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治療失眠的古方!收藏!

酸棗仁湯

【出處】《金匱要略》

【組成】酸棗仁(15g), 甘草(3g), 知母(6g), 茯苓(6g), 川芎(6g)。

【功效】養血安神, 清熱除煩。

【主治】虛勞虛煩不得眠, 心悸盜汗, 怔忡恍忽, 夜以不安, 頭目眩暈, 咽幹口燥。

【用法】上五味, 以水八升, 煮酸棗仁, 得六升,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分溫三服。

【原文】《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虛勞虛煩不得眠, 酸棗仁湯主之。

【各家論述】1.《醫門法律》:虛勞虛煩, 為心腎不交之病。 腎水不上交心火, 心火無制, 故煩而不得眠。 方用酸棗仁為君, 而兼知母之滋腎為佐, 茯苓、甘草調和其間, 芎入血分, 而解心火之躁煩也。 2.《古今名醫方論》羅東逸:棗仁酸平,

應少陽木化, 而治肝極者, 宜收宜補, 用棗仁至二升, 以生心血, 養肝血, 所謂以酸收之, 以酸補之是也。 顧肝鬱欲散, 散以川芎之辛散, 使輔棗仁通肝調營, 所謂以辛補之。 肝急欲緩, 緩以甘草之甘緩, 防川芎之疏肝洩氣, 所謂以土葆之。 然終恐勞極, 則火發于腎, 上行至肺, 則衛不合而仍不得眠, 故以知母崇水, 茯苓通陰, 將水壯金清而魂自寧, 斯神凝魂藏而魄且靜矣。 此治虛勞肝極之神方也。 3.《金匱要略心典》:虛勞之人, 肝氣不榮, 則魂不得藏;魂不藏故不得眠。 酸棗仁補肝斂氣, 宜以為君;而魂既不歸容, 必有濁痰燥火乘間而襲其舍者, 煩之所由作也。 故以知母、甘草清熱滋燥, 茯苓、川芎行氣除痰, 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也。

【歌訣】酸棗仁湯治失眠,

川芎知草茯苓煎, 養血除煩清虛熱, 安然入睡夢鄉甜。

【趣味記憶】令母熊找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