 也是一樣的道理, 總能在身體上有所反映, 自然而然將這些融入到舞蹈之中。 ”

1980年後楊麗萍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

這是她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舞臺延展, 視野拓寬, 而十年磨一劍, 礪得梅花香, 她的舞蹈進入了另一個闊遠的境界。

1986年, 她創作並表演了獨舞《雀之靈》。 彼時, 她化身為集天地靈氣的美麗孔雀, 一張一合, 一啄一飲, 或引頸翹望, 或婀娜輾轉。 在流光溢彩的舞臺上, 她步步生蓮, 姿態翩躚, 曼妙、精湛的舞技讓人如癡如醉。 憑著無與倫比的《雀之靈》, 楊麗萍一舉成名。

當年, 她憑藉《雀之靈》獲得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一等獎, 及表演第一名。

有人問她:為什麼你能獲獎?

她脫口而出, 因為我沒有對手! 沒有虛與委蛇, 沒有刻意藏拙。 傲氣從來不是無知者無畏, 而是追求極致的底氣:“就算看天, 也要把天看出洞來”。

其後她數次登上春晚舞臺,

並多次出訪世界很多國家, 進行藝術交流, 相繼在菲律賓、新加坡、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舉行專場舞蹈晚會。

《孔雀》

2003年, 楊麗萍從中央民族歌舞團退休, 回雲南采風, 那裡的明山秀水, 一草一木都是她的生命之源, 籌演大型歌舞《雲南映象》的想法在那個時候悄然形成。

為了突出“原生態”這個特色,楊麗萍全部挑選當地的農民參與演出。投資方覺得風險太大,臨時撤資。楊麗萍只能孤注一擲,即便傾囊而出也要做下去。在最難以為繼的時候,她靠拍廣告和演出的收入養活整個團隊,這種狀況長達兩年。“因為熱愛,你就不覺得苦,堅持總會有收穫。”

由楊麗萍出任藝術總監和總編導並領銜主演傾情打造的《雲南映象》,成為繼“五朵金花”、“阿詩瑪”之後,誕生在雲南的又一經典力作,不僅在國內正式演出500餘場,而且在美國等十幾個國家也相繼舉辦了160餘場,好評如潮,成為一張獲得廣泛讚譽的“中國名片”。

《雲南映象》

1989年,她以《雀之靈》現身春晚,豔驚四座,成為春晚最經典的回憶鏡頭之一。2012年,時隔23年,楊麗萍的《雀之戀》再次登陸春晚舞臺,人們紛紛讚歎:“美得令人窒息!”她的肩、手、腰都像二十幾年前一樣纖細靈動,完全沒有歲月遲暮之感。連一向眼高於頂的舞蹈大師金星都膜拜不已:“我們是地上跑的,楊老師是天上飄著的。”

但楊麗萍卻一直認為自己是地裡長出來的舞者,在她看來,“藝術不是技巧,而是生命的往來。”

所以,她的舞蹈永遠是道法自然。江河湖海、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自然的使者,而這世間的美,無非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共舞、共鳴的和諧呈現。

她曾說:“有人來世界享樂,有人來索取,而我就是想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甘露怎麼凝結。我只想體會生活,而不是向生活索取什麼。其中給予和回報都是自然發生的。就像一棵樹,它就默默站在那裡,但大自然會給它回報。”

攝影師肖全多年前曾評價道:“三毛和楊麗萍都是離自然和上帝最近的人。”

02

在代表作《兩棵樹》中,楊麗萍以交纏而生的兩顆樹為譬喻,表現了一對戀人生死相依的情感。而在生活中,她雖然不是一個愛情至上主義者,但仍無法遏制浪漫的愛情發生在她身上。

那時她因演孔雀而一戰成名,她翩若驚鴻的舞姿,她出神入化的藝術之魅,讓無數觀眾為之“淪陷”。

32歲那年,早已因《雀之靈》聞名遐邇的楊麗萍去參加一位朋友的聚會,忽而聽到身後有人喚她的名字,楊麗萍驀然轉身,發現一名溫文爾雅的男子正驚喜地看著自己。

這位美籍臺胞就是商人劉淳晴。他還在美國經商時,就已經很關注這個舞蹈精靈。但楊麗萍對劉淳晴並沒有一見鍾情,雖然沉浸在藝術的世界裡多年,但那種羅曼蒂克的感覺卻不會輕易讓她沉迷。

在經歷了4年考驗後,楊麗萍與劉淳晴終成連理,他們在拉斯維加斯舉行了一場很浪漫的婚禮,之後在臺灣又補辦了一個很大的婚宴,當時在臺灣成為很轟動的消息。因為麗萍是第一位赴臺灣表演的內地舞蹈家,她的演出在臺灣引起過很大的轟動,讓觀眾歎為觀止。

因為一直將舞蹈奉為信仰,醉心于此的楊麗萍並沒有將生兒育女納入自己的生活規劃。

2002年,楊麗萍和劉淳晴一起回臺灣過春節。面對公公婆婆盼孫心切的目光,楊麗萍不忍拂老人心意,回北京後去醫院做了檢查。但因為長期節食,她被醫生告知受孕會很困難。如果要懷孕,必須增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進退維谷的楊麗萍最終聽從了舞蹈對她的召喚。

劉淳晴黯然返回了臺灣。丈夫走後,楊麗萍一度寢食難安,但視舞蹈高於生命的她沒有回頭。從中央民族歌舞團退休後回到雲南的她,把所見所聞用優美的文字與圖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寄給了遠在臺灣的劉淳晴。

看到那一幅幅青山綠水,他理解了楊麗萍投注其中的感情。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都有不同的使命,而生命的傳遞不一定以子嗣的延續為尺規。若一朵白雲,一泓溪流,一聲鶯啼都被視作對愛與美的皈依的話,自己又何必為了一個人父的角色而耿耿於懷?

當《雲南映象》的資金鏈斷裂後,雖然倆人當時處於分居狀態,但劉淳晴還是堅定地站在了楊麗萍的身後,將自己所能調集的資金都送到她的手裡,為了不讓一向倔強的她心生愧疚,他還安慰她:“你就當我在投資。”甚至,為了給她更大的支持,劉淳晴專程飛到雲南,陪著她去到雲南的大山深處和田間地頭,挑選演員。

王小波在寫給李銀河的信中這樣說:“愛情是山呼海嘯般的回應。”

但情深意篤的兩個人最後還是分手自茲去。楊麗萍對於目前的單身狀態,並不感覺孤獨:“我意識到,愛有很多種,並不是愛情才是最重要的。”

當記者問她是否是為了舞蹈才放棄生孩子時,楊麗萍坦言:“我並不是一個犧牲者。我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我會自己建造家園,自己種田。我從小就想當母親,現在,我會當一朵花的母親、一隻小鳥的母親,在我的眼裡,花花草草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不會感覺欠缺,也沒有遺憾。”

在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評價體系裡,似乎一直都默認,女人只有完成繁衍大任才是完整的。

瑞士心理學者榮格說過: “人完成自己,並不要用一個所謂世俗的標準,而是要做到自己的完成跟自己的完整。”

然而我們害怕老無所依,害怕孤立無援,我們惶恐於“乖張”與“異類”的評價。我們努力與眾不同,又竭力與社會與他人亦步亦趨。最後,我們多少人都活得“不倫不類”,甚至面目全非。只有忠誠於自己的選擇和感受的人才是最大的勇者。

03

作為“孔雀舞”的集大成者,楊麗萍的最新作品《孔雀之冬》前段時間在北京進行演出。

從《孔雀公主》《雀之靈》到《雀之戀》《孔雀》,楊麗萍以豐富傳神的舞蹈語言和不同階段的生命之美,賦予了舞臺上的孔雀不同的風采和神韻。

即將60歲的楊麗萍說:“推出《孔雀之冬》是因為自己的生命已然‘入冬’,這部作品是我走到人生這個節點後得到的生命感悟。”

談到生死,她希望自己不要對時間的流逝感到恐懼,能擁有一種塵歸塵、土歸土的平靜,她希望用舞蹈來演繹向死而生的生命真諦。

《孔雀之冬》

每次她出現在鏡頭裡時,都是衣袂飄飄,仙氣十足,但她特別反感外界將她塑造成不老女神:“說我不老,很可笑”。

但在我們這個國度裡,女人忌憚談老,更怕老,對年齡的恐慌甚至遠超一切恐懼。難怪有人調侃,說一個女人老甚至比直接批評她醜更具摧山坼地的殺傷力。

對此,她認識清醒:“不要奢望能永葆青春,這不符合自然規律。所以怕也沒有用,還是要無畏一點。我一直記得村裡有個老太太,老到腰都彎了,還是握著樹葉一直在跳舞。我也想要像她一樣在水邊、在樹旁、在雲下,永遠舞蹈。”

與其拼命排斥,不如優雅老去,平心靜氣地接受自然的一切安排,就像雲在青天水在瓶,各得其所,萬物相宜。

三毛曾說:“抗命不可能,順命太清閒,遵命得認真,惟有樂命,樂命才能自由自在。”

人到六旬,是含飴弄孫的年紀,她卻愈發葳蕤與豐饒。

她相信一步為落地,二步為生根,因為蓬勃的情懷,拒絕去瞭解蒼老與薄情為何物。清風明月皆在懷,方能與人生,這般從容對飲。

作者:

主播:文雅,一個喜歡閱讀、熱愛播音、認真生活、努力工作的女小強。閱讀美文、優雅生活,靠近我的聲音、溫暖你的心靈。

背景音樂: 《晨星》《Kiss The Rain》

編輯:辛巴德

版權聲明

曾經那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小寶貝不知何時變成了列車已經開走但自己還沒下車的慢悠悠的樹賴!當你提醒他好幾遍時,他一聲不吭的只是在那看著你!當你上班要遲到,急著要出門時,他還在那裡整理書包,面對這樣用盡各種方法,屢教不改的拖拉,亂發脾氣,有時還沉迷電子產品,不愛學習的娃怎麼辦呢?親愛的爸爸媽媽,別著急喲!全球父母教育第一品牌——P.E.T.五位大咖來幫你!解決讓99%父母頭疼的五大教育難題,5個主題系列課只需39.9元,詳情請或者閱讀原文。

為了突出“原生態”這個特色,楊麗萍全部挑選當地的農民參與演出。投資方覺得風險太大,臨時撤資。楊麗萍只能孤注一擲,即便傾囊而出也要做下去。在最難以為繼的時候,她靠拍廣告和演出的收入養活整個團隊,這種狀況長達兩年。“因為熱愛,你就不覺得苦,堅持總會有收穫。”

由楊麗萍出任藝術總監和總編導並領銜主演傾情打造的《雲南映象》,成為繼“五朵金花”、“阿詩瑪”之後,誕生在雲南的又一經典力作,不僅在國內正式演出500餘場,而且在美國等十幾個國家也相繼舉辦了160餘場,好評如潮,成為一張獲得廣泛讚譽的“中國名片”。

《雲南映象》

1989年,她以《雀之靈》現身春晚,豔驚四座,成為春晚最經典的回憶鏡頭之一。2012年,時隔23年,楊麗萍的《雀之戀》再次登陸春晚舞臺,人們紛紛讚歎:“美得令人窒息!”她的肩、手、腰都像二十幾年前一樣纖細靈動,完全沒有歲月遲暮之感。連一向眼高於頂的舞蹈大師金星都膜拜不已:“我們是地上跑的,楊老師是天上飄著的。”

但楊麗萍卻一直認為自己是地裡長出來的舞者,在她看來,“藝術不是技巧,而是生命的往來。”

所以,她的舞蹈永遠是道法自然。江河湖海、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自然的使者,而這世間的美,無非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共舞、共鳴的和諧呈現。

她曾說:“有人來世界享樂,有人來索取,而我就是想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甘露怎麼凝結。我只想體會生活,而不是向生活索取什麼。其中給予和回報都是自然發生的。就像一棵樹,它就默默站在那裡,但大自然會給它回報。”

攝影師肖全多年前曾評價道:“三毛和楊麗萍都是離自然和上帝最近的人。”

02

在代表作《兩棵樹》中,楊麗萍以交纏而生的兩顆樹為譬喻,表現了一對戀人生死相依的情感。而在生活中,她雖然不是一個愛情至上主義者,但仍無法遏制浪漫的愛情發生在她身上。

那時她因演孔雀而一戰成名,她翩若驚鴻的舞姿,她出神入化的藝術之魅,讓無數觀眾為之“淪陷”。

32歲那年,早已因《雀之靈》聞名遐邇的楊麗萍去參加一位朋友的聚會,忽而聽到身後有人喚她的名字,楊麗萍驀然轉身,發現一名溫文爾雅的男子正驚喜地看著自己。

這位美籍臺胞就是商人劉淳晴。他還在美國經商時,就已經很關注這個舞蹈精靈。但楊麗萍對劉淳晴並沒有一見鍾情,雖然沉浸在藝術的世界裡多年,但那種羅曼蒂克的感覺卻不會輕易讓她沉迷。

在經歷了4年考驗後,楊麗萍與劉淳晴終成連理,他們在拉斯維加斯舉行了一場很浪漫的婚禮,之後在臺灣又補辦了一個很大的婚宴,當時在臺灣成為很轟動的消息。因為麗萍是第一位赴臺灣表演的內地舞蹈家,她的演出在臺灣引起過很大的轟動,讓觀眾歎為觀止。

因為一直將舞蹈奉為信仰,醉心于此的楊麗萍並沒有將生兒育女納入自己的生活規劃。

2002年,楊麗萍和劉淳晴一起回臺灣過春節。面對公公婆婆盼孫心切的目光,楊麗萍不忍拂老人心意,回北京後去醫院做了檢查。但因為長期節食,她被醫生告知受孕會很困難。如果要懷孕,必須增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進退維谷的楊麗萍最終聽從了舞蹈對她的召喚。

劉淳晴黯然返回了臺灣。丈夫走後,楊麗萍一度寢食難安,但視舞蹈高於生命的她沒有回頭。從中央民族歌舞團退休後回到雲南的她,把所見所聞用優美的文字與圖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寄給了遠在臺灣的劉淳晴。

看到那一幅幅青山綠水,他理解了楊麗萍投注其中的感情。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都有不同的使命,而生命的傳遞不一定以子嗣的延續為尺規。若一朵白雲,一泓溪流,一聲鶯啼都被視作對愛與美的皈依的話,自己又何必為了一個人父的角色而耿耿於懷?

當《雲南映象》的資金鏈斷裂後,雖然倆人當時處於分居狀態,但劉淳晴還是堅定地站在了楊麗萍的身後,將自己所能調集的資金都送到她的手裡,為了不讓一向倔強的她心生愧疚,他還安慰她:“你就當我在投資。”甚至,為了給她更大的支持,劉淳晴專程飛到雲南,陪著她去到雲南的大山深處和田間地頭,挑選演員。

王小波在寫給李銀河的信中這樣說:“愛情是山呼海嘯般的回應。”

但情深意篤的兩個人最後還是分手自茲去。楊麗萍對於目前的單身狀態,並不感覺孤獨:“我意識到,愛有很多種,並不是愛情才是最重要的。”

當記者問她是否是為了舞蹈才放棄生孩子時,楊麗萍坦言:“我並不是一個犧牲者。我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我會自己建造家園,自己種田。我從小就想當母親,現在,我會當一朵花的母親、一隻小鳥的母親,在我的眼裡,花花草草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不會感覺欠缺,也沒有遺憾。”

在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評價體系裡,似乎一直都默認,女人只有完成繁衍大任才是完整的。

瑞士心理學者榮格說過: “人完成自己,並不要用一個所謂世俗的標準,而是要做到自己的完成跟自己的完整。”

然而我們害怕老無所依,害怕孤立無援,我們惶恐於“乖張”與“異類”的評價。我們努力與眾不同,又竭力與社會與他人亦步亦趨。最後,我們多少人都活得“不倫不類”,甚至面目全非。只有忠誠於自己的選擇和感受的人才是最大的勇者。

03

作為“孔雀舞”的集大成者,楊麗萍的最新作品《孔雀之冬》前段時間在北京進行演出。

從《孔雀公主》《雀之靈》到《雀之戀》《孔雀》,楊麗萍以豐富傳神的舞蹈語言和不同階段的生命之美,賦予了舞臺上的孔雀不同的風采和神韻。

即將60歲的楊麗萍說:“推出《孔雀之冬》是因為自己的生命已然‘入冬’,這部作品是我走到人生這個節點後得到的生命感悟。”

談到生死,她希望自己不要對時間的流逝感到恐懼,能擁有一種塵歸塵、土歸土的平靜,她希望用舞蹈來演繹向死而生的生命真諦。

《孔雀之冬》

每次她出現在鏡頭裡時,都是衣袂飄飄,仙氣十足,但她特別反感外界將她塑造成不老女神:“說我不老,很可笑”。

但在我們這個國度裡,女人忌憚談老,更怕老,對年齡的恐慌甚至遠超一切恐懼。難怪有人調侃,說一個女人老甚至比直接批評她醜更具摧山坼地的殺傷力。

對此,她認識清醒:“不要奢望能永葆青春,這不符合自然規律。所以怕也沒有用,還是要無畏一點。我一直記得村裡有個老太太,老到腰都彎了,還是握著樹葉一直在跳舞。我也想要像她一樣在水邊、在樹旁、在雲下,永遠舞蹈。”

與其拼命排斥,不如優雅老去,平心靜氣地接受自然的一切安排,就像雲在青天水在瓶,各得其所,萬物相宜。

三毛曾說:“抗命不可能,順命太清閒,遵命得認真,惟有樂命,樂命才能自由自在。”

人到六旬,是含飴弄孫的年紀,她卻愈發葳蕤與豐饒。

她相信一步為落地,二步為生根,因為蓬勃的情懷,拒絕去瞭解蒼老與薄情為何物。清風明月皆在懷,方能與人生,這般從容對飲。

作者:

主播:文雅,一個喜歡閱讀、熱愛播音、認真生活、努力工作的女小強。閱讀美文、優雅生活,靠近我的聲音、溫暖你的心靈。

背景音樂: 《晨星》《Kiss The Rain》

編輯:辛巴德

版權聲明

曾經那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小寶貝不知何時變成了列車已經開走但自己還沒下車的慢悠悠的樹賴!當你提醒他好幾遍時,他一聲不吭的只是在那看著你!當你上班要遲到,急著要出門時,他還在那裡整理書包,面對這樣用盡各種方法,屢教不改的拖拉,亂發脾氣,有時還沉迷電子產品,不愛學習的娃怎麼辦呢?親愛的爸爸媽媽,別著急喲!全球父母教育第一品牌——P.E.T.五位大咖來幫你!解決讓99%父母頭疼的五大教育難題,5個主題系列課只需39.9元,詳情請或者閱讀原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